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高中化学组教师参加2017年四川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文/郑莎莎
2017年11月23-24日,四川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绵阳中学举行,经过层层筛选,全省各地市州分别遴选一名优秀化学教师,共计22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优质课的汇报展示。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师素养、拓宽眼界,我校高中化学组张冉、许维群、程静、周敏和郑莎莎五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分高一、高二场,同时举行。经过两天的学习,收获颇多,下面将以几堂极具魅力的化学课进行说明。
来自广安的老师在“钠的重要化合物”中,利用实验充分展示了化学的独特魅力。利用三重表征将宏观现象、微观原理、化学符号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现象的分析解释。利用趣味化学实验:“滴水生火”、“吹起生火”,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化学方程式解释原理,最后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突出Na
2
O
2
的应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课,充分渗透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以Na
2
O为例,引导学生①预测性质、选择试剂、设计方案②进行实验,做好记录③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采取类比研究的方式探究Na
2
O
2
的相关性质。课堂中充分渗透了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类比研究的方法。
来自成都的老师在“铝的重要化合物”展示中,充分体现了新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教师也用平板电脑辅助课堂。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在学案上书写实验方案,教师利用平板拍摄上传并及时在平板上批阅,批阅过程教师和学生可见。②学生在平板上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利用平板电脑实时提交,教师可筛选学生作业,进行细致的评讲。③利用平板推送习题,巩固练习,教师可看到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并且系统能自动分析出该题的正确率,选ABCD的比例与学号,便于教师针对学生问题,及时评价。
广元选手的同课异构,充分展示了语言文字幽默、创设了“铝途”的情境,贯穿课堂。把学习小组分成“铝行团”、在导游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铝程”:第一站 Al
2
O
3
—第二站 Al(OH)
3
—第三站 明矾净水—第四站 铝程印象。在旅行过程中,充分利用“铝行小贴士”栏目突出强调重点内容。富有意义的“铝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很多优秀的课例,都有很多精彩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短暂的“快乐铝程”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和探索仍在继续。聚焦课堂,体质增效。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们也将充分借鉴高中化学优质课中的一些思想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没能现场观摩的老师们不用遗憾,可以网址
http://61.139.227:83/sk
进行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