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安徽:四种情形不得免于GMP符合性检查 ·  3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这个很容易误诊为动脉瘤 ·  4 天前  
drpei  ·  团购 | ... ·  5 天前  
丁香园  ·  绩效工资负 3K!三甲医生晒工资单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辅助AI之后,晚期一线选择——氟维司群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3 19:02

正文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

来源:肿瘤资讯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不论其年龄、淋巴结状况是否应用辅助化疗,术后都要考虑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1。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时间一般长达5-10年1。AI是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2。据一项药学服务对照研究表明,AI在该阶段的用药占比高达60%1。但是随着AI的广泛应用,有些乳腺癌患者也出现了耐药现象。对于辅助AI耐药之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内分泌药物,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从作用机制上来讲,AI不是直接作用于雌激素受体,而是降低雌激素的合成3。在AI的使用过程中,在依赖配体的转录激活区(LBD)会出现ESR1突变,并且突变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4。在转移性乳腺癌中,ESR1突变的比例较高,在11%-55%之间5,突变后的ERs在没有雌激素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启动转录6,驱动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加速肿瘤生长7,因此会影响到患者预后8。研究表明,ESR1突变患者的中位OS显著低于无ESR1突变的患者(15.5个月 vs 23.8个月,P=0.0006),中位PFS也显著降低(5.9个月 vs 7个月,P=0.002)8


针对ESR1突变的患者,如果继续使用其它AI类药物,疗效并不是很乐观。SOFEA研究中非甾体类AI治疗进展的患者换用甾体类AI之后的PFS较低,仅为2.6个月9。BOLERO-2研究显示,非甾体类AI治疗失败后换用甾体类AI依西美坦单药之后的缓解率仅为0.4%10。SoFEA研究和EFFECT研究中的临床获益率虽然稍高,但也只在30%左右,分别为27%和31.5%11,12。由于AI使用过程中肿瘤细胞会累积ESR1突变,突变的ERs在没有雌激素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激活转录,因此再次换用AI,即使降低雌激素水平可能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6


2015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在内分泌解救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中提到,尽量不重复使用辅助治疗或一线治疗用过的药物13。2015年AGO指南推荐使用辅助AI之后绝经后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一线使用的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氟维司群500mg、依西美坦+依维莫司等14。而且NCCN 2017 V2指南也将以上药物列为绝经后复发或IV期乳腺癌患者的可选治疗选择15


从机制上来看,他莫昔芬、氟维司群和依维莫司等都属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他莫昔芬属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与雌二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但仅使AF2失活,而AF1活性依然存在,且有类雌激素作用。氟维司群属于雌激素受体下调剂,使雌激素受体上的转录活性区域AF1和AF2均失活,并加速了雌激素受体的降解和功能丧失,所以氟维司群既是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同样也是雌激素受体下调药3,16。FES-PET/CT显示氟维司群可降低雌激素受体水平达86%17,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力是他莫昔芬的100倍18


从疗效和安全性上来看,氟维司群是目前唯一具有总生存优势的内分泌药物,患者的PFS长达16.6个月,而之前的他莫昔芬仅有8-10个月,AI的PFS为13-14个月。氟维司群的总体安全性良好19-21。CONFIRM研究显示,即使增加剂量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不会增高22。SOFEA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过非甾体类AI患者使用氟维司群的PFS显著高于依西美坦(5.7个月vs. 2.6个月P=0.02)11。2016年SABCS大会将氟维司群作为晚期一线治疗的新标准。依维莫司+依西美坦治疗非甾体类AI治疗进展患者的PFS也比较长,但是这样的联合治疗口腔炎和感染的发生率增高22,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差。

 

对于辅助AI治疗之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患者,选择正确的药物。基于疗效、安全性、耐药等维度考虑,氟维司群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文等.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6):1971-1980.

2. NCCN 2017. V2.

3. Jiang H et al.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 .2012;10(2):9-13.

4. Schiavon G, et al. 2015.www.ScienceTranslationalMedcine.org.

5. Clarke R, et 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2015;418:220-234.

6. Thomas CH, et al.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5;26(9):467-476.

7. ASCO 2016

8. Clatot F, et al. Oncotarget. 2016;7(46):74448-74459.

9. Fribbens C et al.J Clin Oncol,2016

10. Baselga J, et al. N Engl J Med.2012;366(6):520-529.

11. Johnston SR, et al. Lancet Oncol. 2013;14(10):989-98. 

12. Chia S, et al. J Clin Oncol.2008;26:1664-1670. 

1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癌症杂志.2015;25(9):641-703. 

14. AGO 2015.

15. NCCN 2017 V2.

16. Fu J, et al. Acta Pharm Sin.2012;47(1):18-28. 

17. Van Kruchten M, et al. Cancer Discov.2015;5(1):72-81.

18. John F. Robertson et al. Cancer Research.2001;61:6739-6746.

19. Bonneterre BJ, et al. J Clin Oncol.2000;18(22):3748-3757.

20. Vergote I, et al.Eur J Cancer. 2000 Sep;36 Suppl 4:S84-5.

21. Robertson JF, et al.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6)32389-3.

22. Gluck S. Clinical Breast Cancer.2014;14(2):75-84.

19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