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夏天的陈小舒
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也是一位新妈妈,在育儿的路上边走边学,希望和你分享和交流养育孩子的所学所思。这里有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也有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比牛仔裤高 ... ·  昨天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  每周二直播:解密20年背后的精彩首播 ·  2 天前  
练瑜伽  ·  34岁金晨近照“大变样”, ...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蛋黄胆固醇高,吃鸡蛋要弃蛋黄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夏天的陈小舒

40岁后每天多走2小时,或可延长寿命11年!

夏天的陈小舒  · 公众号  · 健康 健身  · 2024-12-02 20:00

正文

这两年感觉体力越来越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有小宝宝,睡不够的缘故,还是坐的时间太长,锻炼实在太少?每次陪孩子玩时跑几步就喘(不陪孩子玩时,根本没有机会跑),每天晚上睡前阅读的时候,我已经快体力不支。等他们睡着后还要忙些事情,能留个自己的me time很少。


睡前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不用跟任何人分享,甚至不用和队友聊天的“me time”,对我的精神复原很重要。我需要它们来让自己彻底放松和放空一下。我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中年夫妻想要分房睡了,因为不用说话的休息时间,真的很爽。


我知道应该多运动,也知道我运动量真的很不足!每次看到其他博主瑜伽、健身、跑步、骑行……充满活力,那么励志,都只能羡慕。我感觉我的个人时间已经被压缩到不能再紧,因此对于越来越显得不足的体能,实在找不出单独的时间去“健身”。


我时常想,有没有不费时间的运动,对健康寿命有帮助的?皱纹和肥胖我都不怕了,还是怕死的,家里的娃和老人太多了,中年人死不起。



最近看到一篇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医学院的关于运动和寿命的论文很有意思:


题外话:格里菲斯大学大学GriffithUniversity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我知道它是因为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上,它派了38 名运动员,得了24 枚奖牌!其中包括 10 金、8 银和 6铜。这所大学做了很多运动相关的研究。


研究人员认为以前那种利用问卷,自己说自己做了多少运动的方式很不精确,因为后来那些采用仪器记录运动量的研究发现,不运动导致的死亡率是之前认为的大约两倍;而运动也用不着一定要中高强度,任何级别的运动都会带来益处!


简单说就是,运动记录变得更精确了,不止是煞有介事的“健身”和运动能改善健康,简单地活动,走路也对健康影响很大,很大。



因为有了仪器计数,运动量的比较变得更直观了。这个研究把之前的仪器记录的运动数据,换算成了成年人按照4.8km/小时的速度“走路的时间”。


在将运动量换算成相应的走路时间后,他们估算了 40 岁以上的人如果能够每天多走点路,能够延长多少寿命,结果发现:


40岁以上的人,如果你是运动量最少的那一波,那么每天用4.8公里/小时的速度,多走28.5分钟,能够多活6.3年(5.1-7.5年),如果每天多走2小时,就能多活10.9年(9.3~12.7年)!



40岁以上的、最不运动的人,如果运动起来,寿命提升最多。他们每步行一小时,最长可以使寿命延长 6 小时(193.4分钟)。


这不就是充电1小时,待机6小时吗?也太划算了!


在日常运动里,走路是成本最低且最容易进行的,不用上健身房,不需要健身教练,没有场地限制,马路边上的人行道、公园、商场、家里跑步机上都可以。


这个运动让我觉得即便生活忙碌,也是有机会能够给生命充电的:走路去地铁站,停车停远一点,接孩子上学放学的一段路,去家附近的超市……


不过,这个研究里换算的不行速度是4.8km/小时这个步行速度是个什么水平呢?


我们平常走路,走快走慢对健康有影响吗?


在一个今年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关于步行速度与 2 型糖尿病风险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将步行速度被分为了4个等级:


  • 轻松或随意(<3.2 公里/小时),

  • 平均或正常(3.2-4.8 公里/小时)

  • 相当轻快(4.8-6.4 公里/小时),

  • 非常轻快或轻快/大步走(>6.4 公里/小时)


该研究发现,步行速度达到 4 公里/小时(相当于男性 87 步/分钟,女性 100 步/分钟)时,2 型糖尿病风险才发生显著变化,步行速度每增加 1 公里/小时,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 9%,直至步行速度达到 8 公里/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健康理解,要靠走路获得健康收益,过于慢效果也不好,起码要达到一般正常的速度或快走。


当然所有研究对步行速度、时间,以及和健康、寿命的关系,都是一个估算,以给我们一个比较直观的健康生活参考。中等和高强度运动,肌肉训练的效果是更加显而易见,且更有研究支撑的。


但起码我们知道,实在没有条件健身,多走路、走得快,也能降低多种慢性病发病风险、强化骨骼和肌肉。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腿脚有力就少一分跌倒的可能,而且白天运动释放压力、晚上睡得更香,可以说是一项全家老小都可以获益的活动。


我们同事的姑父,一个65岁、大腹便便的老爷爷,每天晨练快走半小时+,加上吃得比较清淡,半年下来瘦了20斤,三高也得到了一定控制。


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步行有哪些好处,转发家庭群,拉上爸妈一起快走吧👊~




2022年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英国大型研究,调查了78500名40-79岁(平均年龄为61岁)的志愿者每日步数、步速与全因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因病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显示:


  • 每天多走2000步,全因死亡率下降8%

  • 癌症死亡率下降11%;

  • 心血管病发病率下降4%,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10%。



手腕计步器记录步数和步速,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吸烟、饮酒、蔬果摄入量、睡眠、癌症及心血管病家族史、药物使用的情况下——


走得越快,获益越大一天下来走得最快的30分钟的平均步速(步数/分钟)每增加10%,全因死亡风险下降8%,癌症死亡风险下降9%,心血管病发病率下降7%,死亡风险下降14%





2021年发表的一项Cochrane 系统性综述,综合了73项随机对照研究、包含了5763名16-84岁的实验对象,平均干预时间为15周,平均每周步行时间为153分钟,步行强度为中度(快走)。


得到结论:


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每周快走150分钟,长期下来,能有效降低收缩压



还有一项试验,特意邀请了176名患有代谢综合征(集“三高”和肥胖为一体)的病人,每天在家步行1小时,步速要高于患者日常感到舒适的速度,每周进行5天。


半年后,这些患者——


  • BMI从31.59掉到了29.23;

  • 平均腰围从105.19掉到100.06cm;

  • 平均空腹血糖从119.76掉到114.32mg/dl;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从7.38%降到6.86%;

  • 总胆固醇水平从192.15降到185.78mg/dl;

  • 好胆固醇从44.03上升到47.63mg/dl,坏胆固醇从148.29下降到135.20mg/dl。


所以三高人群还请多多走路,顺便一提,饭后散步,可以预防餐后血糖过度升高、促进肠胃蠕动。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胃不舒服(尤其在走得快的情况下),可以在吃完后过一会儿再开始走动,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即可~





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的能量不变,如果他每天快走30分钟,就可以燃烧165大卡的能量,半年就燃烧超过3万大卡减重接近4公斤,如果持续一年,就可以减重8公斤。


虽然效果来得慢,但是真的很健康,而且更不容易反弹。


单纯的节食,不可避免会导致肌肉流失、代谢下降,但是快走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减肥的同时,留住肌肉、对抗代谢下降,维持减肥成果。




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跌倒,更糟的是发生了髋关节骨折,老人家往往需要卧床很长时间,一不小心就会有褥疮、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又被成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经常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还能够增加骨的机械负荷,促进骨骼重塑、骨密度增加,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最终避免髋关节骨折。



多项研究表明,和久坐的人相比,经常运动的人髋关节骨折的风险减少了20%-50%。


一项研究追踪了61200名年龄在40-77岁的绝经后女性,这些女性在参与研究时都没有癌症、心脏病、中风或骨质疏松。


追踪时间长达12年,在此期间,一共有415人发生髋关节骨折,研究人员对这些女性日常运动情况和髋关节骨折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


只有步行,没有其它运动的情况下每周步行时间>4小时的女性,和每周步行时间<1小时的女性相比,髋关节骨折相对风险下降41%


每周多步行1小时,髋关节骨折的风险降低6%



步行对于老年人来说,算是相对安全的运动,平时应该鼓励家里老人多走走,也可以陪着他们一起走,更加放心。




步行不仅能够使我们身体健康,还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即使是10分钟的快走也能够明显提升情绪。


和跑步一样,步行也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快乐的神经递质——内啡肽哪怕只是散步,也会让我们感到放松。


让自己动起来,保持活跃,还能降低身体压力荷尔蒙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的释放。



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当我们在运动的作用下变得更健康、体态更好时,就获得了一种对生活的掌握感和控制感。


步行可以是增进人与人感情、畅所欲言的机会,也可以将我们从繁忙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一个人独行,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让思维随意发散。


最后,白天适度运动,晚上睡得更香。











万事开头难,我决定先打开微信计步器……有意识地多走路。



在快走前,慢走5-10分钟热身,让肌肉做好准备,结束时再慢走5-10分钟,让身体降温,最后拉伸肌肉。


经常换不同的路线、欣赏不同的风景更有新鲜感哦,安全起见,可以和家人提前说一声路线。


说了那么多,最重要的还是走起来,考虑太多,反而不容易迈出第一步,坚持!共勉~




参考资料,向上滑动阅览


1.Veerman L, Tarp J, Wijaya R, et al. Br J Sports Med Epub aheadof print: [please include DayMonth Year]. doi:10.1136/bjsports-2024-108125

2. Jayedi A, Zargar M, Emadi A, et al

Walking speed and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4;58:334-342.


3. del Pozo Cruz, B., Ahmadi, M. N., Lee, I.-M., & Stamatakis, E. (2022). 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Daily Step Counts and Intensity With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JAMA Internal Medicine.


4.Lee LL, Mulvaney CA, Wong YKY, Chan ES, Watson MC, Lin HH. Walking for hypertensio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1 Feb 24;2(2):CD008823.


5.Di Raimondo, D., Tuttolomondo, A., Buttà, C., Casuccio, A., Giarrusso, L., Miceli, G., Licata, G., & Pinto, A. (2013). Metabol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 home-based programme of aerobic physical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67(12), 1247–1253.


6.Feskanich, D. (2002). Walking and Leisure-Time Activity and Risk of Hip Fractu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AMA, 288(18), 2300.


7.Edwards MK, Loprinzi PD. Experimental effects of brief, single bouts of walking and meditation on mood profile in young adults. Health Promot Perspect. 2018 Jul 7;8(3):171-178.


8.Mayoclinic. Walking: Trim your waistline, improve your health.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fitness/in-depth/walking/art-20046261





相关阅读  



活过40岁,老花就会来找你


中年人的骨相美,要怎么保持


那些被运动手表救命的新闻,是真的吗?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