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眼科时讯

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脱离的诊治要点解析

国际眼科时讯  · 公众号  ·  · 2018-10-20 07:30

正文

编者按 :近视眼问题已广泛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致一些眼底病理性改变,如病理性近视CNV、视网膜脱离(RD)等均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

David Wong教授是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玻璃体视网膜专家。在EURETINA2018大会上,《国际眼科时讯》记者就视网膜脱离的诊治要点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手术时机——急诊手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最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脱离类型,一般不累及黄斑。David Wong教授将这种病例视为相对急症情况。他说:“这些患者应该在诊断后24至48小时内进行手术。对于门诊患者,为了避免延误病情,许多手术甚至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术后管理——趴不趴?硅油取不取?

此外,为了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例如,接受巩膜扣带手术的患者术后通常不需要采取保护体位,可马上恢复正常活动;但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手术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后立即采取适当的头部姿势。“这应该保持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视网膜脱离的复杂程度”,David Wong教授如是说。如果需要行睫状体玻璃体切除术(PPV)并且填充硅油,则需要在术后3~6个月取出硅油,并且需要眼底病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安全地取出硅油。


David Wong教授还强调,硅油填充有很多并发症,几乎百分之百会导致白内障的形成;术后早期眼压升高非常常见,术后第一天起就应对有无继发性青光眼进行密切监测;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视网膜未能复位。



术式选择——内路还是外路?

高度近视眼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David Wong教授分析道,很多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并不伴有玻璃体后脱离。对于这些病例应采用巩膜扣带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封闭萎缩性裂孔;对于伴有复杂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人工晶状体眼或多发性视网膜裂孔的近视患者,应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

EURETINA2018丨从流行病学到人工智能:Wong教授谈全球性视力问题的解决方案

Boon教授专访:关于CSC的诊疗策略,我有这些心得

Aslam教授专访丨关于AMD的最新进展:抑郁症,暗适应,人工智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