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evin在纽约  ·  那个乔丹的时代!. -20250222165630 ·  2 天前  
沈阳网  ·  亲生父母5万元卖婴儿!警方破案了! ·  3 天前  
沈阳网  ·  亲生父母5万元卖婴儿!警方破案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三联高居翰作品系列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19-12-27 09:38

正文

高居翰(1926—2014)


高居翰(James Cahill )生于美国加州。曾长期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和研究生院的教授,以及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他的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书籍,享有世界范围的学术声誉。是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主要追随已故知名学者罗樾(Max Loehr),修习中国艺术史。


三联高居翰作品系列


《致用与娱情的图像》英文版封面


致用与娱情的图像

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

Pictures for Use and Pleasure:

Vernacular Painting in High Qing China

[美] 高居翰 著


杨多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待出




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1368)

Hills Beyond a River: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美] 高居翰 著
宋伟航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一种,探讨元代绘画。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却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最具活力与原创性的时代。在蒙古人废科举制度的情形下,读书人面临着变节或失业的两难窘境,很多文人政途不通,转而以为人占卜、代书或绘画为业。本书即讲述了在这个异族统治、志不得伸的年代里,画家如何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心声的故事。




江岸送别: 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

Parting at the Shore: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Ming Dynasty, 1368-1580
[美] 高居翰 著

夏春梅 等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建立明朝以后,却也带来了一段腥风血雨的统治,许多文人画家都落得了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形成明初画坛的空白时期。本书探讨明代初期与中期的绘画发展,除了讨论明代画家如何赓续元代的绘画成就,寻求创新之外,也探讨了宫廷绘画与浙、吴(苏州)、南京等地方画派的表现及其发展。书中对于画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也有极为精彩透辟的讨论。




气势撼人: 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美] 高居翰 著

李佩桦 傅立萃 刘铁虎 任庆华 王嘉骥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十七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面临改朝换代、人心惶惶的混乱时代,但在艺术史上,却是画家创作力最旺盛的时代。高居翰在书中提到:“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上,欧洲十九世纪以前的画坛,也都难与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媲美。”这是一部以最浅显的方式带领读者由小见大,进而透视中国绘画本质的大书。透过作者雄辩而生动的解析,以及丰富细腻的图版对比,读者可以毫无困难地进入中国十七世纪多位艺术大师──包括张宏、董其昌、吴彬、陈洪绶、弘仁、龚贤、王原祁、石涛──的心灵与创作世界,同时也可以一窥中国艺术里自然与风格的复杂辩证关系。




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
Painter's practice :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美] 高居翰 著

杨贤宗 马琳 邓伟权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主题为讨论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元、明、清晚期画家的工作与生活。高居翰在这本书中,试图打破文人画家“寄情笔墨、自书胸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从实际的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不同阶层画家的状态,他们如何将作品作为社交的礼物与应酬,如何通过卖画来养家糊口,如何苦于画债繁多而草草了事或雇佣助手,而对赞助人、收藏家和顾主来说,他们如何从画家手中取得作品,他们的希冀和要求对画家创作能起多少权重,他们如何判断获得是一张应酬之作还是一幅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总之,在出自文人之手的主流撰述之外,高居翰通过搜集大量信笺、笔记、题跋等容易被忽视的材料,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宋末以后,随着商业繁荣、社会中对绘画需求增加,画家们在不同层面谋生与创作的生动场景,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到一幅作品创作的原初情境,从而重新调整对艺术风格、品评标准的看法,读来令人读来耳目一新,是同类书市场中难得而重要的学术普及读物。



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
Distant Mountains: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1570-1644
[美] 高居翰 著

王嘉骥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晚明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巨变。由于朝廷体制的松动,文人思潮活泼、多元而富批判性。艺术家与政治的关系诡谲而复杂,各种景况造成了画坛空前的大震荡。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画家及其令人震撼惊异的绘画图像,也可以了解到,中国绘画到了晚明时期,无论在形式的发展、内涵与意义的丰富性以及实践上,都已经发展到空前未有的复杂程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