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竞争力(ID:guide0755),欢迎您关注他们。
文|东南偏北
秦皇岛:
“河北最干净的城市”、“天堂之城”
威海:
“
世界最佳宜居城市
”
烟台:
“山海仙境-葡萄酒城”、“避暑胜地”
珠海:
“百岛之市”、“南海-璀璨明珠”
三亚:
“东方夏威夷”
喜欢旅行的朋友,估计对标题中提到的几个城市都不会陌生。
没错,
“
中国最美的10大海滨城市
”
这几个城市均名列其中。前些年,在各大论坛,很多网友还在为“谁才是中国海滨城市之冠”展开激烈争论。今天笔者从这十个城市中挑选出了最具备可比性的五城市。
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或许大家心中就有自己的答案。
对大众而言,更关心地往往是城市的发展潜力,而这五座
(秦皇岛、威海、烟台、珠海、三亚)
其实又有太多共性:地级市+滨海城市+较好地自然资源。所以我们在考虑城市发展潜力时,除了像其他城市对比一样比较
综合经济实力
外,不妨也额外对比下这几个城市之间的「
宜居度
」。
一、GDP总额
制图:东南偏北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单纯从GDP总额来看,可以看出
烟台相比于其他几个城市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从增速来看,却显得相对乏力
。
烟台能够保持较高生产总值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依仗着先天优势完成的“原始积累”,毕竟烟台在建国前就是中国北方少数开放的优质港口,老早就入驻了大批民营企业,所以相比其他几个城市,烟台“底子”还是更强。
其他几个城市呢,秦皇岛、威海GDP增速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发展迅猛的就当属珠海、三亚。但是两者属性很明显不一样,三亚原本产值就少,就算有较大涨幅也说明不了什么。珠海作为国内最先成立的特区之一,虽然相比其他特区发展算慢,但是与文中这几个滨海城市,还是有独特优势。
虽说不以GDP论英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GDP情况,将这五个城市分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烟台、珠海 ;第二梯队:秦皇岛、威海 ;第三梯度:三亚。
二、资金总量
制图:东南偏北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资金总量往往代表着某一地区所聚拢的资金,其实它比GDP更能够反应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因为资金总量不仅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发展基础。所以,它不仅代表着实力,更代表了未来发展潜力。
从这一指标来看,梯度划分情况其实与前文GDP划分相近。珠海与烟台资金总量相差不大,
但是按增速来看的话,珠海在资金总量上超越烟台是迟早的事。
三、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政府的“输血力度”。毕竟关系到社会的“住房保障”、“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的建设,都得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支撑,在不考虑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越高,能够用于各“维度”的资金,就会越充裕。
从这个指标来看,
烟台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无论是在收入总量上,还是在增速上。
其中威海、三亚6年时间,财政收入均是呈现出负增长,而往往财收负增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两个,要么就是地方财政收入单一,一旦面临经济下行,财政即大幅递减。要么就是地方政府负债率过高。
从这一指标来看,仍然是烟台跟珠海的独角戏,其中秦皇岛仍然保持着中规中矩的发展态势。
四、小学生人口
制图:东南偏北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一个城市能否持续高效、快速发展,核心因素还是人。一方面一个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代表着更多的人对于城市的选择。另一方面,人又是服务于城市的对象,所以在城市竞争中,人口一直都是这场角逐中重要的筹码。
一般来说,统计人口的数据有常住人口、小学生人数等。但是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往往有政策因素在里面,多少会有失偏颇。但是小学生人数是义务教育实打实统计,所以数据也更加真实。
从这几个城市的小学生人数情况来看,
只有珠海、秦皇岛数据还算可观
,均保持在约20%的增速。从这一指标来看,烟台更显得“疲劳”。
五、旅游收入
制图:东南偏北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这次比较的几个城市,均是全国范围内有名的旅游胜地,所以比较城市旅游收入增长情况,就具有参考意义。
怎么说呢?
对一个城市而言,旅游收入越高,也就代表着接待的人数越多,对该城市而言,城市的“环境溢价”也就会越高。举个例子,深圳楼市为什么在过去两年领涨全国?原因很简单,在市区拥有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空气质量有超过深圳的吗?绿化覆盖率有超过深圳的吗?海滩有比深圳漂亮的吗?同理,厦门房价也很高,珠海房价也远超旁边的中山、江门,这里面都有明显地自然环境溢价的因素。
环境溢价对绝大多数城市楼价都是重要影响因素,更不要说对于这类型“旅游型”定位的城市了。从旅游收入来看,这些城市大致也是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
烟台
;第二梯队:
秦皇岛、威海
;第三梯队:三亚、珠海。
六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制图:东南偏北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