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2 天前  
图虫APP  ·  获奖公示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当一个家庭病了,孩子才会化身“问题儿童”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5-31 12:00

正文


-01-


当一个家庭生了病,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表现出来。


而这个人往往会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或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 家庭的文化背景 个人成熟度



-02-


家庭和各种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


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


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抚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


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


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03-


许多父母 因为 孩子的行为偏差而求助


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 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


她们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 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


也就是说, 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 ,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


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心理疾病 (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 、行为偏差 (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 ,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


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


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


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04-


当孩子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


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 ,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


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


或者母亲停留在少女时代,不从父母处独立,而是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亲密关系上就会出现空缺 (真空) 状态。


然而, 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 ,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


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


当爸爸忙于工作时,也许孩子会担负起照顾家庭、妈妈及更幼小孩子的责任。


这样的孩子会变成“ 超级负责人 ”或“ 代理父 ”。



-05-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 (尤其是父母) ,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


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


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


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 (母亲) 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 (父亲) 的愤怒。


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 (她) 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 (她) 而彼此亲密起来。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


-06-


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上中学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


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父亲最终回归家庭之后,女儿豁然痊愈。


父亲因此感慨万端,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


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


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


无奈休学,重读初三。


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


当儿子因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


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



-07-


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 代罪羔羊 ”。


“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


可以说, 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


孩子这么做是出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


家庭系统中的个人,有填满处于“真空”状态关系的倾向,孩子,往往是自动满足系统需求及隐含空缺的人选。


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


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 个人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来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0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