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眼外伤领域发展迅速,近年来显微手术的发展更是使得眼外伤的救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目前我国眼外伤的防治水平并不均衡,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救治水平偏高,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救治水平偏低,尤其是基层单位更逊一筹。
针对救治水平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眼外伤学组近年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是通过举办会议的形式进行培训,不过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为参加会议的医生群体几乎固定,会议中所讲的内容也都是一些前沿的疑难问题,但是真正的眼外伤救治其实是在基层,所以一定要先提升基层的水平,使其达到一个“高原”,在此“高原”基础上再有“高峰”,这样学科的整体水平就提升了。因此去年眼外伤学组就在全国眼科界率先举办了全国巡讲活动,打破过去
的“战区制”,即
在一个战区内邀请医生前来参会。现在的做法有所改变,眼科专家会下到基层,去到一个城市以后,周边城市的医生即可就近来参会。会议上所讲的内容也更注重基础,包括诊疗规范、基本操作、急诊处理和伤口处理等,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陆续开展这样的培训。除了内容基础的会议培训,眼外伤学组还举办了一些高大上的专题讲座,即围绕一种手术或者一些病例,参会医生可以畅所欲言,参会人数虽不多,但是都能切实有针对性地获得很大收获。
近年来眼外伤学组的建设也是很有规划性的,第一年抓队伍建设,使新一批眼外伤学组的委员能够明确学组内的工作内容;第二年抓文化建设,如果没有之前一代代的眼外伤学者的共同努力,就没有今天中国眼外伤事业的繁荣,所以一定要重视传承,在过去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创新;第三年抓学术建设,只有整体学术水平得到提升,学科建设才会越来越好;第四年促进国际化发展,中国眼外伤在国际上的声音越来越大,参加和承办了许多国际学术会议。除了参加会议以外,由中国学者担任主编的学术专著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中国眼外伤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相信在未来,来自中国的声音会越来越响亮。
除了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术建设和国际化发展,学科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建设是基础,没有学科的建设,技术的发展谈不上向前推动,只能算作是重复,而低水平的重复就是一种浪费。因此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眼外伤学组目前也在进行一些科学研究,颜教授本人也在进行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VR
)的关系等研究,诺华公司在科研方面提供了很大支持,
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究抗VEGF究竟会对PVR
起到怎样的作用,研究结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