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紧急提醒!滨海人明后天冷到哭! ·  昨天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  津城二十四节气|今晚22:10,天津将迎来—— ·  3 天前  
生态梦网  ·  注意防范!滨海新区发布蓝色预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陈茂教授:识别重度AS患者极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为尽早干预提供证据丨ACC热评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 2024-04-16 17:27

正文



前言


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性心血管领域盛会,今年年会在美国亚特兰大盛大召开,会议内容精彩不断,涵盖心血管领域各个方面的最新进展。期间,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Kopecky教授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旨在探讨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患者早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本刊特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 团队介绍研究并予以点评。

作者: 白琳、王玺 、陈茂


未干预的、有症状的重度 AS患者死亡率较高。AS患者通常在确诊后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接受外科手术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在等待干预期间的患者死亡并不少见,但目前与早期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尚不清楚。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Kopecky教授等开展的研究纳入了2618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重度AS(主动脉瓣口面积≤1.0 cm 2 )的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法评估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对诊断后90天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确诊AS后90天内,1385例(73.2%)患者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100例(3.8%)患者死亡(29例为AVR术后死亡)。在多变量分析中(向后逐步排除法),只有4个因素仍然显著:血红蛋白(最佳ROC截点12.5 g/d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最佳ROC截点1500 pg/mL)、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和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压≥50 mmHg)。无上述危险因素的AS患者90天死亡率为1.2%,而合并上述4项危险因素的AS患者90天死亡率为33%。由此4种危险因素构成的风险评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如图)。

图1. 危险因素风险与死亡率评估


专家点评



陈茂 教授

重度AS导致患者心室负荷增加、心功能不全和高死亡率,因此,对于有症状的重度AS患者,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但在确诊AS和接受AVR之间,一些患者可能因病情恶化而死亡,因此对AS患者极早期死亡风险的分层便尤为重要。该研究通过队列研究的方法探索了患者基线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中与极早期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伴有贫血、高NT-pro BNP、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或严重肺动脉高压的AS患者极早期死亡的风险很高,这有助于手术医生更好地识别高危患者,为早期或急诊干预提供了依据。同时,研究建议定义“DOOR-TO-AVR”时间,以对这些高风险患者进行分流。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更加强调了临床医生对重度AS患者术前的重视,以及识别高风险患者并进行尽早干预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外部队列中的表现尚不知晓,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Kopecky K, et al.905-06 -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VERY EARLY MORTALITY IN SEVERE AORTIC STENOSIS: TIME TO DEFINE “DOOR-TO-AVR”.Presented at ACC.24.


声明: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