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青和罗志祥的新瓜,让我想起很久以前贪心之路论坛里的一篇帖子《男朋友不让看手机怎么办?》
为不看娱乐新闻的读者计,简单说下,就是周扬青和罗志祥谈了九年恋爱,从来没看过对方手机,终于看了一下,发现罗志祥玩得可太大了,于是发微博分手⬇️
周扬青微博截图
既然是论坛,就不会是一言堂,当时帖子里有几位坛友反复纠缠,认为“不让看手机,并不代表感情有问题,感情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表达”。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是常识,然而拜那坛友所赐,我才知道,原来关于三观的诡辩,也可以扭曲任何一种常识。因此把当时的探讨发出来,做了一些完善,普及一下常识。
先亮观点:
不让看手机的感情不是好感情,不会有好结果。
至于理由,看完你就知道。
提问
求教大家对伴侣隐私的看法。
与男友恋爱一年半,因为一个问题一直争执不下,是关于伴侣手机的问题。
男友在这点上态度非常强硬,他坚决不同意对方看他手机,也不会看对方手机,
他觉得这是一种不信任。
我的想法是,平时绝对不会偷看对方手机侵犯隐私,但需要这个权利,而且我自己的手机也可以给他看,
我觉得这是一种坦诚的行为。
男友和我平时都是挺好说话的人,但是唯独在这一点上两人各执一词,他的这个态度让我感到很伤心,感觉似乎他有事情瞒着我,但他说没有,就是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对的事情,说恋爱就是要无条件地信任对方。
这件事情让我很痛苦,请教圈里的大家对这一点的想法。
不让看就别过了。这事没有那么多花花道道的。
当然互不看手机的情侣也有的,一般前提是双方都没有认真对待。
坛友w
回复 晴予
: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看我的手机。难道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晴予
回复 坛友w
:
你没有谈过那种双方互相坦诚,还能一起探讨“对方和某人聊得咋样”这些话题的对象吗?
虽然恋爱早期不太会这样,但达到这个状态才能谈结婚。
当然猫三狗四的那种对象要看手机我也不让看。
猫三狗四的对象: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有未来,就是玩玩,消耗下时间而已。
猫三狗四有机会转成真爱,但显然楼主这个没有。因为大家已经一起一年半,哪怕她男人是个傻子,也能明白这段感情是否值得认真对待了。
他既可能没打算认真,也可能“只和能接受不看他手机的人结婚”,或者干脆没想这些,纯属混一天算一天。
对于楼主来说,两人态度不对等就是事实,原因可能是条件不对等,也可能在一起的时机不对,双方对关系的期待不同,但这些因素同样没法改善,不如早做决定。
坛友w
回复 晴予:
我现在想,之前的男友确实没有多喜欢。
关系能不能升级,我觉着最后还是要看人怎么处理/维系/经营,喜欢只是用来起头嘛。
晴予
回复 坛友w:
很简单,除了少数运气好的,大多人都会多谈几次,中间一定
有这种不够爱的情况。
但你自己得心知肚明:
只是因为感情没到那个份上,所以才这也不行那也不让,然后“注重隐私”啦“个人空间”啦,都是合理化自己行为的一些说法
,糊弄一下对方那个倒霉蛋也罢了,如果还要当成普适性大道理,到处给其他受害者说,那就类似于“996是福报”,属于纯粹的坏了。
是不是猫三狗四,有没有把对方纳入未来规划,看不看得起对方,这些事谁自己心里不清楚?然而谁会明白告诉对方“我其实没跟你认真”?
既然在和对方谈恋爱,必定对对方某些东西有贪图,说得这么明白,对方跑路了怎么办?
哪怕是骗pao,也得伪装成真爱嘛,至于行为上无法符合“真爱”的地方,就用三观来给对方洗脑咯,反正三观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坛友w
回复 晴予:
如果站在“楼主借不让看手机表达对关系的不满”的角度上,确实应该分开,任何关系只要给人怨念都可以分开,但借“不看手机”其实也是一种合理化。
晴大你之前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忙的人可能不会是一个好恋人,但是不代表不会是一个好丈夫。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恋爱观,让我重新看待男士们,不会因为一丁点儿瑕疵就判别人死刑。我只是不理解,论坛里面这种情感帖子,几乎都是非 0 即 1。
晴予
回复 wonka:
你主张“不让看手机不一定是不信任”,但都是现代人,不让看手机,谈什么信任?难道靠签合同、交押金?
现代人的手机几乎是他全部的社会关系和行动路径,那么这里面哪些是需要瞒着对方的,或者至少机主觉得对方看了会不太好的呢?
一切行为背后必有自利动机,别说是来自纯粹的隐私观念。
如果万分之一的可能,
这个男生确实问心无愧。但问心无愧的他,要求女友来承担痛苦猜忌,
只为了维护这么一个“三观”,那就更没必要以结婚为前提和他相处。
因为他要么根本不爱女友,不在乎对方感受,要么过于幼稚,
觉得三观比人生重要,而处在这个思维水平的人,完全没有成家立业的能力。
不让看手机,就是不信任
,无论这个不信任是因为感情阶段还是别的什么。
感情当然会有很多阶段,真爱和 crush 中间还隔着好几段距离呢,你可以主张“人可以接受中间阶段的感情”,但千万别洗白成“不让看手机也有别的信任法”。
这和我说的“忙未必不是好丈夫”完全不是一码事,一方工作忙不忙,和婚姻好坏无关,全看夫妻双方的需求度和协调结果。
但是,
互相信任是好婚姻的基石,这里面没有诡辩掺沙子的空间,更没有什么个人想法值得尊重。
一年以上的恋爱,仍然不给看手机的对象,不值得继续处
,就这么简单。
此外,我一个明确观点,虽然主观,但我认为肯定对:两个人谈了一年半都走不到完全信任的阶段,对方还振振有词毫无各退一步的态度,那还谈个屁,这种以后也成不了正果,女孩子的青春很宝贵的。
实际上在我看来:
双方适龄、无其他客观因素阻拦,一年以内男方没有求婚的,以后也结不了婚,就算结了也是凑合。
男朋友说我是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因为内心有恐惧,才会需要看对方的手机,他说他在潜意识里面很安全,觉得他不会被别人背叛,所以完完全全信任对方。
晴予
回复 题主:
他整的这种唱词儿,说实话,天桥底下的心理学公众号一分钱能给你唱七段儿,不值钱。
这事情的本质就是“不能给你看手机”,他想用什么词儿把你忽悠住都可以
,我还可以说“不给女朋友看手机,这么注重隐私,明显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以前肯定这方面有前科,导致吃过大亏”呢。
既然是“无条件的信任”,为啥是你不能看,而不是他可以随便给你看?
词儿嘛,咋说不行?
论坛讨论只摘取这些,有兴趣参与的,可以点文末的
阅读原文
去看看,还有很多聪明的坛友做出了更多角度的解读。
这个话题看似很小,其实很大,它背后有一个坏人避而不谈、好人稀里糊涂的点:所谓“三观”,从来就是很多自私之人,给自己立的牌坊。
众所周知,我不爱做过多的道德评判,但我很厌恶一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用诡辩去蒙蔽别人。
你如果真的是一个极度注重隐私的人,对于一个要求看自己手机、甚至偷偷看手机的女友,你根本就不可能忍受一年半,反复给对方洗脑,只为了维持关系。
因为
真正的三观,一定会潜移默化体现在自己的决策中
,你相信隐私重要,你就会觉得“关系没到位就窥探隐私”的人可恶,继而避之不及,怎么可能相处下去?
《白夜行》的女主,对于窥探她过去的人,可是花功夫设局挨个杀掉呢——什么才叫“注重隐私”?
这段日子以来,相信你也看到了,一个人真正的三观,可以导致多么决绝的行为——连多年好友尚可为方方、慕洋反目。
再早些时,还有神奇新闻:南京博士夫妻,因为对黑格尔的学术观点不一致,双方协议离婚。
落实到自身决策上,那才叫真“三观”。
而生活中,很多人嘴里的“三观”,就是根橡皮筋,
每当做出自利行为的时候,“三观”就是用来给自己洗地 & 给对方洗脑的物件。
你试想想,
每次“三观”出现的场合,那个强调观念的人,是用来要求自己,还是要求别人理解自己?还是要求别人妥协?
如果你默默付出或自我要求,不需要旁人为你的自利做出妥协牺牲,又怎么会需要解释自己的三观呢?
“能不能看手机”,在每一对情侣之间都有不同做法,但人性亘古不变,感情的阶段性,真爱的表达方式,也从未变过。
那些不让对方看手机的人,你们自己恐怕也心知肚明是出于什么原因,拉大旗扯虎皮、谈观念谈逻辑,实属不必。
说白了,所有不让对方看手机的男/女友,都是既有不想让对方知道的事,又明知坦诚这些事会失去对方,只好用“三观”来洗对方的脑而已。
至于什么事情不能让对方知道、知道了就会失去?那就千奇百怪了,然而肯定不会是好事。
我知道你们想的都是罗志祥这种,但其实还有遗传病史、巨额赌债、反社会人格、逃犯那种呢。
反正,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则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说非要讲一个三观,我主张的三观是:
最好和相爱并互相信任的人走入婚姻,否则很难幸福。
女士的青春不应
过度
浪费在无法走到婚姻的恋爱中
。
这是由男女天然的生理心理特质决定的。
世人皆谓萨特和波伏娃的双边开放关系多么酷炫,却刻意忽略了波伏娃的“被迫如此”和无限痛苦,这些都是有她本人的书面证据可查的。
但我知道就这个,也有人会反对,她可能会说她就完全不认可这两条,并自认为过得很好,但作为少数派,最好拎清楚自己是少数派,给别人提建议时,别拿自己那一套当普世价值观,因为别人的人生,不是你奇葩说的辩场。
我倒希望各位女士,少看奇葩说,多看国际历史,牢牢记住一件事:
实力对等或强于对方,才有舒服日子过,否则整天跪着,仰人鼻息,同时听对方给你讲“普世价值观”,告诉你“跪着是德行的体现”,那可就是谁难受谁知道了。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最坏的,就是不仅没走,还信了对方的邪。
这个话题从来就很引战,或许还会让一些“本来脑袋好好埋在沙子里的鸵鸟”突然产生痛苦,或一些本来把对方糊弄得好好的“感情占上风者”突然被质疑,但我觉得这是好事。
毕竟,周扬青浪费几年青春,和普通人浪费几年青春,结果完全不一样。
而诚实面对真相,永远好过自欺欺人。
一个应朋友们要求发布的小通知:
《简单粗暴的副业课》
会在四月底之前,更新第三批,与此同时,会涨价。
点击观看论坛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