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新加坡零售巨头DFI零售集团将Cold Storage和Giant超市门店出售给马来西亚零售集团Macrovalue,交易涵盖48家Cold Storage商店、41家Giant商店和两个配送中心。此次交易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DFI集团将重点转向其在新加坡的Guardian药店和7-Eleven便利店。文章还分析了DFI的商超业务策略变化以及对消费者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DFI零售集团出售Cold Storage和Giant超市门店
新加坡零售巨头DFI将其所有Cold Storage和Giant超市门店以1.25亿新元出售给马来西亚零售集团Macrovalue。
关键观点2: 交易细节与完成时间
交易涵盖48家Cold Storage商店、41家Giant商店和两个配送中心,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关键观点3: DFI集团业务重点转向
DFI集团将重点转向其在新加坡的Guardian药店和7-Eleven便利店,拥有120多家Guardian药店和450多家7-Eleven便利店。
关键观点4: DFI商超业务策略变化
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DFI一直在收缩其商超业务。此次出售符合其收缩策略,也是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其他业务。
关键观点5: 消费者影响
Macrovalue计划保留本地管理团队,确保服务连续性,并可能带来更实惠的价格和更新鲜的菜品,对消费者来说利好居多。
正文
昨天
(3月24日)
,新加坡零售巨头DFI零售集团以1.25亿新元将新加坡所有Cold Storage和Giant超市门店出售给马来西亚零售集团Macrovalue。
这项交易
涵盖 48 家 Cold Storage 商店
(包括 CS Fresh、CS Gold 和 Jason's Deli 品牌旗下的商店)
、41 家 Giant 商店以及两个配送中心。
交易预计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完成,马来西亚零售新贵Macrovalue 将收购该业务 100% 的股权。
而新加坡DFI零售集团将把重点转向其在新加坡的 Guardian 药店和 7-Eleven 便利店。DFI在
新加坡
拥有 120 多家 Guardian 药店和 450 多家 7-Eleven 便利店。除了新加坡,DFI 还在泰国、香港和菲律宾等其他市场开展业务。
昨天消息公布后,截至今天下午 4 点 55 分, DFI 股价在新加坡交易所上涨0.85%,其股价一度上涨至2.38美元,收盘时为 2.36 美元。
困境和希望
DFI作为亚洲
多国市场运营的零售巨头,旗下商超业务涉及东南亚各国。但近年来超市运营受行业竞争
加剧的影响,据报道,DFI一直在收缩其商超业务。
2024年,DFI
在新加坡本土
关掉了
1
1
家
门店,大
多为Giant品牌
。
同年6月,DFI旗下
印尼的 Hero Supermarket 完成出售。
虽然2024年DFI旗下的新加坡商超业务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依然选择出售给马来西亚的零售新贵Macrovalue。
这事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印证了DFI在商超业务上的收缩策略,另一方面,也因为
M
a
c
rovalue和DFI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2023年,DFI就将旗下的马来西亚的91家商超业务
(包括 Giant、Cold Storage 等)
卖给了Macrovalue。
马来西亚零售新贵
Macrovalue 成立于 2022 年,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Macrovalue 通过一系列收购迅速扩张,成为东南亚零售市场的新兴力量。
接手之后DFI的门店后,两年来并未出现大规模关店,且表示将继续投资门店网络,开设更多基于店面的小型超市
(Giant Mini)
。
对消费者的影响
根据Macrovalue的计划,应该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利好居多。在声明中他们表示:将充分利用在马来西亚零售业的经验和成熟的供应链来经营新加坡的市场,且承诺保留本地的管理团队,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这意味着
超市虽然换了老板,但
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而且可能会带来更实惠的价格,更新鲜的菜品。总之,咱们拭目以待。
Alex丨
编辑
Lola丨
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Pixabay、谷歌地图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突发新闻,可关注新加坡眼旗下
“看南洋”
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
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