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板块解读
热门板块:电力
主要逻辑:广东季节性缺电提升火电话语权,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5月31日大盘反弹,电力板块股票估值得到修复,联美控股(600167)、粤电力A(000539)、京能电力(600578)股价均大幅回升,广东高温天气造成的电力缺口效应扩散,短期内难以修复,市场化电价折扣将加速收窄,火电盈利有望快速修复。
机构解读:
中信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崔霖:我国电力供需发展不均,季节性特征较强的三产及居民用电发展较快造成东南沿海电力需求旺盛地区率先发生季节性缺电问题,在具有较强供应及调峰能力的煤电电源建设未得到放松的短期内预计该问题逐步凸显,
保民生用电压力或将提升当地火电话语权,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盈利能力得到快速修复,并将使火电区域性差异进一步加大,
从投资的角度建议首选地处需求地的火电公司。建议重点关注全国性的华电国际、国投电力、国电电力,以及区域较好的粤电力A、皖能电力及浙能电力。
热门板块:生物医药
主要逻辑: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结构化行情长期持续
生物医药5月31日集体上行,收复5月30日跌幅,消息面上,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国家,减小医保改革阻力;PD-1/PD-L1单抗获批临床,预计市场规模高达千亿。
机构解读:
兴业证券医药生物张忆东:
医保局的成立结束我国医保支付与医药定价的碎片管理,三大社会医疗保险归并医保局统一管理,医保政策改革阻力减小,减少由于主管部门不同而造成的管理问题,扫除医保政策改革障碍,为医保动态调整等控费机制奠定基础,长期来看也为建立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铺平道路。
同时医保局整合行业价格调控方式,控费趋势下结构化行情将长期持续,辅助用药和安全性、有效性存疑的大品种将进一步承压,而临床效果明确的治疗性产品、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创新产品、质量疗效安全可控的进口替代产品和物美价廉的低价药产品将获得市场发展良机。推荐:1) 治疗性强的创新产品标的,如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康弘药业等;2) 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加速替代原研药的标的,如上海医药、华东医药、华海药业等;3)产品不受医保束缚,处于较好成长通道的标的,如长春高新、片仔癀、我武生物等。
平安证券生物医药魏巍:
新规出炉,PD-1/PD-L1 单抗申报驶入快车道,开启PD-1/PD-L1 元年,市场有望高达千亿规模,抢先上市+联合用药的领先公司率先胜出。
重点推荐:1)恒瑞医药:国内抗肿瘤药物龙头,SHR1210联合治疗效果显著,销售能力一流;2)复星医药:依托复宏汉霖成为单抗研发龙头,大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管线丰富,联合用药潜力巨大;3)乐普医疗:参股君实生物4%,JS001疗效出色,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有望提升;4)安科生物:PD-1 与肿瘤研収管线(CAR-T/HER2/VEGF/溶瘤病毒)高度协同。
热门板块:零售
主要逻辑:进口关税下调提振高端,国货销量不受影响
国务院决定7月1日起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今日零售板块大幅回暖,新华都(002264)涨停,苏宁易购(002024)大涨7.46%,本次降水主要集中在居民消费品领域,下调幅度基本在50%以上,有望合理增加进口已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而进口关税在三重复合税赋中占比相对较小,对终端价格影响较小,对国产品牌影响有限,化妆品行业受益消费升级,本土品牌正在崛起。
机构解读:
国金证券零售贸易行业赵令伊:
此次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望成为缩减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举措。
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下调有望优化商品结构,复合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对国产品牌冲击有限。
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商贸零售板块稳健配置价值凸显,本次关税下调高端消费类公司有望受益。推荐投资组合为:苏宁易购、天虹股份、王府井、永辉超市、家家悦。
中信证券化妆品行业徐小芳:本土化妆品企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期,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中产扩容、消费升级、行业快速增长; 中国是东方草本文化发源地,文化底蕴、中草药资源丰富,为化妆品创新提供源泉; 民族自信增强,年轻群体本土品牌认知度提升;文化娱乐产业繁荣,为营销提供广阔土壤。重点推荐品牌、渠道完善,重回成长通道的上海家化;商业模式 1.0进入收获期、 美妆新零售快速推进的青岛金王;研发/营销/渠道全面转型的珀莱雅;关注卡位电商、面膜两大赛道的御家汇。
进门财经APP路演回顾
海通证券 | 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货币低增时代,创新债市为王
核心观点:新经济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新经济的核心特点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创造性和市场的追求为源动力,而风险投资则是驱动新经济扩张的最关键因素,而风险投资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出口,股权融资是分担风险、激励创新的最佳机制。
趋势解读,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的举债是正常模式,当时虽然债务年均增速也高达17%,但并没有超过18%的GDP名义增速。从09年开始,我们就逐步进入到了过度举债模式。我们每年的收入平均增速仅为10%,但债务增速高达20%,导致了全社会债务率的持续上升。
中国经济如何降低债务率,从理论上来说,降低债务杠杆率有4种方式,一是降低利率,也就是降低债务的扩张速度;二是减记债务,减少债务的总量或者扩张;三是增加通胀,也就是增加名义GDP总量;四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
在降债务的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
15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那一年提出来降成本,
其实就是降利率,结果是股市债市短期双牛。而在过去的两年,通胀是资产配置的主线,白酒、钢铁、煤炭等大涨源于通胀上升,银行和保险股的上涨源于通胀上升带来的利率上升。但是通胀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政府通过去产能、去库存主动推升出来的。但是利率降了、通胀也起来了,中国的债务率还在创新高,原因是利率低、通胀起来大家更加愿意举债,所以要想解决中国经济的债务问题,只剩下两个方法:一个是债务减记,也就是降低主动举债的速度,对应去杠杆。另一个是提高实际收入,因为通过通胀提高名义收入是无效的,而这对应补短板。
17年以来的经济企稳其实并非来自于房地产和工业等传统行业,而是来自于新经济的高速增长。17年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5%,按照4%左右的GDP占比,其贡献了1%的GDP增速,完全弥补了工业增速的下滑。
而创新的根基是知识产权,是人力资本。
工业化时代不读书也可以发财,因为都是简单复制,不需要太多知识。而创新的基础是各种专业知识,靠的是科学家、工程师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本。而激发人力资本的关键是股权融资。新经济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新经济的核心特点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创造性和市场的追求为源动力,而风险投资则是驱动新经济扩张的最关键因素,而风险投资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出口,股权融资是分担风险、激励创新的最佳机制。
只要政府下决心去杠杆、补短板,一手管住影子银行和货币超发,抑制地产泡沫,让金融和地产反哺更多实体经济,一手放开资本市场发展,改革资本市场制度,促进创新企业发展,那么我们坚信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只不过有希望的不是银行地产,而是
实体经济与创新企业。
进门财经APP路演预告
5月31日
20:00 #机构通 招商证券 | 非银首席郑积沙:非银6月投资策略
20:00 JILL 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
20:00 #机构通 华创证券 | 策略徐驰:聚焦A股纳入MSCI对消费品龙头中长期影响几何
20:30 #机构通 招商证券 | 零售首席许荣聪: 新零售餐饮,看盒马宏大构想
20:00 #机构通 东北证券 | 电话会议:“锡”望依旧。龙头起航
20:00 #机构通 东北证券 | 农林牧渔:水产价格与水产饲料行业现状解读
20:30 TITN 2018一季度业绩交流会
20:30 HMLP 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
21:00 AEO 2018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
6月01日
10:00 #专场 光大证券 | 电话会议:后“地产红利”时代,换个逻辑看家电——家电行业中期策略分享
20:30 ANF 2018一季度业绩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