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执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近日,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指导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第
15
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
简称
NOC
大赛
)
在青岛举行,活动分为教师竞赛项目、学生竞赛项目和主题活动。学生竞赛项目包括三大类,其中网络竞技类包括网络中文、网络英语、应用数学、综合实践能力、校园
No.1
五项;数字艺术类包括漫画创作、动画创作、微电影创作、移动端网页创作四项;创客创新类包括技术发明创新、物联网创新设计、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人形机器人舞台剧展演、机器人超市购物、机器人迷宫越野、物流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能挑战、智能机器人航天计划、
FEG
智能无人车、极速智能车、机器人智能环保十二项。
赛场上,来自国内各省市的中小学生参加了NOC全国总决赛21个学生竞赛项目的角逐。经过前期的层层选拔,珊瑚实验小学汤若兮、刘博元、徐佩瑶、高瀚宸、朱崧源、李同一举进入全国总决赛,分别参与小学组综合实践、无人机应用技能挑战二个项目的角逐。
赛前孩子们认真准备,模拟答题,撰写活动方案,模拟现场答辩。在决赛中面对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澳门在内的近
8000
名代表,珊瑚实验小学学子以其应有的自信、沉稳的状态撰写方案,机智应答,最终在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
2
名学生荣获一等奖,
3
名学生荣获二等奖,
1
名学生荣获三等奖!
本次比赛由珊瑚实验小学周勇、邱红、高敏老师带队参赛,从开始探讨入围的体会,猜测决赛的激烈,到信息技术使用的演练,孩子们信心十足走向赛场。赛场上,每一位学生竞技、竞速而且竞精神,这种精神是创新精神,是协作精神,也是“以赛促学”的精神,是比赛,更是展示和交流的舞台。通过团队老师和同学们不懈的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汤若兮、朱崧源获得一等奖,高瀚宸、刘博元、李同获得二等奖,徐佩瑶获得三等奖。周勇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亲亲教育,亲其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创新实践无止境,通过本次大赛孩子们的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在比赛中,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应变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比赛也展现了珊瑚学子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全国NOC大赛是我国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活动之一,每年举办一届,活动自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至今,中小学NOC活动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四届,吸引了6万多所学校的6280多万名师生参与。此项活动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的教育新形态,引导广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旨在提高、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造力,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赛前的辛苦准备,赛中紧张的比赛,考验的是关于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对电脑的熟练掌握。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高瀚宸)
青岛一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我以前未涉及的知识,还开拓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信心,坚定了我的意志。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我将继续乘风破浪、勇敢前行。(徐佩瑶)
这是我第二次离开父母去外地参加比赛,跟上一次相比,我多了一份信心,一份放松和一份坚定。比赛让我得到磨砺和锤炼,学会了沉着细致、知难而上,不畏惧所面对的困难,令我收获满满。(汤若兮)
决赛在美丽的青岛举行,我游览了青岛大学,她的建筑融合齐鲁文化兼具浓郁海岛风情,非常宁静柔美,有效缓解了赛前的紧张气氛。比赛过程紧张有序,志愿者哥哥姐姐帮我解决了遇到的困难,我希望像他们一样有礼貌、有能力,能帮助别人。赛前老师辛勤的指导,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希望能再次参加这种比赛,在交流中进步,在磨砺中成长。(刘博元)
参加NOC,既能学还能玩,玩和学两不误。我参加的是综合实践能力项目,在玩电脑同时,学会了制作方案,学会了应用PPT,参加答辩锻炼了我的胆识。(朱崧源)
我第一次叁加的全国无人机应用技能挑战赛既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操作技能,又增加了我的大赛经验。面对比赛中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突发失误,我学会了沉着应对,事后总结并改进。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会多学习、多积累、多运用,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赛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