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科技
“财新TMT”为财新传媒在微信端的实验性产品之一。话题涉及但不限于科技、新媒体和电信,尤其关注传统行业被互联网解构的过程。严肃活泼,独立独到,接地气,说人话,在茫茫公号的海洋中,力求丰满成长。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科技

网络招聘涉欺诈凸显平台漏洞 人社部强化招聘各方责任

财新科技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21 11: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人社部要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特别是互联网招聘平台强化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和信息发布人员的实名认证,为无照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情节严重将吊销许可证。


财新实习记者  汤翠玲  记者  周淇隽


针对部分招聘网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造成部分求职者上当受骗、严重损害求职者合法权益问题,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对招聘活动特别是互联网招聘活动的监管。

继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网络招聘平台找工作疑陷入传销组织后死亡之后,多家招聘平台被曝光有传销组织利用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财新记者梳理,目前,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58同城等招聘网站均出现在曝光范围内,招聘网站监管漏洞凸显。

对招聘平台在类似事件中的责任后果,《通知》要求,对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情节严重的,要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财新记者发现,在用户注册使用招聘网站时需要点击同意的用户协议中,包含网站的免责条款。如“中华英才网”声明,“中华英才网作为企业发布就业机会和求职者发布简历和个人资料的平台,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并不筛选和审核发布内容……所以中华英才网不能控制用户内容,发布的职位或简历的质量,安全以及合法性,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详见《招聘网站需要为李文星之死担什么责?》)。

人社部此次出台监管意见后,免责条款恐难免责,招聘平台必须承担信息发布审核义务。

在责任归属方面,《通知》规定各地加强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特别是互联网招聘平台招聘行为的管理,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招聘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审查责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特别是互联网招聘平台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发布审核义务,加强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和信息发布人员的实名认证,规范信息发布流程,防止虚假信息的发布。这意味着,招聘平台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和信息发布人员的实名认证将成为标配。

据财新记者梳理,不同的招聘平台对用人单位的资质审核松紧不一,要求用人单位上传营业执照是最主要的审核手段,发布人员实名认证尚在逐步普及。事件发生后,BOSS直聘曾告诉财新记者,会先上线人脸识别系统,身份证实名制认证也在筹备中。(详见《李文星案暴露招聘平台审核漏洞 如何认证用人单位引关注》)

在完善招聘信息管理制度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定期发布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单,引导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到合法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招聘。

8月9日,北京市网信办、天津市网信办就BOSS直聘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用户管理出现重大疏漏等问题依法联合约谈BOSS直聘。北京市网信办认为,BOSS直聘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过程中,违规为未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了信息发布服务;未采取有效措施对用户发布传输的信息进行严格管理,导致违法违规信息扩散。上述问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24条、第48条规定。据此,网信办下达行政执法检查记录,责令BOSS直聘网站立即整改(详见《李文星案后 网信办约谈BOSS直聘责令整改》)。

2017年5月,通过“BOSS直聘”找工作的李文星,收到了自称“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聘用通知,要求其到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报到。该招聘信息为传销组织人员冒充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之名发出。此后,李文星与亲友的联系逐渐减少,直至7月8日最后一次与家人联络后,李文星失联。最终他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转载指引】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或发送申请至 [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