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妖精婆婆
吃最精美的食物,穿最华丽的衣裳,爱最缱绻的人,育最出色的子,写最隽永的字,定不负此生! 微信公众号:妖精府邸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对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妖精婆婆

汤兰兰事件:我只相信一种真相,乡村道德次序令人痛心的溃退

妖精婆婆  · 简书  ·  · 2018-02-08 16: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妖精婆婆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最近被刷屏的汤兰兰事件

澎湃新闻消息,14岁那年,正在读初一的汤兰兰(化名)把全家人送进了监狱。

2008年10月3日,她向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警方写了一封举报信,称其从7岁开始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乡邻等十余人强奸、轮奸,前后已有7年。

当月底,3天内村里16人被抓。4年后,包括其父母在内的11人获刑,罪涉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还被判强迫卖淫罪。

2017年6月,其母万秀玲出狱。她说自己很想找到女儿,还原当年事态。而汤兰兰却“人间蒸发”——户口本上汤兰兰消失了。直到今年1月,万秀玲才查询到,女儿已经改名迁户。

02  真相到底是什么?

十年前的一桩连环强奸案,涉嫌犯罪者均已受到应有的惩戒,受害者也长大成人,回归正常的生活,一切都尘埃落定,往事已矣。

然而,受害者汤兰兰之母万秀玲找到媒体,希望他们帮忙找到自己已经失联的女儿,和女儿重建当时所有细节,因为她始终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

网民都被撩拨的心绪不宁,快要流鼻血: 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也像犯了强迫症,反复从媒体的有限报道中搜索,希望可以更近一点,更近一点地接近真相。

细思极恐,无论真相是什么,都让人对人性感到绝望、恐惧,胆战心惊,不敢直面。

如果案子无误,那人性该有多恐怖?一个未成年少女,本该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她不仅受到来自家庭长辈的强奸,而且被父母强迫卖淫,当作赚钱的工具。

父母亲这样对待一个孩子,这已经不是恶毒可以形容的了,动物尚有护犊之情,这样的父母简直变态扭曲,人神共愤,碎尸万段也不能解恨。

假如案件有误,真如万秀玲所言,他们都是被诬陷的,那是什么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撒出一个弥天大谎,而且陷害的全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爷爷奶奶,姑父,叔叔,老师……

一个未成年孩子,怎样来自圆其说,哪来的这般胆识,陷害亲人的目的是什么?她为什么想要毁灭一切?

如果案件无误,汤兰兰遭受到的残害毫无疑问是其父母犯下的弥天大罪;如果案件有误,汤兰兰长成这般的好坏不分,满嘴谎话,陷害至亲,依然是其父母养育无方,教导失误。

所以,我所相信的真相是:孩子也许有错,父母必定有错!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片面的,突然的,毫无缘由的,当你把这些人、这些事放进所处的环境中去思考,离真相就会越来越近。

我就是没天理地相信警方的调查结果!正是基于汤兰兰所处的那个环境——乡村!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乡村早已不是留在我们印象中的桃花源。

03  乡村道德大厦面临严峻考验

对于很多人来说,乡村是绿油油的庄稼,袅袅升起的炊烟,放牧归来的孩子,一亩田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宁寂静,民风淳朴,持续井然。

乡村有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认同、行为规范和生产秩序,这些构筑了乡村道德体系。

然而,当工业、资本、现代交通、网络等快速发展,现代化潮流席卷而来,乡村道德大厦面临严峻考验。

当下,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乡村道德问题带来种种怪现状,如不赡养父母、不教育子女、赌博泛滥、拜金盛行、卖淫嫖娼、不怕政府怕村霸等,这提醒我们乡村早已不是曾经那般恬淡平静的桃花源。

越是偏僻的乡村,经济条件的部分改善与不太健全的人格、不太成熟稳定的价值观之间越容易产生冲突。

记得好几年前,一位在乡镇工作的朋友讲过一个真实的事情:

一位黄姓村民得知村里有人嫖宿小姐,听了他人绘声绘色的描述,黄村民骑着自行车驮了两袋稻谷去镇上卖了,手都没来得及洗,直接去歌舞厅找小姐了,小姐摸着他满是老茧的手说:哥也是个苦命人呀!

后来黄村民被派出所处理了,据他说,看别人都在嫖娼,感觉是一种新鲜事物,是一种新风尚想尝试,其次,怕别人笑话他没钱,没见识。

对乡村秩序侵蚀最严重的是主流价值观的扭曲。金钱,成了评价的至高标准。

随着经济发展,乡村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大量人员进城务工导致乡村结构变化,传统道德受到猛烈冲击,渐渐失去规范作用,人们越来越向“钱”看,能赚到钱就是有本事,至于赚钱的方式则不那么重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陈柏峰在其《去道德化的乡村世界》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性工作的去道德化,一个是混混的职业化。

在一些地方,以前村民对在外面“做小姐”的妇女及其家庭都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些妇女的家人觉得抬不起头,

但现在,在外面“做小姐”挣了钱的妇女,穿着打扮上档次,出手阔绰,说话时尚,靠此发财的家庭甚至成了村民羡慕的对象。

“乡村混混”也是如此。以前谁家里出了一个流氓混混,亲戚朋友见了人都不好意思。今天不一样了,如果混混的狠劲和暴力能牟取利益,说话行事有气魄,挥金如土,走亲戚也比较慷慨,往往会受到很多人的羡慕,以至于很多小混混把做“大混混”当成人生目标。

除此之外,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被老师,被村干部,被隔壁爷爷性侵的事情时有发生,时有报道,桩桩不是令人作呕。

我还听说过母亲外出打工,父女留守,父亲和一群混混聚众观看黄色录像,晚上就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女儿,还好这家的母亲很刚烈,无论如何带着女儿和渣男离了婚。

这些“怪现状”所反映的是乡村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乡村道德秩序令人痛心的溃退。

汤兰兰的生活环境正是这样的变革和溃烂同时存在的乡村。

有网友质疑:如果汤兰兰没有撒谎,那她周围的人,父母,爷爷奶奶,姑父,叔叔,老师,村干部怎么全部变态,就没正常的了吗?

的确,变态的人渣不止一个,生活在一个价值观扭曲的环境中,价值体系溃烂到令人痛心,身陷烂泥潭谁能保持周身干净?

还记得一些地区还出现了“造假村”“贩毒村”“诈骗村”“乞丐村”吗?

天津独流调料造假,河北石家庄洗涤用品造假,广东黄冈镇卷烟造假……这些造假窝点,以村为单位,扎推制假一条龙。

“贩毒村”种植、制毒、贩卖以村为单位,一条龙服务。

“乞丐村”全村出没全国各地,互通消息,相互流窜,讨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抢……

汤兰兰正是处在一个“卖淫嫖娼村”,父亲强奸幼女,母亲指使其卖淫,邻居来家里看影碟,然后花钱嫖宿幼女……至于老师,村干部,叔叔这些渣的行径更不难理解,在父母眼里一介草木的孩子,别人能怎么拿她当人看?

04  乡村道德次序亟待重建

你以为的弱势群体,其实并不弱势,甚至还很强势。以前说民不和官斗,现在是官不敢和民斗。

在各个地方的信访大厅,你会看到那些所谓弱势群体有多强悍,骂娘的,撒泼打滚的,砸东西的,堵办公大楼的,屡见不鲜,动不动就扬言:我们要找记者,要发到网上,我们要整个大事出来……

我自己就遇到过这样的所谓的弱势群体,农民,68岁;老婆,农民,患糖尿病十余年,各种妇科病;农忙干活,农闲出来碰瓷,摔一跤蹭破点皮,赖在医院,治疗自己身上的各种病,然后要钱,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

你要跟他讲理,他要和你玩命。管你该给不该给的钱,你都得给,不然就上你单位闹,找领导给你做工作,围追堵截你的车,找媒体诬陷你,你烦不胜烦,后来,就是中国人的那一套,破财免灾了事。

你以为的弱势群体不但不弱势更不弱智。

汤兰兰母亲万秀玲高呼冤枉,媒体报道后如果效果不好,看的到的那条路就是上访。上访会有各种安抚、好处,她甚至会高喊:我要进京上访,现在是和谐社会……

如果翻案,国家赔偿不成问题,不管怎样,不管是出卖女儿,或者是颠倒黑白,只要钱到手即可。这就是一些乡村的价值观。钱高于一切,脸面、尊严、子女的幸福,在钱的面前通通一文不名。

如果找不回渐寒的乡村道德灵魂,汤兰兰之后,还会有王兰兰,李兰兰事件。

我们渴盼乡村道德重建之路,在乡村治理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秩序和谐和道德体系构建。

不要让中国的乡土社会荒芜,重建桃花源,父慈子孝,妯娌和睦,书声朗朗,民风淳朴,溪流潺潺……

这样的乡村生活中,怎会有汤兰兰悲剧的发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