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学学园
知学学园是隶属于知学学院旗下的案例教学平台,这里精选了几千个经营型地产的相关案例,绝对是新地产操盘手的福利,欢迎收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左手右手。 ... ·  昨天  
财宝宝  ·  这是正宫的格局。-20250206153725 ·  昨天  
财宝宝  ·  ai怎么赚钱? -20250206160449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知学学园

他设计了一堆"垃圾",却让全世界都拍手叫好!

知学学园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11-02 00:02

正文

来源:环球观筑 ID: Archifocus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出名的方式有很多种

他,选择

用垃圾颠覆建筑界


建筑师:黄谦智


垃圾,每天都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存在,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垃圾除了倒进大海,掩埋于地下····我们还能怎么处理它们呢?


在越来越多的垃圾面前,我们的无力感也在与日俱增。



黄谦智,中国的一位年轻建筑师


他提出了垃圾处理的新方式,将其与建筑表皮产生了联系,最出名的代表作是他利用152万个塑料瓶,设计了一个9层高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设计外观


外观表皮的建筑材料就是这些塑料瓶



正如,我们亲眼所见,这栋建筑的表皮,是由一个个塑料瓶设计而成。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装置艺术,一开始社会的评价:它只是一个最多可以存在一年的艺术装置


但如今七八年过去了,这栋建筑仍然完好无损,并经受住了各种极端天气的考验。



在这之前,这150万塑料瓶,就是一堆即将被掩埋于地下的垃圾。经过特殊处理后, 这些垃圾变成了塑料砖。



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在每块塑料砖的折角处都设计了 卡榫,类似于孔明锁(又被称为鲁班锁)的结构。



用孔明锁结构代替有毒的粘合剂


不再需要工业胶水的粘合力,这些塑料瓶本身就能轻松松松就成承担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



项目落地成功后, 《国家地理》 还特意飞到了台北


把这栋150万垃圾瓶设计成的9层大楼拍成了纪录片,在全世界168个国家播出,轰动了建筑界。



"智障"哈佛生与垃圾结缘


11岁的黄谦智跟全家一起移民美国,刚到美国时,因为英文不好,无法听懂老师的讲课, 还一度被分进了智障班


但没想到的是,6年后,


17岁的黄谦智提前被全美顶尖的康奈尔大学建筑学院录取。毕业后,他又直接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24岁那年,他提前从哈佛毕业,还考取了专业建筑师执照。



毕业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垃圾生意,他们的第一桶金


是这个小型风力&太阳能发电机。


它是用回收的垃圾做成,可以外接各种不同的太阳能板。以质量和价格多重优势拿下了许多日本和法国的订单。



后来遇上了金融风暴,就不得已回到了老本行,建筑行业。


一开始他们跟台湾最大的废料回收厂合作 ,他们主要回收废旧的磁盘、DVD、电路板,然后经过加工处理,提炼其中的贵金属。


但提炼剩下的绝大多数PC(聚碳酸酯)塑料却一直很难处理,让回收厂老板十分头疼。


于是黄谦智想到了一个主意,将这些不可利用的垃圾,设计成建筑的表皮。



从垃圾大楼到垃圾车


他们的创意又登上了2017伦敦设计节、2018年米兰设计周,解决了边远地区的垃圾回收问题。



《国家地理》在168个国家播出后,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成龙大哥也找到了黄谦智 ,希望能对电影拍摄现场的垃圾,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电影拍摄期间产生的垃圾不计其数


希望能设计出一个可移动的既具备回收同时还能将垃圾进行利用的这样一个制造工厂。



可移动的垃圾制作工厂 ,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不太现实的想象。


但黄谦智团队,还是花了 两年时间 ,研发出了这个小型可移动工厂。它共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垃圾制作的生产,一个则是维持工厂本身的动力模块。


概念图


实景图


移动工厂,本身携带了太阳能板 ,整个运作过程中,太阳能都会提供动力,并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垃圾。


太阳能电板的利用



同时它还自带了清洗功能,重复可利用的过滤水,能清洗无数个被遗弃的脏塑料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这台移动小工厂是如何回收并且实现垃圾再利用?


首先,把回收来的塑料瓶等磨碎,再放入清洗器和除湿器皿中,



将磨碎的垃圾小颗粒倒入磨具中,并将其填满。



将填加好的磨具,放入烤箱后,40分钟拿出。



我们就能看到成型后的文化砖了,经后期统计, 每5个塑料瓶就可以转变成一块六角文化砖。



文化砖的色号,也可以随着塑料瓶本身的颜色发生变化。


星巴克杯设计而成的文化砖



设计一小步,确是人类的一大步.


移动垃圾工厂的成功,也大大激励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甚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环境问题的一个设计标杆,出现在了多个有权威性的设计节中。


2017年伦敦设计节



2018年米兰设计周

烟蒂、DVD,用垃圾引领潮流


一个个标志物的诞生,也成功推动了环保生态的进程,


烟蒂、DVD那些想象不到的垃圾,都能变成建筑材料,并且成为时尚潮流。



用烟蒂做成的室外大型空气净化器,



在回收烟蒂的过程中有许多其他的废料,黄谦智把剩下的不能回收的东西压成板材,做成桌子椅子。



用DVD设计而成的像鳞片一样的建筑外墙表皮




还有这个更为著名的,用塑料瓶搭建而成的泰国曼谷机场边的转运站




并成功吸引了NIKE等巨头企业,加入到了垃圾再回收利用的浪潮中。


在东京开业的NikeLab MA5旗舰店



首先店铺墙壁都是用回收来的旧鞋的材料设计而成



而店内的陈设衣架都是用回收的ABS塑料制作而成。



这些堆叠的陈设货架,也都是用垃圾材料制作而成,彼此之间相互扣合,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2014米兰设计周,他们还研发参与制作了这座会飞的房子


名为 “Aero-Static Dome”


那些五颜六色的绳索便是用可回收的塑料瓶设计而成的纱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