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美宿志
见证中国美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美宿志

嘉熙地|韦重杰:我这一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美宿志  · 公众号  · 旅游  · 2021-05-06 19: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韦重杰 | 《桂林龙船》作者


拍摄本是爱好,“遇见”龙船是缘分

美宿志:您很早就开始进行桂林龙船的拍摄和走访,请问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去拍摄和记录龙船文化?是什么样的动力呢?

韦重杰:摄影是我的爱好。从风光摄影开始,追求拍早晚霞。后来感觉几十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除了天气变化,环境基本不改变,而变化最快的是人文。我可以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生活的这一时代的社会人文。2000年后关注三江、融水等地的民俗。特别是春节初二以后,都往那边跑,母亲还以为我在那里另有新欢。2008年是桂林扒龙船的大年,由于有了以前拍民俗的基础,我敏锐地感觉到桂林龙船的习俗值得深入拍摄及田野调查。

我的动力来自摄影爱好。拍好专题,记录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这是我们的追求。


美宿志:拍摄和探访期间,您遇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韦重杰:人们对勒捐的陋习很痛恨,例如卫家里的卫贵科当头旗就是由村里“花头鸭(村里恶霸的代名词)”指定的。2011年9月1日,他气愤地说:“他们‘花头鸭’强迫老前辈指定我家承担头旗的经费负担,结果为此卖了七亩田,割三年谷子,没有上楼都还给别人了。”

我在坪山采访时,一位大姐说:“旧社会我们吃粥都扒龙船,现在生活好了没有理由不扒船。”很朴实的语言使我印象深刻。


美宿志:从书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您对桂林龙船的喜爱,那么桂林龙船对您而言,有何独特的价值吗?

韦重杰:我这一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做成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会感到很欣慰,感到人生没有虚度。《桂林龙船》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方面我只是吹鼓手,更多的是想引起社会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关注。


美宿志:您拍摄和访谈的时间是很长的,请问您在这段时间里是否有想过放弃?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

韦重杰:不存在放弃的事情。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感觉到很多细节,还需要深入的挖掘,不断探索的心让我支撑了这么多年。

美宿志:《桂林龙船》这本书于您、于读者是否有特殊意义呢?

韦重杰:《桂林龙船》一书出版了,只能说告了一个段落。对桂林龙船的采访和研究,今后仍然需要深入进行。《桂林龙船》是一本志书,读者可以通过书内的述说及资料了解桂林龙船的习俗,节约了大量的调查时间。


美宿志:请问您在长时间深入拍摄和采访的时候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韦重杰:由于采访的多数是老前辈,没有手机或电话,加上年纪大身体不好,因治病或去儿子家住,专程采访时常见不到人。


美宿志:我们发现这本书里还引用了许多文献资料,请问这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

韦重杰:主要是求证事情的真相,比如说桂林市志的体育志3145页“民国37年端午节,登记参赛的龙舟达58艘。6月11日~13日,在漓江连赛三天。观众达20余万人。6月22日(大端午)又复赛一天,参赛龙舟数十艘。”到底民国37年桂林是否举行了龙舟赛呢?我查阅了当时桂林出版的《中央日报广西晚刊》《广西日报》及《桂林日报》,访问了当年参加扒船的十多位桡丁,他们回答是否认的。为了避免纠纷发生,当年只是扒龙船,没有进行过比赛。

《桂林龙船》录入的史料,主要都是为了使读者能全面系统审视桂林龙船文化的前世今生。



龙船文化传承的接续

美宿志:这么长时间以来,您做这样一件事,身边的人是否都支持您呢?有质疑的声音吗?

韦重杰:桂林扒龙船有“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的习俗。在不是扒龙船的年份,这种习俗基本是停止的。2008年从春节开始到九月九,我采访跟踪拍摄基本上没停止过。随后多年,在对采访资料整理时,有针对性地深入调查完善,例如对扒龙船的村坊祖籍调查等,都是间歇进行的。并非天天只做一件事,妻子对我从事的桂林龙船调查一贯是支持的。旁人不了解情况,有时也指责过。


美宿志: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您对龙船和龙船人民有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韦重杰:为了弘扬龙船文化,人民投入了大量金钱,时间及精力。这种习俗传承已延续千年,我崇敬龙船人,敬仰龙船龙王,这是我们民族的图腾。


美宿志:书中您提到现在龙船已经不仅仅是男性的运动,也有更多女性和儿童加入进来,新群体的加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新群体加入后的概况吗?

韦重杰:这要感谢桂林市政府。从第三届1987年开始,龙舟比赛设立了女子队比赛,有16个女队参加。龙门女队获得第一名,此后获得三连冠。1998年,第七届桂林龙舟比赛东窑女队获得冠军;2000年,第八届比赛董家巷女队获得冠军。从此,桂林市郊村就涌现出很多女子队,她们不单锻炼划船的技能,而且传唱龙船歌,投标当头旗等提升了全村扒龙船的氛围。2019年,在大圩一带走众亲,妇女儿童也积极参与文艺表演。


美宿志:从拍摄、访谈再到创作的过程中,您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和成长呢?

韦重杰:一路走来,我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增进了与龙船人的友谊。而我个人的文学水平和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美宿志:关于这本书,您的预设读者是什么人群呢?为什么?

韦重杰:我的预设读者主要是爱好桂林龙船文化的桡丁及市民,喜欢乡土文化民俗的读者,研究民俗的学者。因为民俗来自生话,生活离不开民俗。


美宿志:在拍摄和拜访的时候,您的一天大概是怎么度过的呢?

韦重杰:采访习俗活动时要提前到达,准备活动花絮不能放过。在活动间隙,我会抓紧机会认识及访问老前辈。因为此时老前辈比较集中,也节省了大量的单独访问跑路的时间。如果访问者在郊县,则会先规划好线路。早出晚归,一碗米粉便是中餐。


美宿志:关于龙船的未来传承和发展,您有何愿景?

韦重杰:对“桂林龙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该是活态保护,经常展开扒龙船的活动。通过培训、比赛方式来扩大桂林龙船文化的传播。龙船的未来发展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毕竟“桂林龙船”群众基础深广,“有点阳光就灿烂”!


美宿志:扒龙船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景,那么龙船对于不同的村落或地区的意义是否会有细小的差别呢?

韦重杰:总的来说,看不出差别,大家的心愿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祝愿。

美宿志:依您对龙船的了解,龙船文化对桂林这座城的影响有哪些?

韦重杰:通过对桂林龙船民俗的深入调查,我发现它是桂林市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桂林的旅游业发展非常有价值。我期待政府能够恢复开展桂林国际龙舟大赛,将桂林龙舟文化节打造成与桂林山水媲美的世界级节庆活动,将桂林龙船文化融入到桂林旅游开发中去。此外,我们还可以排练准备有桂林龙船文化情节的实景演出及让游客参与到龙船竞度等休闲体育项目当中。


美宿志:请问您后面有没有计划以类似的方式来记录和拍摄另一种形式的民间文化或习俗呢?

韦重杰:暂时没有,这些年我还拍摄了很多纪实图片要进行整理归类。


文 丨 美宿志、郭天毅
丨 韦重杰



中国美宿创始人(主理人)
第一本原生态访谈书籍
📖


▲微店购书二维码



往期文章


嘉熙地|阳朔登场,中国文旅重排座次

嘉熙地|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

嘉熙地|90后上海摄影师镜头下的绝色中国,美到令人窒息!
嘉熙地|习近平考察漓江时强调:“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被破坏”
嘉熙地|去哪儿驼商会-酒店大学漓江分院在桂林成立

THE END



主编

张  迪


文字编辑

壹  壹

南  木

珊  瑚

若  水

文  昕

木  年

沉  素

西  鲸

白  狐

月  光

兰  湘

清  欢

珠  蒂

桃  夭

夭  堇

册  册

今  盏


版式设计

祈  语

布  菲

橘  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商务咨询



出品:桂林嘉熙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文化酒店联盟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广西旅游人才培训中心

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观文馆

桂林市收藏家协会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分行

桂林民宿协会

阳朔民宿协会

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民宿客栈分会

四川旅游协会民宿分会

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

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协会

厦门鼓浪屿庭旅馆商家协会

丽江市古城区大研古城客栈经营者协会

张家界市旅游协会民宿客栈分会

莫干山民宿学院

町隐民宿学院

宿描

知宿

易听会

贵州省人类学学会

蓝花叙事公益基金-小梅访谈

闲云漫旅

东篱乡宿

诗想者工作室

琢磨•影视工作室

美途拍拍摄影工作室

深圳新旅民宿客栈发展研究中心

美宿思享会

桂林一城游

广西尚邦教育研学旅行

中国设计“新桂系”设计协会

中华文化促进会糕饼文化委员会

桂林市餐饮烹饪协会

桂林市纪实摄影学会

可可小爱

未来的老房子

亚洲民宿

携程旅悦商学院

G.U.E.S.T旅宿体验系统

广西南宁悟空数码印刷有限公司

趣住空间

行乐

《中华民居》杂志社

南方美宿文旅传媒研究院

广西齐兴律师事务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版权所属 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宿志

见证中国美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