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损伤、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但对于实现黏膜愈合这一关键治疗目标仍面临挑战。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在促进肠道生长、修复黏膜和增强上皮完整性方面具有显著潜力。但其较短的半衰期限制了临床应用,尽管目前已经开发GLP-2类似物格列帕鲁肽Glepaglutide(GL)克服了这一难题,其主要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依然可能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因此,探索新颖且侵入性较小的药物输送系统能够极大增加其治疗潜力。
鉴于此,来自
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Ana Beloqui教授团队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载有格列帕鲁肽的泡沫制剂(GLF),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粘膜愈合。相关成果以
“Glepaglutide-Loaded Foam for the Induction of Mucosal Hea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为题于2025年2月5日发表在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上。
本文要点:
(1)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泡沫制剂给药系统,使用 CO
2
作为渗透增强剂将GL加载到直肠泡沫配方中,
以增强肠吸收并延长炎症部位的药物保留,有效地改善其治疗效果。
(2)作者通过由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评估了GLF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GLF显著降低了炎症标志物的表达,对缓解结肠炎有积极的作用。
有趣的是,含气配方也促进了肠营养作用,表明其增强了局部吸收。此外,在测试的几种配方中,GLF对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其结果与全身给药的GL相当。
总之,本文提出的这种泡沫制剂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直接将药物递送至炎症部位,同时延长药物在结肠内的保留时间,增强其吸收效率。这种新型给药方式不仅有望提高GL的治疗效果,还可能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依从性。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002/adhm.202403497
来源:
EngineeringForLife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用于研究用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