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一名笔杆子的感悟:写材料,舍得花精力,都能写得好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12-27 12:39

正文


写材料,不像搞门槛极高的高科技, 只要舍得花精力琢磨、下苦功储备,保持绝对专注度,都能炼成笔杆子。


一、写材料与天赋、专业有无关系?


能否写好材料,与天赋没有绝对关系,与肚子里有没有货、有没有文采没有绝对关系。一般而言,只要能够分清主谓宾定状补,只要能够找准句子主干、划分长句成分,只要不是病句连篇、一逗到底,写材料就完全够用了。


能否写好材料,与专业也没有绝对关系。
有的学工科的人,材料写得非常棒。有的学中文的人,材料还没有完全得到认可。


愚拙是学体育的,刚开始写材料时蠢得要命,但丝毫没影响信心。健康的身体底子、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狠劲,一直支撑自己不断奋进,逐渐能够独当一面。


其实,在机关里写材料,不是在学堂里闷头写作文。即便是写作文,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和思考,也难以写得足够优秀。


写材料,不是内在文采的流淌,不是无端想法的外化。 材料应是聚焦实际问题、广泛占有素材、深度工作实践、全面兜清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后进行辅政鼎新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讲, 材料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广泛调度调研、深度实践思考的产物。


二、从“怕写”到“怕不写”


愚拙刚从学校走进机关业务处室时,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跑跑颠颠,没多少材料可写。过了一段时间,被领导关注到后,就经常被拉去敲键盘,深夜推稿子。刚开始感觉挺新鲜的,时间长了,或许厌倦了无尽的熬夜,或许兴趣还不够浓、能力还不够强,就特别“怕写”。这时候,虽然内心里“怕写”,但由于长期跟着领导推稿子,也逐渐熟悉了各类稿子特别是讲话稿、汇报稿的基本特点,培养了基本的公文语感。


几年后,愚拙从机关业务处室调到了机关办公室,负责文字综合工作。来到这个岗位,心里充满了敬畏、压力、动力,开始有了那么一点“不怕写”的意思。前一年半的时间,主要拟写工作要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推进方案、工作总结等基础类文稿,得以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了各方面业务。感觉成长最快的是2017年,那时候开始逐渐承担主要领导的讲话材料。领导曾是组工干部,其材料特点是思维灵活、视野开阔、语言精练、引经据典,且每季度要开一次全省调度会。这对我们材料组既是巨大挑战,又是难得机遇。为了打好提前量, 我不断扩大有效阅读量,不断扩展和固化信息渠道 。在服务领导的过程中,我的阅读量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大,拟写急难险重综合材料的能力不断提升。
那时候,我经常思考: 一个优秀的写手,应该能迅速适应和服务不同的领导 。于是,我的阅读范围及内容,除了根据领导个人特点适当调整外,更多是适应不同领导共性思维特点。随着能力的提高和领导的信任,我承担的任务更多了,工作节奏更快了。比如,以前三天一个大材料,现在变成一天三个,忙起来甚至没有主动学习、主动阅读的时间。但, 一波大材料出手后,在狂补未读报刊和文件时,竟然有种“怕不写”的心理,怕一旦不写,火热的手感会冷却下来


那么,如何尽快从“怕写”到“怕不写”呢?结合自身经历,同大家作以分享。


1.端正对“写”的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前面说过, 在牛到一定程度前,全是态度问题。


每个人都想成长进步, 而能“写”是成长进步的捷径。 也许有人会说,能写的不如搞关系的。


但愚拙要说,能“写”也是分层次的。 要写就写到领导绝对放心,就写到单位人人尽知,就写到别人写不出的材料你能写,就写到别人能写的材料你写得更好!


现实中,也有人或许因种种原因偏佛系,无欲无求,畏写、愁写、躲写、推写。


但愚拙相信,大多数人心里还有梦想,还想有所作为。那干就完了,“写”就完了!不必从众,不必畏难,一同以文辅政鼎新!


没有基础,可以在任务中慢慢夯实;没有技法,可以在实战中慢慢培养。


渴望成功、追求卓越、坚持不懈、争强好胜、愿意吃苦的内在驱动力是最难得的。
只要你愿意8小时内保持绝对专注度,并拿出足够多的业余时间,愿意花宝贵精力琢磨,甚至吃饭走路时都乐此不疲地思考,就离心中目标不远了。


2.要练好苦功


材料这东西,不像搞原子弹那样需要很高的门槛,不像打职业篮球那样需要一定的天赋, 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专注,舍得花精力,舍得花时间,肯定能够练出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