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规划观察
展示旅游规划圈最新、最深、最有用的信息。 我们不创造新闻,我们只遴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正式批复!厦门新机场名字定了! ·  18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刚果(金)一监狱囚犯纵火致多人死亡,约440 ... ·  19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海底捞回应“招聘985/211学历外送员”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规划观察

热点 | 文化和旅游部"三定方案"之旅游侧解读(附方案全文)

旅游规划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9-17 19:30

正文

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后,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三定”方案相继出炉。在此期间,由原本的两个国务院组成部门合并组建而成的文化和旅游部,其“三定”方案内容备受关注。

日前,一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30日印发的《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文件对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机关行政编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8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了上述文件的真实性,与近日下发到单位的“三定”方案内容一致,且方案已印发到相关省份,并已经开始施行。

何为“三定”?

三定,即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更口语话一些,就是对国务院所属各部门具体做什么事,内设哪些机构,内设机构有哪些职责/职能,部门有多少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等。

该规定是中央编办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对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所作规定的简称,主要指定部门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

以下为博看文旅将对文化和旅游部“三定方案”的旅游侧进行的相应解读,一起了解下!


从主要职责看旅游业在弱化

且产业性弱于传播性

《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三条为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主要包括十三方面。

从全部的十三项主要职责中不难发现 ,第一、二、三、五、六、八、九、十、十一项与旅游相关 其中第三、五、十、十一项中旅游的存在感非常弱 ,属于顺便一提,或者辅助手段。因此全部职责通读下来,可以发现旅游的地位非常弱。

而在已有的旅游存在感中,旅游最关键的作用就是传播属性,最重要的就是“国家旅游形象推广”、“对外合作和国际市场推广”,这一点在第十一项中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因此可以明显的看到未来文化和旅游部中,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已经非常薄弱, 更重要的是:

(1)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文化和旅游融合”,从而推进文化传播;

(2)“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3)“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手段。

因此,从主要职责来看,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旅游的经济属性下降、传播属性增长的观点。


从内设机构看验证了旅游的地位下降

未来旅游产业发展靠山薄弱

文化和旅游部未来的内设机构包括十三个,分别为:

1
公共职能的共有四个机构

办公厅、政策法规司、人事司、财务司管理的是文化和旅游部的总体事物和公共事务。

2
文化职能专属的共有四个机构

艺术司、公共服务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是明显的侧重文化职能的机构。其中非常有意思的是公共服务司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虽然文化和旅游部主要职责中包括了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旅游市场执法,然而在这两个司的职能设定中却并不存在旅游的相关表述。

3
文化职能主导的三个机构

科技教育司、市场管理司、国家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虽然也都有旅游方面的职能,但是从机构的表述来看,明显偏重于文化职能,尤其是文化传播与交流。而在这些机构中旅游更多的作用就是传播功能,让旅游成为文化更好的传播渠道。

4
唯二的文化与旅游职能并重的机构

产业发展司及资源开发司才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并重的两个机构。主要负责的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及资源普查、规划、保护和开发,其中产业发展司更加侧重于文化产业园区方面,资源开发司更加侧重于旅游规划开发。

有上述的文化和旅游部的内部机构设置可以看出来, 内部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基本能够对应,同时又进一步弱化了旅游的存在感,事实上旅游能够有一定存在感的就是产业发展司与资源开发司,而其他的机构中旅游的角色基本已经边缘化或根本不存在。 即使在产业发展司中,旅游也不是主导,只有资源开发司中,旅游的角色略重。


定编定员对于旅游已经不重要了

第五条是定编定员,但是对于旅游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可以预见的是即使现在某些岗位上仍会出现原国家旅游局的领导,但随着岗位职能的转变,能对旅游的发声与帮助将会越来越小了。

“三定方案”对于未来旅游的几点影响

文化和旅游部合并之时,它的主要职责就已经确定下来,当时就能发现旅游在其中已经逐渐削弱,但是三定未出,削弱到何种程度尚不得而知,现在来看靴子终于落地,旅游在其中已经削弱到非常明显了,本次“三定方案”呈现的格局及传递出的信号对未来旅游有如下方面的影响:

影响一

旅游业地位降低,未来旅游业发展在政策制定优惠获取方面将更加困难

如果各部门部分权重进行粗略来算,公共职能机构不纳入计算,剩下的机构中,旅游的分量连1/3都不到,可以说极其微弱,未来文化和旅游部队与旅游行业的维护与指导作用将远远低于原国家旅游局的作用。

因此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旅游业由于缺乏相应的发生机构,在政策制定、优惠获取方面将受到的照顾会越来越少,因为本身就在大机构中不再具有相应的发声途径了。


影响二

旅游业地位下降,旅游的传播功能将提升

从“三定方案”中可以看到,旅游业的地位低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而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及其他配套的相关机构都在弱化旅游的相关职能,因此可以预计的是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在未来还会下降。

但是又可以看到,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偏重文化职能的机构中,强调旅游作为国家形象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未来旅游的传播属性在不断提升,在国内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国家政策、先进文化上应下达,能够让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在国际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国文化创新融合的可能,保障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通畅,加快了优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速度。

影响三

“三定方案”并不真正懂旅游业,未来的产业引导性与支撑力不足

从本次的“三定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到,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对于旅游业并不真正熟悉,更多的是用文化产业的思路在理解和利用旅游业,从跟旅游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司与资源开发司的设立开看就能看出文化和旅游部对于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判断不足,还停留在旅游业是资源开发阶段,这符合文化产业的特点,却远远不符合旅游业的特征。当前中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已经不是主流,存量资源的提升与发展才是主流,产业的引导与促进才是真正的着力点,但很可惜机构的设置并未能体现这些,加上对机构职能的描述,可以预计未来的产业引导与支撑力度将会非常有限。


影响四

“三定方案”联动不足,难以适应未来的旅游发展形势需要

原国家旅游局末期,提出了“旅游+”的概念,试图将旅游在经济上的影响力扩展至各个行业,例如“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有独立的部门推动,与其他各部委的联合发文也纷至沓来。事实上,截止至2018年,原国家旅游局的构想也已经基本实现,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大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各个领域都在“+旅游”的道路上往前开拓。但是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三定方案”出台后,可以看到内部整合优先,“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优先操作,“+旅游”的概念很难冲出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未来的旅游管理监控引导落后于国内旅游发展形势的局面很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


结 语

文化和旅游部的“三定方案”出台,从根本上奠定了未来旅游的弱势格局,对于旅游而言,未来经济性的重要性将会下降,传播性将会增强。对于行业而言,越来越弱的靠山与暂不熟悉行业的领航者将会带给行业以迟滞和无助,但行业仍在前行,发展将会推动机构的进一步变革。

附:文化和旅游部三定方案全文


文化和旅游部

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第一条 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化和旅游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第三条 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政策措施,起草文化和旅游法律法规草案。

(二)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三)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国际市场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

(四)指导、管理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

(五)负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六)指导、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七)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八)统筹规划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

(九)指导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