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21 小时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21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刚刚宣布,下调!为今年首次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金价又涨了?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金价又涨了?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这82款App,侵害个人信息权益!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125亿元!今日发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他曾是耶鲁毕业的中国高材生,年薪高达6位数!如今却沦落到了农村一无所有……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9 21:49

正文


作者:德国优才计划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ID: ToGermany


在介绍他之前,

让我们先看看他的简历:


初中毕业于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高中毕业于著名的重庆南开中学,

在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中,

得到绝对高分,托福考试中,

又获得让人惊讶的满分成绩;

2005年,

获美国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

后获得耶鲁大学文科学士学位……


这样一个妥妥的学霸,

毕业后毫无意外,

一定是年薪丰厚,生活优越的精英,

可如今的他,却“沦落”到,

只能生活在中国一个小小的农村里!

究竟,他是如何走到这地步的呢……


他就是 秦玥飞



1985年,秦玥飞生于重庆,

父母是蓝领工人,家境十分贫苦,

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过期面包,

穿的是亲戚送的旧衣服……


可他没有让父母失望,

学习成绩优异,初中、高中,

考上的都是国内一流名校,

高中毕业后,

托福考试竟然获得满分成绩,

考入闻名世界的美国耶鲁大学,

还拿到一年46892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当时耶鲁大学仅录取了两名中国学生,

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进入这个世界一流名校,

就已经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

这里曾走出过 5 位美国总统、

19 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16 位亿万富翁、

更获得过 57 个诺贝尔奖。


他选择的政治学跟经济学,

是耶鲁最主流的两个专业,

教他的老师个个来头不小,

卸任的墨西哥总统教全球化,

诺贝尔奖得主教金融市场,

里根的高级顾问教大战略、雄辩术……

他也不负众望,在大学里,

依然保持着学霸的作风,

英语、俄语、法语都无比流利,

26岁时,就以优异成绩,

完成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大家都说:这就是父母眼中,

“别人家的孩子”,

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进名企,签offer,

投行精英,硅谷人才,

只要他愿意,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可在普通人挤破头,涌入北上广时,

在同学成为金领,年薪高达6位数时,

他却突然来了个急转弯,

成为人流中的逆行者……


2011年,他从美国回国,

正好碰上湖南省招大学生村官,

待遇不高,一个月一千多元,

可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带着行李,

便一头扎进偏僻的湖南贺家村。


村子贫穷落后,

他的生活条件也极端艰苦。

住的是只有八九平米的小房间,

一张行军床加上一张书桌,

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这间屋子连天花板都没有,

他只能用蛇皮袋子挡着,

每次下雨,屋里常能汇成涓涓细流。



可贺家村的村民对他这个,

喝洋墨水的外来者并不欢迎,

各种传闻随着他的到来声嚣尘上。

有人说,

“他家境富裕,来这里是为了体验生活。”

有人说:

“他是为了仕途,3年期满就能当上官了。”

还有人说,

“他是大领导家的孩子,改名换姓来镀镀金。”



他喜欢早上洗澡,

结果他早上出门打水洗澡的行为,

也引起了村民们的不满:

“留过洋的人是嫌我们这里脏不咯?”

“早上洗澡,好浪费水啊!”



从繁华的美国来到中国农村,

这样的选择任谁都无法理解,

可在他自己看来,

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其自然。

他打小就深刻体会到贫穷的滋味,

父母艰难求生的身影更是搅动他的心,

他之所以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能力,

让千千万万和他父母一样的人,

过上像样的生活。

他说:

自己并不是为了仕途,

自己的人生理想,

就在乡村。



面对村民们的误解,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融入进去,

自己在这里的这几年,将毫无意义。

于是,他脱掉了帅气的西装,

换上破旧、颜色单调的T恤,

或者把花哨的衣服反着穿,

天天在村里走来走去,

只是为了村民们能记住他。



他也不再穿皮鞋和球鞋,

而是踩着一双城里人难以接受的解放鞋,

天天往村民家里跑,

默默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

一点点听懂方言,一点点了解习俗。



村民们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

修家电,当零工,

摘菜提水,耕地施肥,

路上遇到村民,他会主动招呼,握手,

看到老人赶集买了东西,会帮忙提回家。



收到村民递来的烟,

他就别在耳朵上,

这是他对村民的尊重,

看到小孩子路过,

他就会把烟藏起来,

这是他对孩子们的尊重。

座椅再脏他也会马上坐下,

等车的时候,他非常自然地蹲在路边,

刻意避免做让村民们产生距离的行为,

就连除夕他都坚持留在村里。

慢慢地,村民们开始信任并接纳他了,

大事小事,都要找他帮忙。



他不仅仅想成为村民,

他更想为村子做些什么。

在农村,水是农业的命脉,

他看到这里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专程跑了好几趟北京,

请留学圈里的朋友帮忙,

联系了几个企业和个人赞助,

重新维修水利。


2013年,湖南遭遇大旱,

水源贫瘠,土壤开裂,庄稼旱死,

但贺家村的稻田却生机勃勃。

他新修的水利工程,保全了全村的命脉。



村里留守老人多,

老无所依,生活也没有保障,

看到这种情况,

他立马联系了耶鲁设计专业的同学,

群策群力,设计了一座田园式敬老院,

不仅设施齐全,还有老人们最爱的菜圃鱼塘,

老人们都高高兴兴地住了进来,

再也不用担心要住进冷冰冰的敬老院了。



他还关注留守儿童,

免费教他们功课,

通过公益组织募集资金为学生买电脑,

让他们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在贺家村任村官的三年时间里,

没钱也没背景的他,用瘦20多斤,

手臂就两根骨头粗细的代价,

为村子引进了超过80万的资金。

而他自己的工资,

全花在了来回奔波的路费上。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归。


原本的误解和冷漠,

在真情的打动下彻底消散,

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耶鲁哥”,

他去学校,

小孩子会拉着他受伤的手看很久,

问他疼不疼,

走在路上,

村民看到他冬天穿得单薄,

专门送来军大衣,

饭点时,

有人追上他往他手里塞两个熟鸡蛋,

他出远门时,

村民们会送他一双鞋垫,

左脚写着平安,右脚写着幸福

……



几年深入农村的经历,

也让他意识到许多问题,

比如,募集慈善资金只能改善村民生活,

可这种影响是不可持续的;

比如,中国农村极其缺乏人才。

他想要为此做出一些改变。



2013年,在多方沟通和尝试后,

他和海外同学联合发起,

成立了名叫“黑土麦田”的公益项目。



他要用黑土麦田,

号召更多像他一样的大学生,

带着年轻的智慧走进乡村创业,

把当地的生态农业做成产品,

利用互联网思路营销出去,

创造利润,帮助村民们过得更好。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很清醒地意识到,

建设农村,靠得不能只是输血,

还得要让农村有自我造血的功能。



2014年,第一个村官任期结束了,

大家都以为他会借势高升。

没想到他又做了一个,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拒绝组织给的提拔机会,

跑到更偏僻的白云村,

续任没编制、没保险,

月薪只有1000多的大学生村官。


做一件事并不难,

难的是在于坚持,

坚持一下也不难,

难的是坚持到底。



许许多多清华、人大、复旦、

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学生,

都受到他的影响,

毅然加入到黑土麦田的队伍里。



为了让这群年轻人生活有保障,

项目有资金扶持,

他更加努力地四处找资源,

让政府、企业、机构,

帮助这些年轻大学生,

在农村大展拳脚,发挥自己的价值。



在黑土麦田的帮助下,

原本毫无生气的村庄,

一个个地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最终惊艳了世界。


每个村庄,

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每个村庄,

都有自己古朴的魅力。

如今紫盖峰山脚下的白云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