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DeepSeek,掀起算法效率革命 ·  昨天  
文商资讯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文商资讯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Marine Sedimentology  ·  Science | ... ·  3 天前  
洪观新闻  ·  突发!西藏地震 ·  4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广西新闻频道  ·  火锅店老板春节3天净赚53万元,全发给员工!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谣与诗

爱他的人,明白他和窦唯不一样。

民谣与诗  · 公众号  ·  · 2017-07-13 22:00

正文



民谣志

讲述民谣音乐人的故事




1、


白水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听过他作品的,常把他和窦唯相比较。


爱他的人,明白他和窦唯不一样。




网络上关于他的信息甚少,他也早已淡出大众视线多年。一些乐迷还记得7年前他在全国巡演[清风沐雨]弹唱会时的样子:十平方米的舞台上,他一身粗布衣裳,脚踏草履,背着琴从人群中上台。


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下了舞台,他是四川宜宾一所卫校的教师,只趁寒暑假时间出来巡演。他的学生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留言,言辞之间满是惊讶。


老师平日里搞些奇奇怪怪的音乐,我们听了只是笑笑。没想到他一直在坚持,如今竟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


难得有一条关于白水个人生活的线索,网友们催促着他再多说两句,然而没有了。白水人如其歌,像个隐士,有文化中国的传统味道。


我听到白水的第一首歌,是《巴山夜雨纷纷》。前奏一响起,鼻子就酸了。白水用一首歌让我知道,原来别离的苦,可以有这么多层次。


“笑谈归时梦中泪,哪知相逢在何方?”


他的唱腔不圆润,甚至有一点磕磕绊绊,咬字沉郁顿挫。这声音有极强的代入感,雨夜里独自坐在木窗下,抚琴怀念故人的一个隐士形象,顷刻便浮现在脑海了。


画是隔岸的欣赏,氛围是出不来的沉浸。 白水唱的不是画面,而是把你的全部思想包裹住的氛围。



2、



别离苦涩,这情绪厚重,他却一直唱得隐忍,伴着雨水的滴滴答答。可到了最后一句,他用粗而嘶哑的嗓子一喊,接着便是一声叹息。木头断裂的噼啪声响起,似乎是他摔了琴,又似乎是雨把窗木打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的诗意,嵇康作《广陵散》的决绝,都在这一首歌里了。白水从不以“中国风”标榜自己,但你能在他的作品里听到真正的古意。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白水在国内鲜为人知,却常常被知名欧美音乐网站推荐。他是世界的,因为他首先是民族的。



他把中古民谣、新民谣、氛围音乐这些西方先锋的音乐概念与中国的传统乡土民谣融为一体。他的形式和框架是先锋的,他的内容和情感是川南。


白水做乡土民谣的这几年,国内“中国风”盛行。而他唱的不是标志性的中国元素、也不是英雄江山、刀剑侠客,从某种意义上讲,白水的专辑最能代表乡土中国,他只关注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王三的狗儿比你跑得快

人家的婆娘硬是逗人爱

李四的娃儿读书很厉害

拿起锄头跟着你撵过来”

——《时间》


“他们不明白

时间过得快

妈妈的头发都已经花白”

——《时间》


当他对这些琐碎的生活场景娓娓道来,每一个有过乡土生活经历的中国人,都会被戳中了记忆的那根弦而会心一笑。 岁月看似沉默,带来的人世变迁悄无声息,回首却勾起浓重的乡愁。



3、


《清风沐雨》,收录于白水专辑《花拾叁楼主人》


有人说,川南之于白水,就像贵州之于尧十三、昭通之于腰乐队、宁夏之于苏阳、兰州之于野孩子。


即使你从未到过川南,甚至身在都市全无乡土经历,你也一样能在白水的音乐找到家乡,找到怀念和归属感。


对于川南人,它是乡愁的寄托;对于都市人,它搭建了一个虚化的精神故乡,安放我们内心深处对文化根系的依恋。他的民谣传达着中国式的生命态度,返璞归真,随遇而安;他把中国式的文思意趣运用得出神入化。


白水现在在哪里?有人说,他已经走得太快,太远了,少有人能跟上他的步伐。



截图自豆瓣,白水《花拾叁楼的主人》乐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