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典标准调整助力湖北道地药材产业振兴
】
2025年版《中国药典》发布在即,我省道地药材茅苍术迎来重大利好——国家药典委员会公示的苍术标准修订草案,首次将茅苍术与北苍术的化学成分标准分列,让优质道地药材真正“留在国内、造福百姓”。这背后,离不开我省药监部门以及科研团队的攻坚与坚守。
这个就是2024年9月份国家药典委员会
对于苍术国家药品标准修订草案的一个公示
我们终于把这个
我们国家的一个优势道地药材
茅苍术的这个品种
在这个标准上更加完善
能够让国内老百姓能用上好药
在这个上面做出了一点点努力
让我自己非常激动
苍术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主要功效在于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北苍术的苍术素含量高,挥发油含量低;而茅苍术则恰恰相反。
2021年我们承担的是国家中药饮片抽检专项
当时在苍术饮片的抽检过程当中
发现我们市面上基本90%以上的
全部是北苍术的样品
茅苍术的样品比较少
在湖北十堰,苍术种植和习用历史悠久,年产药材约千余吨,仅郧西县的种植面积就达3万亩,但在国内市场份额较小,主要出口外销。
像日本和韩国一个药材公司
一年都要200吨茅苍术
现在现行的质量评价标准
就是20版的药典评价
(茅苍术)它苍术素的含量不够
(国内药厂)人家不收
不敢加工
我们就去调研
就是各个产地
包括北苍术的产地
河北承德、内蒙的赤峰
包括茅苍术的主要产地
江苏的句容
还有湖北的英山和罗田
调研的过程中就是反映
因为药典的标准不完善
我们有一些茅苍术的样品达不到要求
2022年,湖北省药检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向国家药典委提交苍术标准修订建议;2023年国家药典委正式对苍术的标准制定立项,湖北省药检院专家团队承担了这一标准制定任务。与此同时,湖北省药监局也开展了全省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调研工作。
结合我们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给省药检院进行了一个综合反馈
开展了他们在药典标准制定过程
当中的一些采样工作
因为我们
此次修订主要针对茅苍术
北苍术我们继续把内蒙、陕西、山西
这些产地的样品也进行了完善
我们总共这次标准修订
又收集了将近40批的样品
然后对这40批的样品
整个的化学成分的分布
进行了一个研究
最终,茅苍术执行挥发油高标准,北苍术侧重苍术素指标,既尊重自然生长规律,更为中医临床精准用药护航。
中药材生长是根据自然环境来生长
自然环境反映出这些成分特点
是我们标准需要去考虑
我们要更客观地反映
这样一个化学成分的特点
然后根据这个特点
我们来制定这个标准
就是让我们的标准
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
趁“鲜”切制锁住药性
】
我省首个中药材趁鲜加工规范正式出台
中药材在采收干燥后再次加工,要么难以切制,要么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丢失。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近日,在恩施,我省首个中药材趁鲜加工规范正式出台。
恩施州
虽然药材的种植面积和品种
在全省的前列
但是多以农产品销售或者出口
精深加工的程度不高
附加值很低
而且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设备非常简陋
有手工切制的、燃煤烘烤的
污染霉变的现象很多
而且产地加工的方法也是“一药多法”
加工条件和加工技术
不统一
不规范
那么从而导致
我们中药材加工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
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和产业发展
早在2022年,湖北省药监局就出台了《湖北省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
切制)指导意见》,作为“华中药库”的恩施州走在前列,率先开展了全州产地加工质量管理规范和大宗地产药材品种的加工技术规范研制工作。
我们前期研究了黄连 黄柏 川牛膝
三个中药材的趁鲜加工技术
结论都是趁鲜加工质量
优于传统的加工方法
其中在黄连方面有四个生物碱
药典有四个生物碱的含量要求
其中其它三个都是合格的
只有这个巴马汀趁鲜加工的
是高于药典标准的
但是传统加工的方法是低于药典标准的
相当于是不合格的
所以趁鲜加工可以提高药材的合格率
我们这个规范也是在
2023年到2024年之间开始制定的
2024年的时候正好已经有示范文本出来了
当时我们就在想
我们这个规范怎么落地
总要有一个企业来支撑
建立一个规范性的示范点
与此同时,新入驻的企业楚信堂药业(鹤峰)有限公司向湖北省药监局恩施分局提出新建厂房的帮扶需求。
所以我们双方就很契合
从它的厂房开始建设
包括它的设备引进、厂房建设
还有质量体系文件的搭建
我们都前期介入
进行了一个指导
我们要求它的关键设备都必须
要建立操作规程
那么每一个品种
趁鲜切制的加工
都必须要有它自己的工艺规程
你像动态烘干里面它总共是有6层
那么它每一层它都可以做到逐层送风
通过我的逐层送风系统
我每一层我都可以设定不同的温度
通过你的标准的参值(设置)
你就直接设定水分跟温度是多少
这样就会降低我的损耗率
同时我药材的成本它也会降低
质量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2025年3月,《恩施州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
切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正式出台,从质量管理、机构与人员、产地加工基地选址、厂房与设施设备、产地加工、包装、放行、储运、文件管理、质量控制、投诉、退货等方面对中药材产地加工(含趁鲜切制)全过程进行了规定,填补了全省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规范空白。
比方说原来我们有些中药材
没有加入趁鲜切制规范之前
它就是卖原材料
原材料它的价值就很低
那我们的规范出台之后
我们的药企也好
还有我们的一些粗加工的企业也好
它就根据市场的需求
那么它的价格就不一样
它的附加值就提升了
通过我们规范化之后
我们客户都到我们产地实地来看
从最开始的客户
大概就是十来个客户
现在我们增加了100多个客户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为产地加工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材料
同时在各个县市遴选一批
趁鲜加工的规范化企业
引领中药材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GAP基地里的“黄连革命”
】
从种苗到种植全程可溯
您见过中药材的“智能产房”吗?在十堰竹溪,黄连种苗住进了“智慧大棚”,每一株药材都有“成长档案”,跟随我们的镜头来看技术如何让千年药材“从种苗到种植”全程可控。
这就是我们竹溪黄连GAP种苗的集中繁育地
我们这是个现代化的智能温控大棚
有点相当于我们的“智慧大脑”
通过各种感应探头来感知到
我们大棚里面的温度、湿度、光照
比如说温度高了
那我们就会自动调控
通过我们制冷设备
我们会改善大棚里面温度
比如说我们光照不足
那么我们上面自动伸缩的遮阳网
就会通过适当的角度
来调整我们室内的光照
在竹溪黄连GAP基地,种苗正享受着VIP待遇——温度高了自动通风,湿度低了智能喷淋,光照强了遮阳网秒变“防晒伞”。这些种苗优中选优之后,抗病强、药效高的“优等生”方能毕业下山。
通过我们集约化的良种的繁育
第一个我们保证种源的均一性
那么采回来我们良种的种子
通过高效地集约化地育苗
可以快速地生产出符合我们竹溪
也符合我们GAP要求的种苗
大范围推广到我们各个种植地块
非常有利于我们整个黄连
从它的种子种苗、管护
采收、粗加工、储运
全程符合我们GAP的要求
也确保了我们产品的质量
过去,药农种黄连全凭祖辈传下的“土方子”——阴坡种、勤遮阳、多施肥。如今,GAP标准给黄连种植户也定了“规矩”。
现在栽种在管理方面跟往年有些不相同
也有人指导
我们现在这里还是要配土
要连续配三到四年土
按现在这个新种法
产量比原来要高三分之一
GAP种植基地的每块土地上也有了溯源系统,不仅能看见药材生长的海拔、坡度、土壤PH值,连采收当天的空气湿度都要详细记录。
选地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一些农户
种植这块地的地理位置
下面就是这块地的坡度、属性
土壤质量每年大概要检测一遍
近年来,湖北省药监局和相关单位一道,以“十大楚药”、“五大特色药材”等道地药材产业基地为抓手,积极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成立了专家工作组,为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实施
鼓励GAP基地建设
扩大基地和品种
从源头提升中药材质量
支持指导使用符合GAP要求
中药材的药品生产企业
开展市场推广
提升中药材GAP的含金量
研究制定趁鲜加工中药材质量标准
增补我省中药材趁鲜切制品种目录
更好地服务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
【
湖北12条“硬核举措”出炉 中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
政策“大礼包”来了!今年2月,湖北省药监局放出12条“硬核举措”,从研发到生产,从流通到监管,全链条推动中药产业升级。
今年2月18日,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服务支点建设的若干措施》,聚焦中药研制注册、生产、流通和监管4大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举措,旨在“贯彻落实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工作部署,全面构建药品监管领域一流营商环境,更高水平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新药研发和医院制剂转化这方面
政策里提到了注册审批、联动的机制
让我们审查效率提高了50%
还给我们医院制剂开设了绿色通道
缩短了我们新药上市时间
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我们要积极加大
和我们省内外医院制剂的项目合作
把我们的产品线做得更深更广
从“一纸批文”到“全链赋能”,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协同”,湖北正用政策创新打破发展天花板,让中医药老字号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