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声声龙吟长啸九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从1996,到2024,
有着28年历史的珠海航展,
见证了中国尖端制造业,
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故事。
96年,我国出席珠海航展最先进的战机,
还是歼-8II M,
一型落后于时代的二代战斗机。
24年,我国第二型第五代战机——
歼-35A呼啸而过,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两款第五代战机的国家。
这28年,伴随一代代军迷成长的,
是一个个从知耻后勇、卧薪尝胆,
到扬眉吐气的心路历程。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球局联合三位亲临前线的摄影师,
从他们的镜头、他们的笔尖,
见证本届珠海航展
(排名按首字母顺序、不分先后)
:
第15届珠海航展
于11月12日至17日在广东珠海举办,
展会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军事、
航空以及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
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航展的摄影爱好者来说,
我此行的目的非常简单:
用心去感受这场空前盛世,
用眼睛观看这场视觉盛宴,
用相机记录每一个精彩瞬间。
珠海航展历史悠久,作为国内规模最大,
同时也有着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航展,
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相关人士前来洽谈合作。
当然,航展的重头戏还是各式各样的新型飞机,
这其中就包含首次公开亮相的歼-35A,
与歼-20、歼-15T和直-20J等机型。
这些机型都陆续在飞行表演中登场,
做出各种反转、爬升、急转等高难度动作,
引来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快门。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编队飞行,
用机尾拉烟的方式,
在天空画出一道道绚丽彩虹。
除此之外,俄罗斯空军也非常给力,
派出苏-57隐身战斗机进行飞行表演。
随着飞机低空呼啸而过,巨大的声浪,
让人感觉到心潮澎湃。
最后登场的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
以极高的难度和统一的飞行动作,
给整个航展的空中表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此次航展虽然因为台风影响,天空时常下起小雨,
但并没有浇灭广大军事、航空和摄影爱好者的热情。
大家都在感叹此次航展的精彩展示,
并收获了满意的摄影作品。
期待未来可以在更多的航展中,与你相见!
战机,
估计所有人听到这两个字,心中都会兴奋一下!
11月12日珠海航展开幕,
我来到航展旁边拍摄飞机的黄金位置——金凤台,
在这里仰望呼啸的战机。
纵然阴雨连绵,纵然人潮拥挤,
但飞机撕裂空气、从头上飞过时,
头脑和胸腔的颤抖盖过了一切,深深震撼了我。
八一表演队划出的漫天虹彩、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歼35拉出的马赫环、
棱角分明的歼20、外形甚萌的运20,
以及俄罗斯传奇试飞员驾驶的苏57,
各种飞机轮番上阵,对冲、落叶飘等动作,
引起大家一阵阵惊呼和掌声。
这次航展从8号到15号历时一周,可算是过足了瘾。
我比较喜欢使用600mm定焦镜头,
定焦镜头对于细节的呈现,
尤其是在天气不佳的时候,太值得信赖了。
照片放大后甚至可以看到驾驶舱,
虽然有时候会“爆框”,
但也考验了摄影师的取舍和对飞机的跟随能力。
拍摄编队飞行的时候,
我会换上100-400mm变焦镜头,
去拍摄特写或合影的作品。
我尤其喜欢拍摄飞机在云雾中的样子,
仿佛是穿了一层纱。
清晰的作品拍摄完成,
我开始尝试更多构图和效果,
那种强悍的金属感和柔和的雾气结合的强烈对比,
十分令人着迷。
除了拍摄,
作为中国人,仰望着我国的战机在高空呼啸,
会有一种自豪感。
这些天,让我热血沸腾的不仅是飞机的引擎,
还有国家科技发展的引擎。
时隔两年才能盼来下一届珠海航展,
相信我会思念这种感觉!
我是一个普通的军迷,
也可以说是广义的航空爱好者。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是我参加的第四次珠海航展。
在这段旅途之中,很多见闻刷新了我的认识。
本届航展最大的特色,
在于三种隐身战斗机共襄盛举。
由俄试飞员博格丹驾驶的苏-57,
展示了超凡绝伦的低空亚音速机动性能,
既秀出了花哨的眼镜蛇、落叶飘,
也展示了相对实用的钟摆、尾冲
和各种体现快速指向能力的过失速机动动作。
苏-57的动作不需要专家解读与高人指点,
那种飘逸震撼让大众都能明白地
感受到精巧技艺和澎湃力量。
就单机航展表演来说,
可能只有F-22在北美本土的某些不藏拙场次,
才能在精彩程度上与其相提并论。
首次公开的歼-35A的出场可以用惊鸿一瞥来形容,
精致的表面做工,简洁但不简单的气动构型,
都牵动了军迷的心绪。
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自主研发设计的
最好看的飞行器,
应该也是隐身性能最好的飞行器,
其短暂的出场让我心潮澎湃。
此外,包括歼-20、歼-15T在内的新锐国产战斗机,
也都比较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机动特点,
给这届航展的飞行表演部分
提供了充实而扎实的大秀体验,
可谓诚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