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峰网
中国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究竟什么是AI PC? ·  2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中端机和旗舰机到底还差在哪?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雷峰网

吃货福音!有了这项黑科技,以后在 VR 世界中就能尝尽世间美味!

雷峰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硬件  · 2016-11-08 18:30

正文

雷锋网招人了!


加入雷锋网,分享AI时代的信息红利,与智能未来同行。听说牛人都点了这里


身为吃货的你如果在深夜望着朋友 po 在 Instagram 上的美食照片垂涎欲滴,但又苦苦吃不到这些放下的毒。现在,科技可以拯救你。


日前,一种堪称吃货福音的技术正在诞生:设备能通过电子来刺激嘴唇和舌头,让我们能够在 VR 环境中“咀嚼”、“品尝”到虚拟食物的味道。这种技术将会让 VR 技术更加具备沉浸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吃吃吃”。


雷锋网曾报道:今年年初,东京的一支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特别的电子餐叉原型,其使用电流振动舌头,从而刺激味蕾,让人们感受到咸味。现在,据 New Scientist 报道:另外两只团队让虚拟味觉技术更上了一层楼!


在上月举办的东京 ACM用户界面软件和科技研讨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东京大学展示了各自的“神奇味觉”技术。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 Nimesha Ranasinghe 和 Ellen Yi-Luen Do 团队将虚拟味觉扩展到了甜味,其展示了能够开发甜味的俏皮技术。



此项虚拟甜味设备使用 9V 电池,能够在 5 秒之内将食物的温度降低或升高 5 摄氏度。此技术被称为数码味觉接口,包含两个主要模块:控制系统和舌头接口。


控制系统可以配置不同性质的刺激:电流、频率和温度的大小。把这些刺激结合起来,就可以“欺骗”味觉传感器,让它们以为正在体验和食物有关的感觉。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在体验叫做“舌头接口”的第二模块传递的温度变化和电刺激,而“舌头接口”则是两片薄薄的金属电极。当电极接触到舌头时,用户可以尝到一种虚拟甜味。


不过相关报道显示:在 15 个体验此项技术的参与者中,只有 8 个体会到了这种微微的甜味。



为了在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之间进行通信,传递数字味觉,Ranashinghe团队使用了一种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 TasteXML(TXML),用制定和具体的味道信息。Ranashinghe 在接受外媒 MailOnline 的采访中表示:


我们相信此项技术对于那些那些对食盐摄入量有着严格控制的人群(比如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和渴望甜食但又不能吃甜食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味觉敏感度有所降低的癌症患者,以及沉迷于含糖饮料不可自拔的人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VR 技术可谓已经红得发紫了,从虚拟艺术工作室到 VR 课堂,从射击游戏到VR色情片,VR现在颇有颠覆各行各业的势头。不过,这种虚拟食物的开发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食物的味道、气味,甚至食物在嘴里的触觉,都对这种虚拟体验相当重要,将电极含在嘴里,怎么说都有点奇怪。


因此,团队将对含在嘴里的电极做出了一些改进,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像棒棒糖一样的可以含在嘴里的接口。据悉,搭载此技术的勺子原型近日已经开发出来,其会搭载 VR 头盔,并将在 2017 年年初投入生产。



此外,来自东京大学的 Arinobu Niijima 和 Takefumi Ogawa 展示了肌肉电刺激技术:研究者把电极连接到下颚肌肉上,模拟了不同材料的刺痛感。电流震动频率在 100 到 250 赫兹之间时,会刺激咬肌肌肉,让人们能够品尝到虚拟的坚硬食物。时间短和频率高的电流将会让虚拟食物变得更加坚硬,时间长和频率低的电流则会让虚拟食物更加柔软。


Niijima 和 Ogawa 表示:


在将来,我们会将此技术应用到 VR 和 AR 餐厅中。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在朋友 po 了自己觊觎已久的美食之后,我们能够在不用担心发胖问题的前提之下,一饱其中美味。这种事情,想想就足够激动人心。


Via:Daily Mail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相关历史文章


● ● 

近日热文


商用性爱机器人 | 淘宝 Buy+ | 张小龙内部演讲

马斯克太阳能瓦片 | 外国记者评价乐视生态


● ● 


小米MIX | 小米VR | 华为麒麟960

MacBook Pro 发布会 | 微软发布会 2016

锤子M1/M1L | 龙芯3A3000 | 三星 Note 7

大疆 “御 ”Mavic | Google Home

国产多线激光雷达 | 谷歌 Daydream VR 头盔

小米5s | Movidius | lightning | Prisma | 直播

小米扫地机器人 | 小蚁M1微单相机 | 小米笔记本

应用号 | 华为无人机 | Amazon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