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说:“人们会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反观今天的互联网世界,这句话好像成为了预言。
互联网让我们从一个链接转跳到另一个链接,搜索引擎让我们倾向于放弃记忆,手机是继语言、书籍、电视、电脑之后对人类大脑改造最大的工具。
如今,以上这四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又是快餐,又是视频,又是碎片化,短视频自然会应运而生并且开始火爆。
为何是抖音能一炮而红?
2017年,短视频无可争议地取代直播成为风口:2018年快手筹备上市,日活持续高增长、抖音异军突起,日活破1亿、微视30亿补贴同时签约黄子韬代言……尤其是抖音更是堪称红得发紫,数据最具有发言权:
自2016年正式上线以来,短视频平台抖音一直持续走红,到2017年底,抖音用户数已经超过1个亿。
截至今年2月份抖音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4.34%,意味着每100台活跃终端有超过14台安装了抖音短视频。
抖音对用户时间的占据也不容小觑,每用户日均使用20.27分钟!
抖音火爆的背后,如同B站的成功,是90后、00后的崛起成就了抖音。
早些年短视频积累的火爆程度,已经成了移动时代下品牌投放广告的共识,在这个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抖音,不必再花费时间、精力等成本让用户去认知它,它重点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在那么多短视频充斥着的社交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满屏甜腻的小哥哥、小姐姐大多千篇一律,而抖音之所以能从一众短视频中脱颖而出,在我看来,有几个细节功不可没:
与同业区隔开的调性与“阳春白雪”式打法。抖音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当快手独占短视频江山时,它以年轻、潮流的定位特点脱颖而出。自2017年以来,通过热点运营、明星带流量、扶持达人快速形成“年轻人的潮流玩法”调性,迅速实现用户规模化,“自上而下”的产品策略进程显著快于快手坚持“去中性化”、“自下而上”的产品策略。
(注:图片转自网络)
巧妙的议程设置,抖音内容具有极高的继承性、发展性和连贯性。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说的通俗易懂点,就是抖音的挑战和话题。
在笔者刷了几天的抖音后,发现抖音的挑战和话题就存在典型的议程设置引导。抖音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内容,其实背后有运营一直在尝试强力引导暗示和诱发抖音用户的内容生产行为。并且这个议程前后是发展变化的,存在继承性和连贯性。比如,土耳其冰淇淋的反转。开始看到的都是游客被土耳其冰淇淋老外各种戏耍的视频。后面看到的是游客机智反杀土耳其冰淇淋老外的视频。
以音乐细分领域切入短视频市场的产品定位创新,魔力音乐让人着魔。仅从内容角度来看,抖音的内容为什么这么好看。可以说,音乐起到的作用至少占50%!大脑在音乐的听觉感官刺激作用下和视频本身内容结合起来,可能一些原本没那么好看的视频,突然多了很多不一样的信息。话不多说,你可以把手机调成静音,看30分钟的抖音,来感受下这种对比。
被催熟的隐忧:内容与社交关系链的下沉
抖音快速崛起背后,背后的问题同样很致命。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众多昙花一现产品的生命轨迹,从脸萌、faceu,到魔漫相机、足记。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火得快,跌得也快。
从去年的街舞嘻哈,到今年的记录生活,抖音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转型,并且最近还开始试水直接连接到淘宝,通过电商开始变现。这样短期内的变化并非产品用户自身随着潮流风向而动,而是一种人为的“催熟”。
抖音的催熟转型避开了亚文化的风险,可同时也带来了其它风险。
从短视频内容的来源看,多数由普通用户产生,其中包括了很多我们已然熟悉的内容呈现方式,比如:年轻女孩们跳舞、发型的设计和简单扎发、化妆初级入门等。这些视频最初在美拍、秒拍等出现,如今再次被挖掘,通过不同的人进行同类型的演绎,久看之后不免会产生视觉疲劳。
大火的抖音同样面临着内容同质化的问题,现在的抖音上,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别,舞蹈、段子、宠物、技术流(各种运镜)、美妆和旅行。这是否会像美拍、秒拍一样昙花一现?
抖音粘粘用户的本质在于杀时间。这也让抖音创造了微博除了追星八卦,微博的另一个典型场景:无聊的时候刷一刷,被抖音拿掉了一些用户时长。但微博和微信的封锁,迫使抖音必须在自己的体系内提升社交粘性。前段时间抖音评论区被关闭,许多人瞬间就没了刷抖音的动力——这或许能说明,抖音的社区属性逐渐成为吸引用户的主导因素,短视频本身的重要性反倒降低了。
社交的本质是时间,换句话说是你我之间付出的时间,也就是互动。从目前看,社交短板是整个今日头条系产品的弱点所在。毫无疑问,目前抖音离真正的社交表达的革命,还有N个产品迭代和N个运营战略转变。
全面收割的阶段还未到来
抖音作为今日头条孵化的一款独立产品,本身不差钱,但产品若想长期走下去,缺乏一条清晰的商业模式将是十分危险的倘若不能商业化,尤其是如果之后muse、晃咖开始大规模补贴的话,自己将会捉襟见肘。
缺乏收入的抖音到底能走多远?这同样是个问题。显然,被人民币催熟的抖音要承担更大的营收压力。
短视频的商业变现并没有可以参考的道路,因此广告、电商、打赏、订阅等都是短视频创业者和平台方尝试的方向。目前看到的抖音广告,主要以下有几类:1、视频信息流中插入广告;2、定制站内挑战;3、直播;4、电商流量入口。
与此同时,内容生产者的变现需求似乎更为迫切。猜测抖音在发展稳定之后,会考虑通过广告和销售周边产品来盈利,但更为清晰的模式或许就是付费的送礼物机制,这个在各种直播平台已经得到验证。
从总体来说,即便是表面上红红火火,但短视频行业整体上还处在烧钱阶段,全面收割的阶段还没有到来。
总体而言,抖音日后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和模式本身,而不是外在的竞争对手。现在踩着头条、musical、快手、微博的经验,让抖音少走了几年弯路,但后面的路,抖音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但愿抖音,可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