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若要真正做到践行孝道,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孟子来给你指点一二。
在中国这样重视孝道的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是愿意做一个真正孝顺的子女的。但是真正做到践行孝道,绝不是像看了一些宣传性的文章,或者一些节目一样,给父母洗个脚就算孝顺了。在具体侍奉自己的父母时,常常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细节,这些事情虽然很小,却反映出儿女是否对父母上心。作为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大儒孟子,他从曾子那里看到了很多细节,而他也把这些细节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的学生们。
曾子在年轻时,侍奉自己的父亲曾皙,细心到了什么程度呢?除了过于听从父亲,父亲重重责罚却忘了躲,导致自己被打晕在地上这件事其实有些愚钝了以外,很多地方都做到了完美。第一个细节是,曾皙特别喜欢吃羊枣,所以曾子很少吃羊枣;而古代做得烤肉味道精美异常,曾皙不是很喜欢吃,曾子就常常放心大胆地吃。对于这个事情,公孙丑就问过孟子:“烤肉不是比羊枣更贵重吗?那为什么曾子不吃羊枣却放心的吃烤肉呢?”
孟子就回答道:“因为羊枣虽不像烤肉那样受欢迎,却是曾子父亲的最爱,所以曾子不忍拿来吃,这正是曾子对父亲的孝心所在啊!”由此可见,曾子对父亲的敬爱竟然达到这种程度!曾子的另外一个故事,孟子对自己的学生们也说过。就是曾子在奉养自己的父亲曾皙的时候,每餐饭都会有酒肉供应;而曾子的儿子曾元在奉养曾子的时候,也一样每餐都有酒肉。但是孟子却并不赞赏曾元,却夸赞曾子是孝顺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问题出在小细节上。这两个人都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先秦时期拿出了酒肉来奉养自己的父亲,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上却有些差距。曾子奉养曾皙,每顿饭拿出酒肉给老父亲吃饱喝足以后,都会问:“剩下的酒肉分给家里的哪个孩子呢?”然后按照父亲的旨意办事。倘若父亲问:“饭菜还有多少?”无论剩下多少菜,曾子都会回答说:“剩的还很多呢,您放心吃!”这样的回答,会让父亲很高兴地吃好。至于为了给父亲置办吃上去可口的饭菜,曾子花费了许多的功夫与苦心,这是我们可以猜想得到的。
然而等到曾子年纪大了的时候,曾元在细节上就做的不如他的父亲。虽然每顿饭都像当年父亲奉养爷爷那样有酒有肉,但是在父亲吃饱喝足之后,曾元不像父亲当年那样问:“剩下的菜分给哪个孩子呢?”倘若父亲问还剩下多少饭菜,曾元就回答说:“饭菜不剩下了。”有的时候剩下些食物,他会等到下次吃饭时再拿出来。
仅仅一个微小的细节,就能看出两个儿子在孝顺父亲这件事上的确有差距,我们当然不能过度批评曾元,毕竟每顿饭也给父亲有酒有肉,应该说是不容易的。真正的差距是在对父亲意见尊重的程度上。其实同样作为老人,两位父亲不可能一顿饭吃掉孩子多少酒肉,而对于剩下的菜怎么处理、分给哪个孩子吃咨询父亲这样一件事上看,就能体现出做子女的是否能够认真考虑父亲的想法,当父亲按照自己的意见把剩下的酒菜分给大家一起吃的时候,心情就会更加愉悦;而当父亲问还有多少酒菜时,得到一个饱含放心的“还剩的很多呢,您放心吃”的答复时,他们心里一定是非常高兴的,就能放心地吃下饭去,而如果答案是“没剩下多少了”的时候,您想老父亲还能舍得大口地吃肉喝酒吗?
曾元做到的,是用物质奉养自己的父亲,这是孝道的最基本层次,而曾子不但做到了用物质奉养父亲,还做到了对父亲心情的仔细考量与顺承,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志”,它比单纯地让长辈吃饱喝足,境界上真的是高出了许多。其实这些细节,正是作为子女们需要细心体贴的啊!
作为一个孝顺的子女,正应该向曾子仔细学习孝顺父母的这些小故事。在日常生活那些不影响大局的小问题上,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按照他们的想法把事情办好,让父母能在愉快的心情中安度晚年,这也是为人子女者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