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酷玩实验室
理工男神聚集的神秘所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昨天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昨天  
柠檬工会  ·  太强了,所有版本都能破解,永久激活! ·  2 天前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  ·  渝昆高铁建设新进展!洛泽河特大桥桥墩主体工程完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酷玩实验室

《细胞》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证实,他汀类降脂药可以巧妙解除「超级细菌」的耐药性 | 科学大发现

酷玩实验室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11-16 22:08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奇点网

ID:geekheal_com


1928年

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开启了抗生素拯救人类的历史


然而,在这个抗生素

使用了几年之后

一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了生存

被迫进化出了

专门降解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

没过多久

约5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用青霉素已经无效了(1)


为了杀灭这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1959年,科学家又开发了

新型青霉素类抗生素

然而好景不长

两年之后的1961年(2)

英国首先报告了耐受当时所有青霉素类抗生素

超级耐药的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两年的时间搞定一个抗生素

看来细菌还给人类科学家留了不少时间嘛


事实真是这样吗?


去年9月份,《科学》杂志

刊登了哈佛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

一项关系细菌耐药进化的研究(3)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他们发现

在实验室条件下

大肠杆菌产生对抗1000倍于

原始致死量的抗药性

仅仅需要10天时间

当研究人员换一种抗生素后

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而他们给研究过程录制的视频

更是 触目惊心


黑底的培养基从两边到中间

分成5个浓度梯度(0-1000倍)

培养基上面是白色的细菌

从两边往中间(抗生素浓度由高到底)

逐渐往中间生长


看到了吗?只需10天

它们就能获得1000倍

甚至10万倍于原始致死量的抗药性(3)


而人类发现一种新的抗生素

少则需要一两年

多则需要一二十年(4)


更要命的是,从1990年以来

人类几乎没有发现新的抗生素种类了(5)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9月份宣布

「确认世界的抗生素频临枯竭」(6)


抗生素诞生时间线(4)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目前MRSA已经在全球大面积蔓延

很多地区 90%以上的感染事件 是由MRSA引起的


而且,MRSA感染者的死亡风险

比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出64%左右(7)


形式很不乐观!

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MRSA肆意横行

不断攻城略地,把新抗生素挑下马的时候

却意外地 栽在了他汀类药物的脚下


对,你没看错

就是 降血脂的 那个他汀类药物


近日,西班牙和德国的联合研究团队

将他们的这一重磅研究成果

刊登在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上(8)

给即将到来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

增添了一丝丝正能量


Daniel Lopez是细菌感染领域的专家

早在2010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后的时候

他就在微生物膜领域大牛Roberto Kolter的指导下

独立发现了在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膜上

也存在与真核生物类似的「脂筏」(9)


Daniel Lopez教授


脂筏像移动的岛屿一样漂浮在细胞膜上

与膜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均有密切的关系

在细胞的生命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脂筏的破坏与各种各样的人类疾病有关

包括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 (10)。


漂浮在细胞膜上脂筏(粉色)


不过,对于细菌这种原核生物上

是否存在类似的「脂筏」

学界并不清楚

Lopez和他的导师证明

细菌细胞膜的表面

不仅有类似「脂筏」的功能区(FMMs)

而且他们也在细菌的FMMs里

发现了涉及信号传导和运输的蛋白质

同时他们还发现

破坏细菌的FMMs

会影响细菌细胞膜的生成和蛋白的分泌

不影响细菌的生存能力


不过,此时对于FMMs的具体生理功能

Lopez还是不清楚

那么既然是自己发现的这玩意儿

就自己来解密吧


经过近7年的努力

Lopez教授团队终于解开了FMMs的具体结构

他们发现, 构成FMMs的脂类

不是组成组成细胞膜的磷脂

而是一种特殊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的脂类

通过细胞膜染色可以很好的将二者区分开

此外,他们还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

观察到了FMMs的存在


在显微镜下不停的变焦,可以清晰的看到FMMs的存在


最让Lopez教授团队感到兴奋的可能是

他们在FMMs上发现了PBP2a蛋白


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之所以能够杀菌

主要原因就是青霉素结合在细菌表面的PBP蛋白上

而这个蛋白的功能之一是促进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所以,一旦青霉素结合到PBP上

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失去了分裂增殖的能力


被折腾的死去活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在是受不了青霉素类抗生素了

直到某一天

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意外从其他微生物那里

获得了一个叫做mecA的基因

就是这个基因编码了也能合成细胞壁的PBP2a蛋白(1)

而正是 PBP2a蛋白

让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再也无法下手


FMMs的模拟图,那些红红绿绿的就是


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

PBP就像一个遇到危险不但不会蜷成一团

反而会把自己的白肚皮暴露出来的作死刺猬

一遇到青霉素注定要挂


而这个外来的刺猬PBP2a就不一样了

它们在细胞膜上

是一对一对抱在一起出现的

把自己的活性位点深深地隐藏起来了

看你青霉素类抗生素从哪里下口

啊哈哈哈。。。


之前就有研究暗示

细菌的耐药性与FMMs有关

这回算是被Lopez教授团队证实了

那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做做文章

解决MRSA的耐药性问题呢?


美丽的脂筏(黄色)图:RIKE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Lopez教授说: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蛋白在FMMs里,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摧毁这些区域,消除细菌的耐药性,」「我们设计了一个分子,成功地破坏了FMMs,我们真的消除了这些细菌的耐药性。」(11)


Lopez教授说的这个分子就是 他汀类分子

之所以选择他汀类

主要是因为构成FMMs的脂类

和胆固醇的合成都需要甲戊二羟酸途径

而他汀类药物降血脂

就是通过抑制这个途径完成的

就这样,他汀类药物

就阴差阳错地 破坏了细菌细胞膜上的FMMs


一旦他汀类分子

将FMMs的基本架构破坏了

没了根基 ,PBP2a 就不能抱在一起了

这时候它们的活性位点又暴露了

就在这转瞬间

MRSA就从耐青霉素类抗生素变成不耐了


有FMMs的时候,PBP2a并列在一起,耐青霉素;

FMMs被破坏之后,PBP2a不能聚合,MRSA又对青霉素敏感


实际上, 早在2001年

就有人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他汀类药物对感染的治疗有帮助(12)

随后的数年间也有不少团队

在临床上观察到了这个现象 (13,14,15)


不过也有人表示他汀类药物

没有这个效果(16,17)

当时,这种前后矛盾的临床结果

让研究人员无所适从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因为他汀类药物对FMMs的破坏

依赖于甲戊二羟酸途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这个途径(18)


普普通通降血脂的药物就这样

挽救了医学中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想想还有点儿不可思议呢~



参考资料:

1、Fishovitz, J., Hermoso, J.A., Chang, M., and Mobashery, S. (2014).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2a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UBMB Life 66, 572–577.

2、Jevons, M. P. (1961) Celben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i. BMJ 1, 124–125. 3、Michael Baym et al, Spatiotemporal microbial evolution on antibiotic landscapes. Science  09 Sep 2016: Vol. 353, Issue 6304, pp. 1147-1151.

4、Silver,L.L. Challenges of Antibacterial Discovery.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11,24:71-109.

5、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258965/1/WHO-EMP-IAU-2017.11-eng.pdf?ua=1

6、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7/running-out-antibiotics/zh/

7、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4/amr-report/zh/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