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微调碾压RAG?大模型意图识别工程化实践 ·  18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最新通报:情况属实,已暂停涉事人员工作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华为首次披露 ·  3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多人被处理!微信最新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赴闽宁两地点映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24-08-22 16:52

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讲述了西海固人民在党中央东西部结对帮扶战略部署下搬迁至银川近郊永宁县的故事。该剧分别赴福建、宁夏开展点映活动,展现闽宁人民的深厚情谊。文章从观众、专家、政府官员等不同角度描述了该剧的感动与影响,以及其对闽宁协作、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歌剧《山海情》的背景和内容简介

歌剧《山海情》以质朴咏叹深情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西海固人民的搬迁故事,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拓荒史诗的璀璨一页。

关键观点2: 歌剧《山海情》的点映活动和反响

歌剧在福建和宁夏进行点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让观众感动,也给了他们工作计划上的启发,同时让闽宁协作的文章有更长远的意义。

关键观点3: 观众、专家和官员对歌剧的评价

观众、专家和官员都认为歌剧很好地表达了时代的心声,紧扣时代主题,表达时代性认识。斜坡平台等细节设置受到高度评价,方言的应用使剧中人物生动立体。

关键观点4: 歌剧对闽宁协作和乡村振兴的影响

歌剧呼唤今人不忘来时路,吹响接续奋斗的号角,继续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对闽宁协作和乡村振兴有深远影响,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正文


“苦瘠甲天下,十年九干旱” ,到 “山里和山外,都是好家园”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 以质朴咏叹深情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西海固人民在党中央东西部结对帮扶战略部署下,搬迁至银川近郊永宁县境内,从无到有建立经济开发区的故事,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拓荒史诗中的璀璨一页。

8月19日、20日,歌剧《山海情》分别赴 福建、宁夏 开展点映活动,再次跨越2000多公里的距离,将东海之滨与西北山塬的“山海情”在银幕上隽永唱响,让闽宁人民的深厚情谊再续新篇。




东海之滨 以海为盟


闽宁协作筑家园


8月19日,歌剧《山海情》点映座谈会在 福州 举行。福建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联的相关领导,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代表及有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该剧导演王筱頔、主演徐晶晶等主创代表出席。


福州大戏院点映现场图/福建日报 林尊澍

座谈会现场图/央视网福建频道 蓝楚灵


“《山海情》将脱贫攻坚中具体的人和事,人物内心和思考都浓缩在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歌剧之中,很好地表达了 时代的心声 ,紧扣 时代主题 ,表达 时代性认识 。” 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吴新斌 主持座谈会,并表示,期待歌剧《山海情》能为福建的创作带来启迪,也希望闽宁协作的文章做得更大、更长远,赋予它更多新的篇章。

“今天观看歌剧《山海情》,给我带来很多感动,也给我很多 工作计划上的启发 。”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道清 作为闽宁协作的参与者和与会嘉宾分享了体会。他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办好一批对宁夏人民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持续擦亮闽宁协作这块金字招牌。



“我认为最精彩、也最让我感觉到 魅力无穷的是斜坡平台 。” 福建省歌舞剧院原副院长谢南 说。作为在场观众,他很快捕捉到了斜坡平台的象征意义。他认为,斜坡平台不仅是一个充满巧思的空间,而且还是一条 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贫穷走到富裕 的时间轴,几乎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在斜坡上发生。

“歌剧《山海情》 之所以动人,是因为真实 ,”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傅翔 指出,“特别是第一幕、第二幕,水花被迫出嫁、得福和刘所长的通电争执等,不仅 充满生活质感,还鲜活地呈现出矛盾冲突 ,人物、事件、情节之间的巧妙设置质朴且生动,令观众耳目一新, 有一股浓郁的西北风味 ,尤其是方言的应用,让活生生的剧中人完全‘立’在了观众眼前。”



“开场的大合唱, ‘哎哟,苦瘠甲天下’ 那旋律,一下子把观众带到剧中,代入感特别强。”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 艺术总监谢冰华说。

剧中人物凌教授的原型是“菌草之父”林占熺。当凌教授出场时, 林占熺的女儿、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副主任的林冬梅 感到该人物形象非常亲切可爱,她录下了剧中 种植双孢菇的 “顺口溜” 以便随时分享。“当一个乡土题材浓缩进这样一出史诗般歌剧里, 用音乐表达出我们平日里习以为常又极少谈及的内心深处 ,这种既大气又接地气的情感表达最能 让中国人产生共情 !”对于有海外经历的林冬梅来说,这样的体会实在很深。



西北山塬 以山为誓

闽宁情深同富裕



8月20日,歌剧《山海情》点映活动在 闽宁镇 举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宁夏人民剧院,银川市及永宁县宣传、文旅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闽宁镇干部群众代表;以及该剧导演王筱頔、主演徐晶晶等主创代表,共200余人观看了点映。

闽宁镇点映现场图

座谈会现场图/宁夏日报 王刚


看了这部歌剧感觉很震撼,对移民搬迁、脱贫攻坚事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这部剧远远超越了单纯讲述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故事, 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在这片热土上真实发生、可歌可泣的故事 ,每一幕都真实的展现了过往。以 质朴无华、直击人心 的方式将乡村扶贫工作的艰辛与辉煌展现给观众,不仅是对这段历史的 深情致敬 ,更是对扶贫干部 真挚的 礼赞 巨大的精神鼓舞

—— 吴鹏(宁夏永宁县闽宁镇镇长)

看了这部剧感觉“国家队”真的是不一样,无论是作曲、作词还是舞美设计、舞台呈现,都体现了 高水准 。希望国家大剧院指导我们借助艺术的翅膀, 把新时代“山海情”的故事讲下去

—— 唐英荣(宁夏永宁县委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这部剧 把一代人的经历搬上了大荧幕 ,把闽宁镇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非常了不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 赵鸿(福宁村村民、

赵鸿文化大院负责人)

作为一名“移二代”,从小见证了闽宁镇发展历程,剧中演员注 重从细节上对角色进行演绎 ,台词对我内心冲击非常大。作为闽宁镇的一名基层民警,我要向剧中马德福这个典型学习,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 王金虎(福宁村和福宁社区民警)

2013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我从宁夏隆德县温堡乡搬到了闽宁镇原隆村,看了歌剧《山海情》,许多情节感同身受,特别是 从“水花”的身上看到了西海固妇女坚韧不拔的意志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从一个地里面捡石头、锄草的农家妇女成长为酒庄的一名车间主任、酿酒师助理。我要珍惜党的好政策,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培养好下一代。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