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Chouse家居APP  ·  被crush一万遍的绝美中古风,这电影感我真 ... ·  17 小时前  
PChouse家居APP  ·  白墙+原木,法式自热风美到我不敢认! ·  2 天前  
清单  ·  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的人生物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说清小城镇】调研心得感想(六)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7-11-28 17:32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说清小城镇》为保证调查地区的全面性,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抽样121个小城镇作为详细调查对象,并组织全国各地专业人员住镇调查。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13家科研单位,1000余人进行了彻底调查研究,投入时间累积超10000余人·日。调研中,研究人员对小城镇有颇深的心得感想。




赵虎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感想

2016年暑假受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团队的邀请,在山东省住建厅的牵头组织下,山东建筑大学规划专业师生数人参加了其主持的住建部课题“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在山东省的调研工作。半个月的实地调研一晃而过,作为参与者对小城镇的地位与特色较之以往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城市—小城镇—村庄作为不同级别的居民点虽在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但在交通、信息技术升级的将来,三者一体发展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在定位上,小城镇应该是一体化格局下的功能节点。所以分析小城镇的未来,既不能脱离城市,也不能脱离乡村,应将其放在区域中进行综合判断。其次,在塑造风貌特色上,要明确承接该任务的主要载体应是村庄。在环境格局层面,小城镇应严格树立生态第一的观念,通过规划设计落实对山水格局的呼应,精心培育广场、公园等景观节点;同时,在建筑形态层面,小城镇应增强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并加强日常的建设管理和维护。


最后,相比村庄在风貌上容易形成特色,小城镇则在产业特色培育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注意挖掘其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部资本,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形象,加强与城市产业链条的衔接协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小镇。




卓德雄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教研室主任

感想

2016全国(福建)小城镇调研工作已经圆满结束,首先我衷心感谢福建省住建厅村建处,尤溪县住建局、连城县住建局、罗源县住建局、永春县住建局,西滨镇、四堡镇、鉴江镇、仙夹镇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热心支持和积极配合,以及调查组老师、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从本次抽样调查的福建省4人口2万人左右的镇来看,总体上城镇化水平20.74%,小城镇内生的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发育程度相对较低,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但本镇村民到镇区聚居的意愿还较强烈。4个镇的情况差异较大,西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61.63%,远高其余3个镇,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得益于国省道的交通之便和库区移民的优惠政策。因此,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小城镇发展政策,特别是涉及人口聚集的集体土地开发和规模化特色非农产业培育的政策,是当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所在。




曾献君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系讲师

感想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阶段,以小城镇为主的乡村地区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工作内容,被快速城镇化进程甩开的这些小城镇往往还保留有一定的历史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人才、产业、资金、技术的洼地,存在经济发展动力差、社会问题频出、土地空间使用粗放无序等问题,内生自主发展能力弱。因此,保护小城镇的历史传统文化,寻找小城镇发展的有效动力和加强引导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全国百镇调研为系统梳理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就福建省调查组来看,三明市西滨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特色,可归纳为“村委会城镇化——政府引导村委会镇区集聚”的城镇化模式,即镇政府通过引导所有行政村在镇区建设村委会大楼或设立村委会办公室。该模式一方面可以对接不断外迁的各行政村人口的各种日常事务,满足新形势下乡村自治管理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强化小镇的镇区职能,引导“生活在镇,生产在村”的空间组织结构,引导小镇空间集聚集约发展。此外,小镇也成为连接农村与大城市之间人口迁移或劳动力回流的节点或中转站,丰富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




程斌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系讲师

感想

2016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住建部小城镇调研(福建组)的工作,在参与调研的小城镇中,永春县仙夹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仙夹镇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传统的闽南红砖大厝在碧绿的水稻,湛蓝的天空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走在仙夹镇的小路上,便能闻到阵阵沁人心脾的稻花香,随处可见侨胞捐建的学校、医院、庙宇、桥梁等,便能体会侨胞拳拳爱乡之心。如此景美人和的仙夹镇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使其“养在深闺人未识”,全镇仅有一条县道通过,对外交通出行较为不便,镇区与永春县城缺乏公共交通联系,大部分居民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若能通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增加公共交通供给,将能更好的带动仙夹镇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