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有一段这样的论述: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从人文主义出发,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立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易地而处,可能看起来就不那么顺眼,不同的立场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
成熟的人都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问题都由来已久,都化作了日常的热点话题。
每一天我们遇到的热点都是连续剧,每一个突如其来都在不经意的转移话题。
那么我们盘点一下这些热点,虽然它们都已经凉了,也许不小心又会换一身行头出现:
1.长春长生疫苗案问题,在必须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领域,成了迷雾重重的安全隐患,说明在某些企业里,它不止被贪婪绑架,被资本裹挟;更说明确保产品质量“四个最严”的监管机制,没有真正到位。
2.杭州保姆纵火案
3.客死昆山的花臂男。这两个人身上的戾气有多重,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不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多少?
4.2019年起,社保统一归税务征收,一石激起千层浪。
5.寿光水灾反映了,天灾也是人祸。
6.顺风车杀人事件,方便了人民群众,更需要安全的送达保证。
7.高铁上霸占座位的男女,带给人思考的,何止是道德问题,什么文明修养,文化文凭,真的让人匪夷所思。
8.在台风山竹背后,又该怎样看待工程质量问题?
9.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召开了,专家学者献计献策,不知道权宜之计如何上传下达,解决当务之急有没有系统思考问题?
10.中非会议召开了,2018达沃斯论坛召开了……
▲
热点层出不穷
从国家到个人,社会到人文,一个话题未落,新的话题又起。
在俞敏洪亚布力论坛的演讲之前,是张维迎关于“语言腐败”的言辞。
任志强再不吐真言了,罗永浩中规中矩的演说,正能量满满的周围,正襟危坐着拥有梦想的年轻人。
从《帝国的黄昏》到《建议私营经济退出历史舞台》,从刘强东身陷囹圄,到马云宣布明年辞职。
当正话反说,借古讽今,隐喻中带着映射,我们都清楚:热点话题是生活安生的天敌,突如其来是人民幸福的噩梦。
每一天都有热点,说明社会制度还有上升的空间;每一个领域都有头条,说明社会规范还亟待完善。
热点话题扑朔迷离,不到最后难辨真假,即使盖棺定论,有时候还会秋后算账,甚至反攻倒算。
不小心看了下面的段子,让我久久不能平息,不知如何作答。
“有记者采访路人:假如中国爆发战争,你愿意上前线吗?
路人回答说:上前线有户籍限制吗?农村户口可以吗?是不是北京、上海户口的人可以优先?要暂住证吗?要上岗证、健康证吗?需要有五年以上完税证明么?我什么都没有,不是干部,就是一农民,能上吗?还有,牺牲了大家赔钱都一个价吗?真打的时候,分单双号吗?冲锋前要摇号吗?多久能摇上号?可以站在城管和拆迁队的后面么?
记者当时就哭了......
我当然知道这段子是杜撰的,中国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有非同凡响的举动,那就是爱国主义。
每到国庆节,我都会思考同一些问题:
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祖国统一?
假如为了祖国统一的战争不得不来临,我们能够做什么?
谁能告诉我,假如战争真的爆发,汉奸会不会比从前更多?我们会不会是其中一个?
明朝末年的那些事儿大家都知道,李自成一折腾,吴三桂一狠心,鞑虏厉兵秣马,明朝就没了。
大清国GDP世界第一,北洋水师亚洲无敌,结果呢?多少卖国求荣的条约还不是乖乖奉上。
中国100年没有缓过劲儿来。
攘外必先安内,不然呢?!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最需要防范的,还是人心。
假如战争来临,谁会成为汉奸?最先成为汉奸的是既得利益者无疑,然后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再有就是浑水摸鱼的人,还有处心积虑者,最后才是那些求自保的人。
1996年,在国人都沉浸在经济不断上涨的狂喜氛围时,一本《中国可以说不》成为那一年中国最响亮的声音。
今天仍然要说“不”,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见。
人们对于事态发展,都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
忘记了5000年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新生的共和国刚刚69岁,是年轻的国家。
知识分子代表的精英移民,带走了文化与失望;先富起来的人移民转移了财富与悲伤。
假如战争来临,那些把子女送去国外的,把金钱转移到国外的,与前面的精英也好,有钱人也罢,能够与人民一起抵抗外来入侵?
▲
世界华侨华人数量与分布
《大江大海-1949》里,记录了最后一场内战来临之际的真实,无数人在那一刻的选择:走,还是不走?
走,是一辈子;不走,也是一辈子。
无数人的悲剧,就从那一刻所做出的选择开始。
面对一个人被命运所裹挟的无奈处境,龙应台感慨地说:“一滴水,怎么会知道洪流的方向呢?”
这个态度,是大多数人,面临抉择最痛苦的思考。二者相害取其轻,这个认知决定了选择。
没有安全感,是信仰缺失的源头;没有保障,是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这一切,都淹没在国家领导人的语重心长里: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
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基础上的,物质极大丰富靠科学,按需分配靠民主,人类要共同进入共产主义靠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脚踏实地。
前些天刚刚下达最高院1号文件,保护企业家,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接着有个吴小平说“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作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上周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提出:“全面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民主管理,构建社会和谐关系”。
无风不起浪,墨菲定律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中描述到:“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今天的社会变革,就是坚持党要领导一切,任何经济组织必须接受权力公有,也要做到资本公有。
相信在精准扶贫工作完成后,国家会全面开启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免问题”与接下来的老龄化社会,所需要的财政收入,自然不是小数目,每个人心里还没个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