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井喷,IDC作为基础设施,在中国赢得了奇迹式的增长,平均增速最高达到40%,这让投资IDC热潮在中国方兴未艾。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新疆腹地,都掀起了一股IDC热。在2016年,中国的IDC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了714.5亿元。
然而,在笔者看来,传统的IDC是典型的新兴行业旧模式,无论是只提供基础设施的托管型服务,还是直接提供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提供近似云计算体验的所谓进阶版,其基本商业逻辑都是:利用资源整合售卖,赚取差价。在云计算时代的今天,注定是没有前途的生意模式。
纵观Rackspace、Softlayer这两家在全球最早从传统IDC托管向云计算转型的厂商,自2013年以来在资本市场的节节败退,已经清晰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首先看当年和IBM同样传出绯闻的Rackspace,当年也号称云计算的主流玩家,比Softlayer技术上更加接近云计算模式,当年估值高达90亿美金,到去年退市私有化的时候,市值仅仅40亿美金,市值已经跌去大半。
同样在购买softlayer后IBM股价的走势,显然也难以恢复到昨日的辉煌,传统IDC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这一点从股价角度反映得淋漓尽致。
反观,在云计算市场风头正劲的AWS和Azure,股价一路上扬,市值不断创新高,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在历史上常见这样的场景:那就是两个时代的较量:当你在改进刀剑的时候,并希望做到极致的时候,热兵器时代,已经来了。
云计算,相对于传统的IDC,就是这样两个时代的比拼。冷酷无情的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告诉我们这两个时代较量的结果了。
那么反过来,让我们以史为鉴,梳理一下传统IDC模式在云计算时代为什么注定会失败的原因。让我们从企业级客户的IT建设核心需求出发,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持久性,运维成本/弹性、资源效率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对比。
1)服务可用性
在可用性上,考虑到CPU、硬盘、电源、主板等硬件的年故障率,单台物理机的整机年故障率一般为3%左右,相当于每100台物理机,一年内至少会有3台在不可预期的时间出现硬件故障。
从出现故障到最终修复重新上架,少则3-5天,多则十天半个月。
任何一个硬件故障,都有可能成为托管IDC的灾难性事件
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按照当前主流云计算厂商所提供的云服务器可用性SLA指标,国外的AWS/Azure通过多可用区承诺99.95%的可用性,国内的阿里云单可用区可用性为99.95%,换言之也就是年停机时间不高于4.38个小时,相对比传统IDC物理机动辄以数天/星期来计算的停机时间,云服务器的可用性提升了数十倍。
也就意味着,在云计算的世界中,由于云服务器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止概率约为传统IDC的百分之几。
2) 数据持久性
数据是一家企业的核心资产,如何保障数据持久性,是IT系统建设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传统IDC基于物理机的建设模式下,为了提供数据持久性,服务器上的本地硬盘会通过RAID卡做RAID10/5,部分核心业务还会采用企业级外置存储阵列(类似EMC VMAX10K、IBM DS8K等专业存储)来进一步提供数据持久性。
但在现实世界中,RAID卡也好,外置存储阵列也罢,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单点故障问题。有时服务器主板故障等原因,也会殃及池鱼影响造成数据不可访问。导致运维人员往往还要通过备份软件、磁带库、存储阵列容灾、数据库/应用层数据同步等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预防潜在的数据丢失可能。这样就给企业IT无形间又增加了诸多成本。
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同样按照主流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数据可靠性SLA,从5个9到9个9不等,即使是5个9可靠性,也意味着每1百万块云磁盘,每个月故障的数量不超过1块。相比于传统物理机模式,数据持久性无疑提高了成百上千倍。
不难看出,在传统IDC基于物理机建设模式下,为了实现高可用性和高数据持久性,不仅需要在软硬件上投入大量资源,购买小型机、高端X86服务器、企业级存储,租用/自建高标准的机房,还需要培养一支具备丰富软硬件运维能力的日常运维团队,为核心业务提供7*24小时的保障能力。业务不间断运行的背后,是一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日以继夜的坚守与付出。
而在云上,云计算厂商都在背后默默地代替客户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客户只需要关注SLA以及其IT架构如何适应业务需求,并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3)资源利用率和弹性
对一家企业而言,业务发展速度反应到IT需求上,会分为刚性需求和柔性需求。
在当前业务变化日益频繁的时代下,一次打折促销活动所需要的IT资源,就可能是日常需求的5-10倍。还记得几年前国内某图书电商平台做促销,结果第一天就被流量冲爆了,连夜紧急上线了数百台服务器,结果到了第二天依旧被打爆。传统建设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这样的业务需求,如果要承受住业务高峰期的压力,必须要提前准备和付出数倍的IT投入,但当活动结束流量下降至平时水平,这些就会转化为闲置的资源,从而将整个IDC资源利用率拉低到惨不忍睹的水平,这样的脉冲场景会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云计算市场马太效应的不断增长,排名前列的几家云计算厂商(国外的AWS、Azure、国内的阿里云)数据中心已经达到数十万虚拟机的部署规模。在这样的规模优势下,对单个客户而言,能够享受到的弹性能力几乎可以认为是没有上限的,通过“按需使用,按量付费”的模式,完全具备满足业务高峰期需求的能力。真正实现IT资源的投入随业务需求实时变化,帮助客户更好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看到这里,为什么传统IDC模式在云计算时代注定会失败,相信在读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Rackspace、Softlayer这两家在全球最早从传统IDC托管向云计算转型的厂商在资本市场的故事,在国内会重演吗?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国内的传统IDC物理机模式玩家的情况。
国内IDC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电信运营商,优势是掌握了带宽等稀缺资源;第二类是全国类的运营商,依靠庞大的地面销售团队,分销网络提供业务来源。
第三类是某些云计算供应商为客户提供物理机形态的产品供应,是比较类似Softlayer这样的生意模式的,能够提供接近于云计算体验的物理机,在数小时可以提供快速交付,具有一定的弹性,自动化能力,提供接近虚拟机的体验。
但此类公司中,即使是Softlayer这样的全球顶尖玩家,也曾被诸多行业大牛看作是IDC未来的主要演进方向,最终也仅仅以20亿美金的代价委身IBM,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云计算模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而随着近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井喷,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经过这样的对比,资本市场将传统IDC生意模式视为“丑小鸭”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始终抱着传统IDC物理机生意模式不放手,仅仅只是在交付效率上做做表面文章,而不去(或没有能力)弥补传统IDC模式与真正的云计算模式在服务可用性、数据持久性和弹性方面的巨大差距,这样的厂商最终大概率会像Softlayer这样的业界前辈,以黯然退场而结局。
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
| NOTICE |
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已经推出订阅号置顶功能
点击我们的主页
将置顶公众号勾选
及时捕获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