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制品圈  ·  一日三起IPO!纳斯达克迎来biotech上市潮 ·  1 周前  
生物制品圈  ·  康诺亚GPRC5DxCD3双抗首次在华获批临床 ·  1 周前  
生物学霸  ·  浙江大学 Nature ... ·  1 周前  
BioArt  ·  Cancer Discovery | ... ·  1 周前  
中国新闻网  ·  别造假!全球知名机构被重罚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证券】券商外资持股放宽,短期难改行业竞争格局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1-13 08:05

正文

——邵子钦,田良,童成墩,联系人:薛姣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事项:11月10日,财政部表示: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公司持股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持股比例不受限制。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我们认为,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优势发挥需要A股市场环境成熟。短期看,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不会因放宽持股比例限制而改变,长期随着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改变,外资竞争优势有望提升。

 

当前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比例上限为49%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议,中国允许外资参股设立合资证券公司。2002年6月,证监会颁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将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持股比例上限设为1/3。2012年8月证监会修订规则,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49%,当前上限仍为49%。

 

严格意义上,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有8家

 

证监会披露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有11家(2015年7月),分别为:中金公司(外资持股49%)、中银国际(37.14%)、光大证券(33.3%)、高盛高华(33.3%)、瑞银证券(24.99%)、瑞信方正(33.3%)、中德证券(33.3%)、华英证券(33.3%)、摩根华鑫(49%)、一创摩根(33.3%)和东方花旗(33.3%)。考虑到摩根士丹利已退出中金股权,而中银国际和光大证券本质是中资控制,通常所说的外资参股券商指其余8家。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以投行业务为主

 

8家外资参股券商均持有投行业务牌照。2017年1-9月,73家开展股票承销业务的券商中:瑞银证券(第15名)、高盛高华(第16名)、中德证券(第18名)、东方花旗(第22名)的股票承销能够名列行业前1/3。

 

在国内证券行业最核心的经纪业务上,瑞银证券和瑞信方正已经获得相关业务资格,主要客户以高净值个人和QFII机构为主,在100家从事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中,交易量排名82位和93位。其他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尚未实质性开展经纪业务。

 

放宽外资持股短期难改证券行业竞争格局

 

瑞银、高盛高华和摩根华鑫等合资券商现任管理层均有外资机构工作背景,能够理解和执行外资股东对公司经营战略的规划,业务团队中也不乏海外人才。外资机构先进的业务经验和管理理念已经在合资公司中发挥主导作用,没有控股权并不是公司发展的瓶颈所在。

 

高盛、摩根和瑞银等国际投行是公认的行业巨头,业务能力不言而喻,但这些投行经营环境与中国A股不尽相同。欧美股票市场有200~300年历史,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和法律做保障,有丰富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在与监管机构和市场的反复博弈中,外资投行创造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反观国内,交易所成立不足30年,超过80%的交易额来自个人投资者,没有T+0交易制度,证金和汇金尚未退出对市场的维稳,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管制,衍生品市场处在萌芽期。中国证券行业收入同质化,业务结构与美国投行70年代类似。

 

放宽控制权甚至允许100%控股,有利于减少中外资股东之间摩擦,提升管理效率,但与中资券商相同,外资投行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控股权,而是市场环境不能承载多样化商业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外资持股比例放宽尚不能对当前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长期来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经验表明,随着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外资投资机构准入门槛降低、金融工具日益丰富和完善,外资的全球视野、全球化标准化交易和清算系统、全球丰富的产品链,在国际投资机构、国内投资机构、高净值个人客户方面的竞争力有可能提升。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中信研究(原始ID:gh_294e097afc75)是由中信证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若未经中信证券官方核准,其他任何明示或暗示以中信证券名义建立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官方订阅号,订阅人在阅读、使用相关订阅号信息前还请务必向中信证券销售人员或客户经理进行核实。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中信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报道相关内容”的日常授权。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