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街派 生活报
关注生活报官方微信,及时发布新闻和各种服务资讯,欢迎亲们收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改变自己最好的方式 ·  3 天前  
澎湃新闻  ·  一等座票变站票?12306:列车出现故障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生活越来越好,从整理自己开始 ·  5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多箭齐发,股市大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街派 生活报

朋友圈炸了!为了不让“兴安杜鹃花海”成绝唱,诗人、驴友、网友……行动起来了

新街派 生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2 01:00

正文




连续两日,本报及官微订阅号同步刊发“关注野生兴安杜鹃网上滥卖”系列报道,扬子晚报网、搜狐网等十余家省内外媒体转载,网友留言挤爆官微评论区,记者电话热得烫手,众多读者来电提供新闻线索,而诗人、学者、驴友、旅行社等各行各业代表也纷纷对折活枝网售行为表示愤慨,并同声呼吁:保护兴安杜鹃迫在眉睫!兴安杜鹃靠种子繁殖后代,花被采了,哪还有种子,哪还有幼苗,哪里还有满山杜鹃?这是破坏龙江引以为傲的生态环境!


图片由省森林植物园提供       

    

网友:打掉“折枝”黑手  别为时已晚才想起保护


20日、21日两天,本报官微连续推送“关注野生兴安杜鹃网上滥卖”系列文章,数百网友留言挤爆评论区,义愤填膺的同时更希望本报继续宣传加大力度,真正打掉“折枝”的黑手。土生土长的塔河县网友孙先生痛心地表示,以前每年一到五六月份,塔河的公路沿线两侧就会开满粉红色的兴安杜鹃花,特别漂亮,但最近四五年,明显感觉公路两侧的杜鹃花数量变少了,许多原本有花的地方明显秃了。


本报报道还被扬子晚报网、搜狐网、长城网、吾谷网、芜湖新闻网等多家省内外媒体转载刊发,有网友气愤评论,“别等到兴安杜鹃上了重点保护名录,有关部门才想起来保护,那就为时已晚了!”

微言高论

    

@安怡:“这样的文章多一些吧!美丽的生命呼唤仁心!”

@Bob甘:“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但是不能让这座金山银山毁于我们这一代!”

@花开富贵:“卖主发的是卑鄙财,而买主名义上爱花,实际是在摧残生命!”

@little-yaoyao:“总是自豪于家乡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请不要伤害它,收起那份私欲,还大自然一片美丽。”

@我是郑叹:“小时候每到初春漫山遍野的杜鹃,现在看到这种现象不只心疼无奈,更是痛恨,卖的人可恶!买的人可耻!你们毁掉的是什么难道一点不清楚吗?”

@网友

《叹杜鹃》

(上阕:网友石头)

春风不撷人祸落,

每每提起泪婆娑。

劝君切勿将枝折,

莫使诗篇变挽歌。


(下阕:网友胖子)

幸有生活展笔墨,

齐齐请愿护花朵。

天意不绝杜鹃海,

兴安美景漫山坡。

  

专家:折采杜鹃活枝对生态破坏极大

    

看到报道后,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岳桦在气愤之余,更感到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关于野生兴安杜鹃的常识。“这种植物长得很慢,人工培植也需要很高的技术,对土壤、空气、湿度的要求都很高。据我所知,目前仅有省森林植物园成功培植出了人工兴安杜鹃花。”岳桦说,“虽然未进入重点保护名录,所管辖林业也应该对野生兴安杜鹃进行相应保护,并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卫宏/摄


记者了解到,省森林植物园内兴安杜鹃的生长可谓来之不易。“植物园引进野生兴安杜鹃进行人工培育已有10多年了,兴安杜鹃的育苗技术含量高、种子细小,需要在温度较高的环境里育种,但过高温度又会引发种子得病,从种子培育到幼苗,保存率只有20%。”植物园总工程师李长海告诉记者,“山里环境比较苛刻,土壤贫瘠,被破坏的野生兴安杜鹃比植物园人工培育的更难恢复。没有花,哪还有种子,哪还有幼苗,哪里还有满山杜鹃?网络商家如此开采,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很大。”


驴友:杜鹃不知何处寻  美景只剩块块斑秃


“杜鹃花海”是我省春季旅游业主打产品,哈尔滨青年国旅副总经理安郁忠说:“我省旅游业马上就到旺季,不少南方游客会趁着此时来赏杜鹃。可乱折乱采留下一片斑秃景象,将来还会有人来欣赏我们的春色吗?”


“赏花线路的景色不如从前,势必会影响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在大兴安岭生活过一年的黑龙江天马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宝说,美丽的大兴安岭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如为了一时蝇头小利而对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那真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既可恶又可悲。


冰城馨子/摄


哈市驴友崔先生专程联络记者,讲述几年前曾在春季游历大兴安岭,只见漫漫花海中,朵朵杜鹃迎风玉立,娇艳欲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可去年春天再去时,景象就大不如前,花海已缩成‘花河’,原本枝繁叶茂的花丛变得稀稀疏疏,甚至让我一度认为走错了地方。”崔先生说,“都说‘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我看到的却是‘杜鹃不知何处去’!再不好好保护,杜鹃花海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诗人:自然之美是永恒乡愁   别让花海成绝唱


本报报道也在国内诗人圈引发震动。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梁潇霏给记者发来了她去年秋季到大兴安岭时创作的诗歌《九月邂逅一枝兴安杜鹃》。梁潇霏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的哈尔滨,她就曾见过有人在市场上售卖野生兴安杜鹃花枝,而如今这种售卖竟是愈演愈烈。当梁潇霏将本报报道转载到朋友圈中,诗人朋友们愤慨于无良商家乱采滥伐的卑劣行为,更哀悼杜鹃之殇,呼吁不要让花海之美成为诗歌中的绝唱。有感于本报报道,梁潇霏还特意创作新诗《哀悼一种叫兴安杜鹃的花》,以表达惋惜之情。


网络配图


“当你厌倦我,将要离去,我会默默地任你离去,江边那满山绚烂金达莱花,我会掬来一捧,撒在你离去的路上……”金达莱花就是杜鹃花,在采访结束时,梁潇霏和记者分享了朝鲜著名诗人金素月的诗歌《金达莱花》。“无论我们身处哪个时代,说着哪种语言,只要看见美丽的金达莱,心中就会涌起同一种欢喜与哀愁,她寄托了我们的情感,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梁潇霏动情地说,“自然之美是永恒的乡愁,每个人都需要远方那一片花海来对抗眼前的苟且,每一朵花的凋零都是一首诗的消失,拯救兴安杜鹃,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哀悼一种叫兴安杜鹃的花

梁潇霏


我看到摇晃的达子香花枝

倒在残雪里……熬过了寒冬

却无法躲过野蛮的斧头和剪刀


贪婪的手臂撕扯着,切断

她们与故乡的血脉,英雄的泪

再一次浸染了大兴安岭的土地


黑色的泪!她们已没有了血

在峭壁,在深山,小小的蜡叶

托举着绝望的褐色花苞


于异乡的玻璃花瓶

开放,大兴安岭野生杜鹃

像雄鹰被囚于牢笼……


孩子们再也看不见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归来的游子将迷失家的方向


看到广大网友们的留言

小编看着满是感动

大家一起呼吁、一起守护“兴安杜鹃花海”

相信“兴安杜鹃花海”会再度开遍满山岭

请您务必点个ZAN、分享

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文字:生活报记者王晓丁 实习生王露娇 周梦雪 

责编:王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