专栏名称: 光华CDC
发布职发活动公告、招聘信息,企业活动等,为大家提供职业发展最新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光华CDC

活动 | Ada Workshop 2025报名进行中,十周年邀你向新,共赴精彩!

光华CDC  · 公众号  ·  · 2025-04-07 14: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4 月 11 日,Ada Workshop 2025 以“Future Forward 她力·向新”为主题,邀你一同向新!


今年,在 Ada Workshop 十周年,计算机领域学术界、产业界的杰出女性榜样汇聚于此—— 她们将分享科研探索的心路历程,讲述职业发展的独特视角,与你一同探讨女性在科技创新中的无限可能!


Ada Workshop 2016 初代讲者返场,十年后回归,她们有怎样的崭新洞见?

横跨产业界和学术界,她们如何走好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科研之路?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全球的科研和产业社群,我们如何为自己找到更多机会?

她们的故事,即是女性科技力量的缩影,也会为正在走向未来的你提供无限启发。


本次 Ada Workshop 2025,还特别邀请了 MSRA 各地的优秀女性研究员,带你走进她们的工作日常,了解科研背后的思考与挑战。北京、上海、温哥华、日本、新加坡、香港……全球联动!


欢迎扫描后文二维码报名参加。 在这里,我们相聚、启发、成长,与同行者携手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


主题报告与圆桌讨论嘉宾


张冬梅

微软人工智能亚太区杰出科学家、副总裁

张冬梅博士是微软的杰出科学家,在软件工程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她率先提出并开创了 Software Analytics 这一全新的研究方向,并于2009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创立了 Software Analytics 研究组,推动数据、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的融合与发展。此后,她将研究拓展至数据智能领域,组建了“数据、知识与智能(DKI)”研究组。

在微软超过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张博士带领团队持续推动研究与产品开发的紧密结合。她的贡献包括 Windows 7 和 Microsoft Math 中的数字墨水技术,以及在 Software Analytics、AIOps 和数据智能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这些技术提升并影响了包括 Power BI、Excel、Azure 和 Microsoft 365 在内的多款微软产品。目前,她领导中国区 Bing Experience 团队,并继续负责 DKI 研究组的科研工作。

张博士也长期致力于推动科技行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发展。她曾于 2021 至 2023 年间担任微软大中华区女性委员会主席,并积极指导和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


张敏

清华大学教授

张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算机系人工智能所副所长。国际计算机学会ACM Distinguished Member,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国际顶级期刊ACM TOIS历史唯一华人主编,ACM Multimedia 2025大会主席,CHIIR24、RecSys23、CIKM23、WSDM17等大会程序主席,以及WWW等多个国际顶级学术会议领域主席等。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百余篇,仅近5年已被引用超过1万次。获SIGIR 2024十年时间检验奖(中国大陆机构首次),IBM Global Faculty Award,大川人才基金,中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WSDM22 Best Paper Award,EMNLP24 Best Resource Award等多项。拥有专利二十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课题,并长期与国内外企业进行多项科研合作。


宋睿华

中国人民大学长聘副教授

宋睿华,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长聘副教授。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近期研究兴趣为多模态理解、创作和交互。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曾获WWW 2004最佳论文提名奖,AIRS 2012最佳论文奖,和CLWS 2019优秀论文奖,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她的算法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本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2021-2022年作为学术带头人,发布文澜系列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并成功落地快手、OPPO等企业。2023年,参与发布玉兰大语言模型,完成从基础模型到对话模型的自研训练。曾担任SIGIR短文和讲习班主席,ACL的领域主席,SIGIR和EMNLP的资深领域主席。


邱锂力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邱锂力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的研究工作,以及与产学研各界的合作。

邱锂力博士目前的研究方向是无线通信、无线和可穿戴感知、机器学习及系统、医疗健康。她曾在2001-2004年任微软雷德蒙研究院系统和网络组研究员。2005年,她加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 Austin)任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后因其卓越成就被晋升为终身正教授。

邱锂力博士是IEEE Fellow、ACM Fellow 和NAI Fellow。同时,她还担任国际计算机学会无线及移动系统专委(ACM SIGMOBILE)的主席。邱锂力博士曾获得ACM杰出科学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NSF CAREER award)等多项荣誉。


谢幸

微软亚洲研究院全球研究合伙人

谢幸博士于2001年7月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全球研究合伙人。他领导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和负责任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他2019年获ACM SIGSPATIAL十年影响力论文奖及中国计算机学会青竹奖,2020年获ACM SIGSPATIAL十年影响力论文荣誉奖,2021年获ACM SIGKDD China时间检验论文奖,2022年获ACM SIGKDD时间检验论文奖,2023年获IEEE MDM时间检验论文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被评为DeepTech中国智能计算科技创新人物。他是ACM Transactions on Social Computing、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CCF Transactions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Interaction等杂志编委。他曾担任ACM UbiComp 2011、PCC 2012、IEEE UIC 2015、SMP 2017、ACM SIGSPATIAL 2021、IEEE MDM 2022、ACM SIGSPATIAL 2022、以及PAKDD 2024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他是ACM会士、IEEE会士、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孙丽君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

孙丽君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全面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的高校与学术机构的合作。此外,她带领团队负责规划和实施覆盖全球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项目。

作为学术合作领域的资深专家,孙丽君曾多年主管微软亚洲研究院久负盛名的人才项目,创立了多个知名品牌项目,主持多个主题科研计划,并主办多场大型学术旗舰活动。她还长期致力于提升计算领域的多元与包容,于2016年创立了微软Ada Program,曾任微软大中华区Women Committee联合主席,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女工委执委成员。

孙丽君于2007年和2010年先后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


王婧雯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经理

王婧雯,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经理,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新加坡地区高校的学术科研合作。她也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项目的海内外宣传推广战略制定与内容统筹。作为微软 Ada Workshop 的负责人,她关注和致力于提升计算机领域的多元化与包容性,通过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城市举办活动予力计算机领域女学生的成长。她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项目的负责人。王婧雯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传播学硕士学位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技术远见环节嘉宾


斎藤菜美子(Namiko Saito)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斎藤菜美子(Namiko Saito)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东京)的高级研究员。她曾于 2023 至 2024 年在英国艾伦·图灵研究所附属的爱丁堡大学担任研究助理。她分别于 2018 年、2020 年和 2022 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兴趣包括机器人操作、多模态学习、感觉运动控制以及灵巧操作。


王韵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韵博士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目前在香港工作,研究方向集中在人机协作、人工智能,与信息可视化的交叉领域。她的研究目标是通过AI驱动的系统设计,赋能人类在信息探索、创意表达、知识传播,与视觉叙事中的认知与生产力。她的研究涵盖从理论方法到工具系统的开发,聚焦于自动化与交互性的结合,持续推动AI在创作与知识工作流中的角色从工具向协作伙伴演进。王韵博士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ACM CHI、IEEE VIS、IEEE TVCG、ACM UIST等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与期刊50余篇,获得多项最佳论文与最佳论文提名奖。突破性成果包括视觉故事创作系统、动态图表生成工具,以及自然语言驱动的创作工具如 DataShot、WonderFlow、InfoNice等。她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DKI组任主管研究员。此前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其间赴牛津大学担任访问研究学者,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骆煦芳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骆煦芳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的高级研究员。她致力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及跨学科领域研究。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利用强化学习算法根据真实世界的反馈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更智能的多模态信号的感知,理解和处理。同时她也尝试将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医疗健康领域。她于201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随后加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联合博士项目。她于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同年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骆煦芳在ICLR、NeurIPS和ICML等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许多论文。


黄羽盼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黄羽盼,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她的研究方向为结合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多模态研究,侧重于多模态基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文档智能技术,相关论文发表于 CVPR,NeurIPS,ACM Multimedia 等顶级国际会议。她于2023年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是中山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


李航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工程师

李航,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系统研究组研发工程师。于2019年在同济大学获得软件工程学士学位,202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微软。曾从事微软小英,DevDiv等相关研发工作,现主要从事LLM在系统领域的 post-training 和 evaluation 等研究工作。


王乐文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

王乐文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机器学习组的研究员。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并于2020年在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她于2020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于2024年调任至新加坡工作。她专注于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涵盖投资、风险管理、欺诈检测及反洗钱等多个场景。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强化学习及大模型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实践,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活动日程


活动日期 :2025 年 4 月 11 日(周五)

活动时间 :13:00 - 17:30

活动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 5 号微软大厦

活动日程:



参会方式


本活动设置线下会场和线上直播

线下会场名额有限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完成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 4 月 7 日 18:00

成功报名将收到确认邮件/短信

本次活动主要面向计算机及其他理工科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女生开放

同时将为男生开放少量名额


线上交流群


如果妳想要结识更多的同行者,

如果妳想要和“天才少女”们一起快乐唠嗑,

如果妳想要及时 follow 活动最新资讯,

不错过任何精彩,

欢迎扫码加入 Ada Workshop 2025 交流群


“Ada 拾光录” 特别征集


面向对象:

往届 Ada Workshop 的参与者(线上、线下参与均可)


核心内容:

你与 Ada Workshop 的故事——印象最深的分享,参与 Ada 之后的成长,Ada 给你的力量,通过 Ada 结识的好友…… 最好采用视频形式 ,也可采用文字、照片等其他形式。


投稿要求:

若采用视频形式( MOV 或 MP4 格式),请使用 16:9 比例,分辨率 1080P 及以上进行拍摄。画面构图可选择九宫格(访谈式)或居中(直视镜头),建议使用中景(腰部以上),并适当留白。尽量保持背景简洁,环境安静,光线均匀,确保人物清晰可见。


投稿时间:

即日起至  2025 年 4 月 4 日


投稿方式:

请将投稿内容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并附上你的姓名/昵称、学校/工作单位或企业、联系方式(邮箱、手机为佳)及是否想线下参加 Ada Workshop 2025


投稿奖励:

优质内容将收录于 Ada Workshop 2025 的特别视频中,与领域内的女性领袖同屏~

1. 对于想线下参与Ada Workshop 2025的投稿者,一经采纳,可直通现场,还有机会受邀成为“拾焰”环节分享嘉宾!

2. 若无法线下参会,受到采纳的投稿者可获赠本届 Ada Workshop 定制惊喜纪念礼品。


投稿小贴士:

投稿内容越真诚、丰富、清晰、有趣,入选几率越大噢~



互动福利


转发集赞,可获赠微软定制礼品:

转发本推送至朋友圈,集赞 10 个可获得 MSRA 定制笔记本(限定10份),集赞 25 个可获得 MSRA 定制冰箱贴(一套四枚,限定5份),集赞 40 个可获得 Ada Workshop 定制水杯(限定5份)!

(符合礼品领取标准的朋友,请向 “微软学术合作” 公众号后台发送朋友圈截图,先到先得噢~)




关于Ada Workshop


为了激励、启发和帮助心怀科技梦想的女生们走得更快更远,并为她们提供切实的支持,助其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换,微软亚洲研究院自2016年起携手中国高校启动 Ada Workshop,邀请计算机领域的女性榜样作为主讲嘉宾,为参与活动的女学生讲述自己的职业发展经验与成长故事。


Ada Workshop取名自Ada Lovelace伯爵夫人,她为计算程序拟定了“算法”,写作了第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被珍视为“第一位给计算机写程序的人”。


2016年12月至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已举办八届Ada Workshop年度大会,并联合十多所亚洲顶尖高校举办了三十余场Ada Workshop活动,共计与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女生在线下与线上见面。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曾携手顶尖国际会议SOSP2017、ISSTA2019、ESEC/FSE 2022举办Ada workshop,足迹遍布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在全亚洲范围内影响和帮助更多的女学生。



关于 Ada Workshop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