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围绕着深化改革,各地如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 栏目播出专题报道《谋发展 启新篇——以改革破难题 为发展增动力》。节目专访成都、南京、深圳、济南、厦门五个副省级城市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介绍各地如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接受专访。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成都科学城
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确权难、转化难,注重科技创新与经济对接、与产业协同、与收益衔接。
目前,36家高校院所累计完成确权两千两百余项,成功孵化出高成长性企业650家。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表示,强化有组织的创新,全力服务保障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确权、后转化”改革,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更多科技成果、更多创新人才、更多要素资源向成都集聚。
节目提到,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环境。
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
成都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创造力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4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5万家。
曹立军表示,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服务企业工作,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着力打造全市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市区两级建立24个政企工作联络群,实现全市5000余户重点企业全覆盖,企业可以随时在线反映问题建议,党政部门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回应并研究解决,千方百计为企业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更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企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