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上平度
发出平度好声音、展现平度新面貌、凝聚平度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OpenAI 突然公开 o3-mini ... ·  昨天  
APPSO  ·  不卡顿免费使用 DeepSee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上平度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掌上平度  · 公众号  ·  · 2025-01-09 10:47

正文

新闻荐读

平度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2024年哪些字容易读错?
哪些词容易写错?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
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出错吧



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


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巨头纷纷抢占行业制高点。不少报道把“制高点”误写成“至高点”。


“至”有“最”的意思,“至高点”即“最高点”。


而“制高点”本是军事用语,指能够俯视、控制周围地面的高地或建筑物等。其中“制”指压制、控制,“制高点”指能获得控制权的高点。


抢占“制高点”,不仅要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最高点,而且要利用这一优势,获得控制权、拥有掌控力。


二、“电光石火”误为“电光火石”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勇拼搏,其激烈比赛的精彩瞬间常被媒体称为“电光火石”,这个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电光石火”。


“电光”指闪电之光,“石火”指击石之火,“电光石火”常用来形容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形容极快的速度。“火石”是燧石的俗称,两块燧石擦击,可以取火。闪电之光,稍纵即逝;取火之石,固态坚实。“电光”与“火石”形态相去甚远,并举使用不当。


三、“跻身”误为“挤身”


郑钦文在2024年大放异彩,屡获佳绩,跻身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年终总决赛。有报道把“跻身”误为“挤身”。


提手旁的“挤”,本指推开,引申指紧紧靠在一起,如“拥挤”“挤压”等。足字旁的“跻”(jī),本指登上、上升,引申指晋升,如“跻升”即指升迁。


郑钦文通过获得优异成绩而得以置身世界女子网坛前列,应该用“跻身”,因为这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拥挤无关,不能写成“挤身”。

四、“花甲”误为“古稀”


乒乓名将倪夏莲长期活跃于世界乒坛,深受球迷喜爱。她1963年出生,2024年六十一岁。有报道称倪夏莲“年逾古稀”“步入古稀之年”。其实,年过六十,是年过“花甲”,而非年过“古稀”。


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称“花甲”,后用以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语本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五、“松弛感”误为“松驰感”


2024年,“松弛感”一词广为流传。遗憾的是,常有人把“松弛感”误写成“松驰感”。


马字旁的“驰”,本指使劲赶马,引申指车马等跑得快,又泛指快跑、疾行,如“驰援”。弓字旁的“弛”,本指放松弓弦,含义与“张”(本指上紧弓弦)相对。引申指放松、松懈,如“弛缓”,又指解除、废除,如“弛禁”。


“松弛”可指放松、不紧张,也可指松懈、不严格。“松弛”无关驱驰,“松弛感”不能写作“松驰感”。


六、“曈曈”误为“瞳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诗句反复出现于辞旧迎新的春节期间,其中的“曈曈”常被误写。


目字旁的“瞳”,本指瞳孔,即眼球虹膜中心的圆孔,后也借指目光。日字旁的“曈”,含义与太阳有关,叠用作“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元日》,描写的是新年到来、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象,其中的“曈曈”不能写成“瞳瞳”。


七、“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ɡ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稳步推进“脑卒中”防治工作。遗憾的是,“卒中”常被误读为zúzhōnɡ。


“脑卒中”简称“卒中”,俗称“中(zhònɡ)风”。这是由脑血管突发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急性疾病。


“卒”读zú,泛指士兵,还指终止、完毕;读cù,义为突然,后多作“猝”。“卒中”即突然被侵袭,应该读cùzhònɡ。读成zúzhōnɡ,表达不出突然被伤害的意思。


八、“过渡”误为“过度”


2024年国际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反映在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此相关的语文差错也频繁出现。比如:“过渡政府”等词频现各类媒体中。但不少报道把“过渡”误写成“过度”。

“度”本指计量长短的标准,引申指程度、限度。“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


三点水的“渡”,本指横过水面。“过渡”字面义即横越江河,后引申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过渡地带”。


“过渡”与“过度”,音同形近,含义迥别。“过渡政府”等中的“过渡”不能写作“过度”。


九、“侦察”误为“侦查”


不少媒体将“侦察无人机”误作“侦查无人机”。


“侦查”是法律用语,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如“侦查案情”。


而“侦察”是军事用语,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侦察无人机”在空中侦察战况,执行的是军事任务,不能写作“侦查无人机”。


十、“果腹”误为“裹腹”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称:“大量加沙民众只能挖野菜裹腹”,“加沙民众食不裹腹”。其中“裹腹”是“果腹”之误。


“果腹”出自《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本指果实,“腹犹果然”形容肚子像果实一样饱满,后以“果腹”指吃饱肚子。


“裹”可指缠绕、包扎,如“包裹”,还可指夹杂,如“裹挟”。“果腹”不能写作“裹腹”。

元旦优惠盛大开启

“融媒+跨境电商”精彩无限

美妆品牌赋魅力  时尚品牌秀风采

母婴品牌暖人心  美食品牌守健康

一键解锁全球精品

畅享无国界品质生活

正品保真

线上下单,邮寄到家



推荐账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