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流沙龙
中国物流行业大型知识社区,致力于推动中国物流发展,并为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从业者提供交流、学习、讨论的专业型知识社区。影响行业超过40万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物流沙龙

物流沙龙 CEO Tracy :物流模式创新下半场

物流沙龙  · 公众号  ·  · 2017-08-22 20: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于物流模式创新的驱动力,物流沙龙CEO Tracy 从资本与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告诉你物流行业的下半场要怎么创新。



(本文根据8月12日由物流沙龙举办的“新物流·新模式·新技术研讨会——郑州站”现场录音整理)


首先来看一个话题,创新的驱动靠什么?如果从目前的这个阶段性看,可能有人说会是资本,有人可能会说是技术。这两点我可能都同意,可能有主次。


如果这个行业从2014年创新开始,我们见证了行业创新期初的热潮,互联网技术来了,车货匹配类的项目都近千家,融到钱的,没有融到的;多的,少的,还看到了以后倒下的,退出的。


如果是先从资本和技术角度去看,就是先看一下钱。




我们看行业发展的一些投融资数据,据统计,2016年到今年的 7 月份为止,其实融资的规模可能有 8百多亿 。其中, 51% 其实都是 融资额是 5 亿人民币以下 的;而且 集中在快递、仓储以及自动化,还有同城物流 ,还有一些 SaaS 的软件服务。


这个行业的投资热点在哪里? 我们也做了一些统计:




2015年我们在讲互联网 + 物流这些所谓的平台企业,那一年真的很热, 回望过去,感觉过去了很多年;


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仓储自动化这个领域特别的火热。之前大家觉得不太好融资,去年下半年的时候说特别的好融资,资本去追逐的一个赛道。


从同城物流这一两年融资情况看,越往后企业基本上会越来越少。其实2015年同城,每个城市感觉都有,可能不止一个,到现在其实能剩下的只有这么几家了。


总结以上,物流行业目前不缺资本,从车货信息匹配、干线网络到同城到仓库及自动化,行业热点也在转移, 转移的逻辑也和技术有关 从单薄的+互联网到物流网络运营到物流科技。


盘点 | 2016-2017年(7月),快递、货运平台、冷链、仓储自动化、综合物流谁更火?


从技术的角度去看 刚才说自动化牵涉到技术,因为投资机构看的是什么?看的是在 这个领域里面是不是有技术能力,是不是未来能够替代某些成本或者是资源


去年的双11我问了一些服装行业的物流总,他们说找的人运作效率低的,以前觉得人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找不到这么多合适的人帮我去解决。 自动化一定是一个趋势


6.18 、8.18 、9.9,然后过了又是双11,双11完了又是双12。一波一波,其实对物流的运作来讲挑战蛮大的,波峰和波谷差异太大了。今年很多物流总反映,做活动大促,更难找到人了。 想办法降低对人的依赖是绝对的路径


为啥仓储自动化会受资本青睐? 带技术壁垒和带技术能力,这两个话题就串到一起了,资本与技术,技术与资本。


其实无论是资本第一还是技术第一,其实看的是这个 行业的变化 ,这个行业的需求都在发生这样的一些变化。 资本去投有技术,有技术含量的这些公司。所以我们看京东在智慧物流的蓝图里面, 底层就是自动化作业



数据来源:京东


什么叫智慧物流? 分几个层次:最底层首先有自动化的设备, 自动化的作业 ;往上一层是 数据化的运营 ,其实这个是应该跟初级的供应链;到高层,智慧化的布局可能就是 供应链的深度协同 ,包括我们去做的智能分析的一些决策,包括一些BI的一些决策。



这个是DHL发布的2016年的一个趋势(图),他们做了一个报告,报告里面会涉及到整个行业的技术做一个扫描。他可以在什么时间段内去做到的,有的是5年内能实现,有的是5年后能实现。


其实大家对技术的关注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我们去看物流的技术,这些都会给行业带来供应链的变化,我们要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我们技术的发展。


大家可以关注5年内的 智慧能源物流、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 等,还可以关注5年后可能的重大技术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包括 无人机、自动驾驶、3D打印 等技术。


回归到物流的行业,怎么做创新? 我们要分解,在物流行业里有哪一些要素和角色要参与进来,这些角色他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是什么?把这些要素如果能够 模块化,或者是能够归类化 ,这些模块的重新组织的方式就可以变成创新的一些方式。




我们再去看现在发生的一些、现在的一些服务产品,比如说零到一公里,一到五公里,同城的B2C,同城的B2B,现在的服务主要是包括这些服务。现在一到五公里,或者是零到一公里的,很多众包的物流服务,即时配的,或者是我们的DHL报告里面叫便捷物流。


即时配这一块的业务量一个月做到有近四千万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快递行业走了大概二十年,现在一天大概是一个亿的包裹。然后外卖的这个平台成长时间可能 三年左右 ,我们就可以做到四千万单的规模。


当然现在还有很多的跑腿的业务或者是专送业务,这个是一个新的业务体系,成长的特别的快,而且还没有看到他成长的边界在哪里。有可能未来他们就会成为最大体量的快递服务公司,这都很有可能,或者是同城物流公司。


所以总结一下 上半场我们在看什么? 看模式、看我有一个新的点子 ,做一个概念,就拿到了投资,然后这是我们上半场在讲的事情。总结: 模式不是壁垒,只是开始


我们下半场在看什么? 在同城领域越来越少公司拿到钱,但某几家公司拿到的钱就会越来越多了。大家在这个阶段就是会 看你的营收、毛利、团队、持续成长性、市场份额、变现能力。


总结:模式创新阶段过了, 看营收和利润; 另外一个创新 靠有壁垒的技术。


如果你做了创新,你要重点去关注什么? 去关注你的 业务本身的能力 ,做一个科技型的,有质量的物流公司。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去看运营能力,看团队、看每一个项目的营收利润。

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你公司能成长成的体量;


最后强调下: 未来有质量的公司一定是产品化,科技化、全球化、互联网+、网络化、标准化、资源独占、大数据的能力 ,这几个方面都能有的或者能有几个标签的,将会是未来物流行业的新物种。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 END —



相关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