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师耿悦
一个在路上的摄影师,去了梦想清单的每个城市,写走心的故事,拍心动的瞬间。 个人公众号:JUSTGO 私人微信:roadlxgy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3D打印与鞋业应用创新论坛(3月28 ... ·  11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新加坡国立大学翟玮AFM:预应力组装超材料的 ... ·  22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AFM:自 ... ·  22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川大李旭东/陈君泽、港城大谭超良团队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师耿悦

无问西东,我看见了一腔离我不远的赤子之心。

摄影师耿悦  · 简书  ·  · 2018-01-19 20:02

正文


1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很喜欢,我和Danni 临时换到了影院的第一排,虽然有点仰起头,但是大部分时间,都非常享受在那些流动的画面里。

好的故事让你认出自己,好的故事就是光明。 我从电影中看到了一种很珍贵的东西,似乎也得到了某种无形的肯定:“真实”、“真心真性”。

电影的四段年代戏都是喜欢的,可能最喜欢的是吴岭澜、沈光耀的两卷。虽然时代久远,但扑面而来的是一腔完全理解的 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有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善意。

听到心窝里的是梅贻琦对吴岭澜说,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我在学生时代也是文科很好,理科极差的孩子,写作文极开心,上数学课极害怕,当时所有的老师对学生都是同质化教育,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我记得我高三的课堂上一直哭,眼泪流下来,我坐在第一排,数学老师看见了,她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继续看试卷,那一年的偏科对我是绝望的,当时如果能懂得这样的话语该多好。



2  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

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段,看得我如见惊鸿。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却充满了理想的少年气。“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

热血而天真的赤子们,以血肉之躯抛洒青春和风骨,为国捐躯奉献,去实现革命理想,在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华北,那个时代的教书人可以在暴雨入注时,衣襟被雨打湿,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在头顶上敌机轰鸣时,还能姿态笔直,气定神闲地跟学生传授思想。

米雪扮演的光耀妈妈仪态很美,落泪也美,她对儿子说,“没有想要你追求功名,那都是一场幻光。只希望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生子,不是为了我,而是你能享受人生乐趣。"

我被她优雅的语调和落泪打动了,她是一个如此通透的母亲,教育儿子时,希望他听从你心,不希望到他还没有想过这一生怎么过,就失去了性命。其实最终真的失去了儿子,她依然亲自端出冰糖莲子汤让双胞胎兄弟喝完上路。

想到我们现在的条件好出太多了,我们不用生离死别,不用朝不保夕,不用食不果腹,不用在泥浆里奔跑,不用逃离警报炸药,觉得好生活来自不易,更应该珍惜。



3 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那时那群最卓越的人的名字一个个出现时,我的内心波澜壮阔。那是清华的青春,也是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世界对你,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这是泰戈尔的诗。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

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 对自己的真实 ”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4  你的善意,继续活着

电影开头有一句话: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我想了想,有一段时光我觉得我没有,后来的一些时光又觉得值得和期待。

电影结尾告诉我们的答案是:你留在这世间点滴的善意,会感染你所接触到的人,从而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点点。

每个故事,都从后一个年代的故事讲了前一个故事的逝者(泰戈尔、“晃晃”、李想),在说你的躯体总有一天会逝去,但你的思想和你做过的善举,会通过你的读者/学生/子女等不断传承,他们一直没有忘记,这时候,你其实就是以另外一种形态在世界上继续“活着”。

突然想起来以前在职场时,也是这样一个冬天,有一次发生了让一个无辜女同事离职的事情,因为人事缘故吧。当初让她放弃工资快速跳槽过来,来了没几个月又连后路都没留又让离开了。我刚好从她入职就了解她根本没做错什么,可能是招她的人判断错了,这就是在欺负老实人,于是打抱不平地为她出头,觉得这样不对,当时所有人都沉默,因为跟自己没啥关系。这件事的结果是她最后还是离职了,我也没得到什么好的影响。后来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她辗转地加上我的微信,说,一直记得那一次帮忙,非常感动,不管我在哪里,都谢谢我。她后来已经回到了老家,我们应该再也不会见面,但在凌冽寒风的北京冬天,曾经给过一个孤身闯荡职场的北漂姑娘,一点点信心、善良和正义的支持,她记忆里还会有点暖意,就不至于都是伤害、无情和冷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