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宣传贯彻政策法规、开展产业调研;促进产、学、研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开放共享、商业开发和社会化应用,组织会员培训和交流;承接政府部门委托事项等。
51好读  ›  专栏  ›  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河南省2024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之三|“大预警+大应急” 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

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 公众号  ·  · 2024-11-11 17:37

正文

编者按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为加快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征集工作,遴选出8个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推广性强的案例,汇编形成《2024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以供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探索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为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贡献河南力量。


“大预警+大应急”  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


推荐单位:鹤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申报单位:鹤壁市应急管理局


针对城市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需求,鹤壁市运用空天地监测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建设了鹤壁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构建了“1+1+N”的应用体系,包括一个空天地感知时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一套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和多行业监测预警系统。空天地感知时空大数据一体化平台构建了鹤壁智慧城市三维数字孪生底座,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天基(卫星)、空基(无人机)、地基(物联网传感器)等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感知网络,当前已集成各类光学、红外、气象等卫星数据,无人机航飞数据,传感器数据和行业数据,并不断为行业部门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鹤壁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总体架构


(一)“大预警+大应急”综合贯通模式


常态下基于物联网、互联网等技防手段,基于人员和综合灾害治理网格的人防手段,实现自然灾害全灾种的风险全面感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形势分析,通过设置报警阈值和模型,实现灾害风险临界点的预警;非常态下实现灾害事件的智慧应急,进行多部门多层级的协同联动,调动各行业部门、区县、乡镇进行协同作战,实现物资调拨、队伍调动、统一救援。


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二)“多层级+多部门”协同联动模式


通过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的建设,实现市政府、市直部门、区县政府、乡镇街道的全面协同联动。在自然灾害监测灾害防治方面,通过系统产生的任务单,实现市级统筹协调、区县集中督办、乡镇街道具体实施。市应急管理局与省厅保持数据共享与交换,通过省厅接入其他委办厅/局数据。在应急指挥方面,实现市级统一指挥、区县乡镇多级协同联动,实施应急救援。


(三)基于空天地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的融合创新


本项目是国内最早大规模在全市范围内将城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和综合应急指挥相结合。充分利用天基空基地基的感知技术,天基采用卫星遥感进行灾害大范围监测和识别,空基利用无人机进行灾害实时监测飞行,地基结合监测站、传感器、物联网、移动终端、网络舆情等进行地面的监控监测,实现空天地立体化监测,整体实现空天地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的大统一。


(四)基于二三维一体化时空大数据的应用创新


为满足各委办局对于政务时空数据的迫切需求,根据时空数据特点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平台着重于建设与时空数据应用息息相关的基础技术支撑能力,包括二三维GIS的分析处理与应用、数字孪生支撑应用、遥感数据处理,以及相应的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水旱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五)基于城市自然灾害整体统筹、统一监管的一体化创新


项目建设实现了城市综合风险的整体统筹,具体体现在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中心统一监测、统一预警、统一监管、统一指挥的整体统筹模式。城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建立委办局联席值班模式,实行全市自然灾害隐患防治的整体统筹和统一监管,系统具备对气象、水旱、内涝、地质灾害、林业灾害、农业灾害、生态环境灾害、危房灾害等行业的监测能力、行业风险隐患的治理能力、灾害风险研判分析能力、协同联动应急指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灾害防治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韧性。


项目自启动以来,秉持“边建设、边使用、边优化”的理念,有效支撑了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识别和灾害分析研判及指挥调度,显著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行业灾害管理提供了坚实支撑。天基服务已累计提供了142期影像数据服务和367期专题数据服务。空基无人机巡查为行业提供航飞巡查服务共计1047架次,覆盖5802.55平方公里,航飞里程10241.4公里;无人机数据采集提供重点房屋区域数据采集航飞服务共计541架次,覆盖面积457.38平方公里。系统监测预警一般火情4879次,发布全域房屋沉降报告19期,形成地表形变雷达卫星遥感监测报告8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报告311期,特别是在“杜苏芮”台风期间,通过紧急调度卫星资源,分析强降雨影响,为防汛决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