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新闻热线】010-8795595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2025春节北京最新交通管制通告! ·  6 天前  
气象北京  ·  阳光来拜年 晴冷仍在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晨报

不想继续当白毛女?这些事儿你总该知道

北京晨报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4-14 08:59

正文

往年过了4月15日,飞絮才会大规模到来,持续时间大约在20天左右。由于今年春季比往年提前大约7到10天左右,因此杨柳飞絮的时间也较往年提早了1到2周。

最近几天非常明显,伟瓣桔(微信号bjcbnews)听到有人抱怨说,骑一路回家就变成了“白毛女”。


Q:年年治理为何越来越多?

A:总量少了但吸附作用小。


据园林绿化部门普查,北京建成区有200万株杨柳树雌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3700万株的5.4%,而这些杨柳树都已进入成熟期,因此飞絮量较大。

针对有市民质疑“飞絮年年治,为啥不见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表示,随着城市建成区路网加密,绿地相应减少,绿地吸附滞留飞絮的作用明显下降,导致“飞絮总量减少,但看起来不见少的假象”。

市园林绿化局表示,绿地和各种灌木树对杨柳絮有明显的滞留作用,杨柳絮会粘黏、吸附在绿地上,经过雨水刷洗后融入大地,民众几乎看不到。但是,随着城市建成区路网加密,绿地相对减少,杨柳絮不仅得不到滞留,在车辆的碾压下,反而会反复起起落落,造成了飞絮“越治理越多”的假象。

 Q:今后杨柳树会全淘汰吗?

 A:不再种雌株也不都砍伐。

由于杨柳树是北京的乡土树种,对北京绿化做出重大贡献,市园林绿化局表示,绝不会淘汰杨柳树种,也不会大规模砍伐雌株,但会严格禁止使用雌株树苗。

现有的200万株雌株将会通过小区加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市功能疏解等契机,用雄株替换雌株;公园内、干道两侧的雌株将通过打“节育针”、做“变性手术”、疏密、浇水等方式减少飞絮现象

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和绿化更新改造,逐步替代杨柳树雌株,减少飞絮总量。力争到2020年,基本治理杨柳飞絮,实现有絮不成灾。

有人呼吁淘汰杨树、柳树,改种其他树种。但专家认为,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树也一样。

比如,呼声比较高的法国梧桐,它的学名是悬铃木,果实飞毛也对敏感人群造成影响;还有银杏,发芽晚、落叶早,绿期较短。而杨柳树是北京的乡土树种,相对于这两种树则更为“皮实”,长势也更好。专家呼吁广大市民对杨柳树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不过,桔子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杨絮、柳絮傻傻分不清楚?分不清的,戳下面这张图。


回忆
洋剌子啃黑杨声音清清楚楚

回忆起北京城种植杨树的历史,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前任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刘秀晨告诉伟瓣桔(微信号bjcbnews),在短短60年的植树历史上,北京城曾经有过“百杨齐发进京”的历史。

所谓“百杨”,是指各种杨树,但主要有三种:钻天杨、加拿大杨、毛白杨。

钻天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急于绿化,因此大规模种植钻天杨。这种杨树原产自意大利,俗称“黑杨”,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指的就是这种树。

由于有气势、挺拔、伟岸,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大规模种植“黑杨”,1958年从东德引入,1965年又从罗马尼亚引入。玉泉路到石景山一带全是钻天杨,都是日伪时期栽种的。这种黑杨树形虽然漂亮,但是有个致命的毛病——病虫害严重。

加杨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又开始引进加拿大杨,用加杨慢慢替代意大利杨,也就是钻天杨。现在,市民在动物园、紫竹院和玉渊潭公园依然可以看到30米高的、两个人都抱不过来的钻天杨。而加杨在中关村一带非常普及。

但是,加杨也同样面临着病虫害的问题,尤其是各种蛾,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洋剌子”。刘秀晨告诉伟瓣桔(微信号bjcbnews),京密路上的加杨纵深100米,如列兵一样,非常壮观、漂亮。

但是,站在京密路上,他竟然能亲耳听见,洋剌子啃食树叶的“嗤嗤嗤嗤嗤”的声音,惊心动魄,心疼得要命。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密云召开,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对罹患病虫害的加杨进行了“毁灭性砍伐”。

毛白杨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经历“文革”的中国百废待兴,北京的绿化工作重新启动,但树不好找。园林人员发现,河北易县培育的毛白杨“漂亮得令人窒息”,随后北京市大规模引种毛白杨。

“虽然知道毛白杨有飞絮的问题,但是当时太着急了,确实没注意性别问题。大量引进了雌株毛白杨。”刘秀晨说。

俗话说,十年育树。长到今天,这些毛白杨,正在盛年,正是发挥生态效益的最佳时候。尤其它属于北京乡土树种,不是外来户,天生服水土,病虫害较少。

“对于毛白杨,科学的态度绝不是消灭,而是适当减少。”刘秀晨又说,柳树就更不要说了,我们常说,无心栽柳柳成荫,就是这个道理——太皮实,太好养活了。

目前,新疆杨成为后起之秀,现在不少房地产项目都栽种新疆杨。这种杨树高达30米,也很漂亮,而且雄树多、虫害少。


尊重树性就是尊重人性

很多市民都不知道,中国是杨树和柳树的起源中心。人熟是宝,地熟是宝。杨树和柳树太熟悉北京了——它们就是北京的宝。

如果您觉得北海美,那是因为北海的河岸有柳;如果您觉得机场路帅,那是因为机场的行道树有杨。如果您觉得北京的公园和街道很美的话,那其中的杨柳树就功不可没。杨柳是北京城不可缺少的背景色。

“杨柳垂金”的美景是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却是,杨柳树有着强大的固碳滞尘功能:一株成年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成年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树不会说话,但人类应该心存感激。杨柳飞絮不过是为了繁衍生命,如同我们人类,拼命挣吧,只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

尊重树性,就是尊重人性。宽待飞絮,就是宽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连飞絮这一自然现象都不能笑纳的话,那人生路上,我们得遇到多少不能释怀的坎儿。相信,那些坎都比飞絮难缠。



崔红︱撰文

肖丹︱编辑

北京晨报都市部出品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查看菜单底部“转载须知”


荐 读


十里桃林怎可没有温泉泡池? 看过这里后,折颜上神懊悔不已

北京这个村的老人一辈子没走出大山,村民一狠心干了件大事!

又扣分又罚款,北京拟出台最严乱停车处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