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环环
文章来源:环球人物(ID:globalpeople2006)
本文已获授权
12月13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韩国总统文在寅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今年五月文在寅就任韩国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
小编发现,在青瓦台早前公布的访华日程中,有这样一个行程十分引人注目:
文在寅将赴重庆参观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
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上海成立。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临时政府驻地迁到重庆。
说起这个抗日时期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金九
。
金九被誉为“韩国国父”,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曲折坎坷,可以说是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缩影,金日成称他为“革命的老前辈”。
1876年,
金九生于朝鲜黄海道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8岁时参加了席卷朝鲜半岛的“东学党起义”,并在其中担当骨干。
当时已是“甲午战争”后,日本打败了清帝国,也同时控制了朝鲜,并杀死了朝鲜的“明成皇后”闵妃。金九为了给皇后报仇,杀死了日本陆军中尉土田让亮,也因此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当时的朝鲜国王高宗,虽然是傀儡皇帝,但内心对于金九的义举非常钦佩。高宗下令赦免了金九的死刑,将刑期改为17年徒刑。金九的大名,也因此一下子传遍整个朝鲜。
今年上映的由宋承宪主演的电影《大将金昌洙》讲的就是金九在狱中服刑的故事。
在监狱里,金九阅读了《泰西新史》《世界地理》等新学书籍,还教会狱友写字,让他们可以洗脱刑罚。历经磨难的金九,逐渐从一个有胆识的青年成长为革命志士,最终从仁川监狱越狱,重获自由。
1910年8月,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韩国。1919年,韩国爆发争取独立的“三一运动”。参加了独立运动的金九为躲避日本人的抓捕,乘船来到上海,由此开启了流亡生涯。
后来,金九与其他流亡中国的韩国志士一起开展独立运动,并在上海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金九历任临时政府警务局长、内务总长、国务领,最后被推选为主席。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遗址,
位于今上海马当路306弄4号
(图源:南方都市报)
在异国他乡搞革命运动谈何容易,当时“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两种危机。
内部,临时政府的成员因意见不统一纷争不断,独立运动者也由原本的千余名迅速减少到几十名。外部,由于日本方面的监视和阻挠,在韩国国内募集的资金很难到达上海,临时政府的经费经常中断。
当时,临时政府经常交不起房租,也因此与房东发生过几次纠纷。成员们的生活也穷困潦倒,“月薪不足20元”。在这样的情况下,金九依然没有放弃开展独立运动,“我死也不离开临时政府大门一步!”
1932年,在金九的带领下,韩国的爱国志士们干了好几件大事。
当时,金九秘密组织了“韩人爱国团”,团员李奉昌在东京阻击日本天皇,制造了“樱田门事件”,但可惜刺杀失败。
随后,团员尹奉吉又在上海虹口公园准备刺杀日本驻上海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在送别尹奉吉时,尹奉吉将自己的手表给金九,并说,“再过一小时,这块表对我也没用了”。金九也抱着必死的决心,大喊道,
“日后黄泉之下再见吧!”
金九(左)与执行虹口公园爆炸的尹奉吉
(图源:南方都市报)
最终,白川被成功刺杀,这一事件成为震惊中外的“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听闻消息的蒋介石还曾激动地说:“国民党十个师团未能做成的事,朝鲜一个年轻的义士却办到了。”
虹口事件发生之后,为了避免连累无辜,金九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虹口公园炸弹案之真相》,声称此案由他一人策划。此后,日本开始悬赏60万大洋捉拿金九。
为了避难,金九先后辗转于中国的杭州、嘉兴、南京、长沙、柳州等地,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抗日群众的帮助和支持。
金九之子金信曾回忆说:“当年在上海,3元大洋可以让一个普通人生活一个月,而日寇悬赏60万大洋捉我父亲。中国人民不为金钱所动,从上海到嘉兴到海盐,到处受到中国人民的保护,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金九所领导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也随之来到重庆。
位于重庆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早在1933年,金九曾与蒋介石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会谈后金九听从蒋介石的建议,准备为开展独立战争训练一批军官。1940年9月,“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成立典礼在重庆嘉陇宾馆举行,韩国光复军正式成立。
当时,已经是韩国临时政府主席的金九在光复军宣言中说,
“光复军将同中国军队一道为打败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而继续战斗”
。
后来光复军从最初的不足百人逐渐发展为5万人左右,并参加了中国抗日战争,在情报刺探以及争取国际援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在不同地区对日军展开了游击战。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金九返回了阔别27年的祖国。
回国后,金九又积极推动南北统一,发表《向三千万同胞泣诉》声明,反对韩国独自建立政府。但此举遭到朝鲜半岛极右势力的嫉恨。
1948年,他赴平壤与金日成进行政治协商,为韩国独立统一作了最后一搏。
金日成(左)与金九(右)
可惜,最终协商失败,这也成了金九的绝唱。
1949年6月,金九被韩国右翼分子安斗熙枪杀而死,终年74岁。
直到1962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才追授金九大韩民国建国勋章,并追尊金九为韩国的国父。
在金九以亲身经历所写的抗日实录《白凡逸志》一书中,有一段给儿子的寄语感人至深,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之所以记下我的经历留给你们,绝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让你们仿效。我是衷心期望你们作为大韩民国的国民,要懂得在东西古今的许多伟大人物中,选择最值得推崇的人去崇拜效法。”
金九的一生为民族独立和统一而鞠躬尽瘁,他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的努力与奋斗,抛洒的毕生精力,也将永远地成为中韩友谊的见证。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