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1CTO
51CTO官方公众号——聚焦最新最前沿最有料的IT技术资讯、IT行业精华内容、产品交流心得。本订阅号为大家提供各种技术干货,还会不定期的举办有奖活动,敬请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2025年OpenAI即将发布的技术产品# ... ·  昨天  
新浪科技  ·  【#iPhoneSE4涨价##最具性价比的i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巨额期权到期引发比特币波动# ... ·  4 天前  
虎嗅APP  ·  高位买房的人,与自己和解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51CTO

技术创新+开放生态融合优势 才是CDN变革之道

51CTO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24 11:45

正文


CDN市场的一片繁荣景象,从每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亚太CDN峰会的热闹场景就可见一斑。几十家提供CDN服务的企业齐聚一堂,有上市公司、初创企业,也有传统CDN、云企业、云基础服务企业……

 

行业交流的氛围自是热烈,但价格战、模式探讨几乎成了热议的焦点。高升认为,技术驱动生态融合,才是既能持续让利客户、又能促进CDN真正向3.0时代迈进的最终出路。

 

CDN正处于多元分流阶段

马太效应几乎是任何行业无法避免的一个无形漩涡,当市场流量总体暴增,但份额从传统CDN厂商逐渐分流的整体趋势下, CDN面临的是生存之战。

 

作为CDN领域的主流服务提供商,高升在传统CDN及云计算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利用容器化等技术为互联网及政企客户提供更灵活、更基础的云基础服务。以云管端架构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使得高升不仅能够在CDN一片红海的背景下确保不亏钱,又能够很好地通过整合基础资源、打磨精英团队,从容的进行技术迭代、解决方案优化和整体服务升级。

 

在11年耕耘的IDC服务及资源基础之上,高升CDN对国内主流运营商有着很好的议价能力,能够形成IDC业务和CDN业务的有效互补。借助精细化运营,高升的CDN业务已实现持续增长。

 

技术向前探进一小步,意味着行业前进一大步

行业的精进发展,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合力铸就。竞争是推动行业循环的动因之一,用户需求才是驱动企业创新的真正源动力。

 

价格驱动是商业思维,CDN市场之所以吸引到众多参与者,恐怕潜在利润的吸引是很大诱因。价格走低一定程度上会倒逼服务商自我革新压缩自身服务成本,但短期内的应激反应也许是靠牺牲服务质量而不是技术创新。

 

解决方案优化是客户思维。高升从IDC业务起步,逐步搭建云管端战略架构、形成完善的多业务线整合的云基础服务生态圈,本质上也是用户需求推动之下的自我创新革命。在服务CDN客户层面,高升的核心战略是通过解决方案的优化升级,打造端到端的服务一体化。


技术创新是最具生命力的发展思路,立足行业健康发展生态,每个服务商向前探进一步,都意味着行业的整体提升。高升一直在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技术更好更全面向应用转化的道路。比如随着docker的兴起,近几年容器技术在国内一直非常火爆,其轻量化、弹性灵活等优势普遍认可,但在CDN领域的实际应用还在初期阶段。高升较早开始CDN的容器化探索,同时寻求通过容器化将IDC、APM等进行平台一体化整合。


高升CDN华东研发负责人在亚太CDN峰会做分享

 

高升CDN3.0解决方案:云管端资源整合,生态互融,开放共赢

高升完善IAASPAASSAAS的产业链、形成垂直一体化的云管端架构,已经为业务腾飞打造了一个坚实基础。持续整合公司现有资源、促进各业务板块的相互融合及协同发展,提升生态圈整体价值,将全产业链的云基础服务价值最大化并分享给更多用户,也是当前及今后高升的战略重点。


高升在深入理解CDN用户需求动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CDN市场格局,以差异化的CDN3.0解决方案实现进一步突破。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打造端到端的服务一体化: 

  • 资源方面,国内300+节点基础上实现扩展,结合海外CDN行业领军企业Fastly等国际服务网络,实现全球CDN加速网络无缝对接。同时通过自有的IDC、APM等,提升系统、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提升整体系统的智能化与服务透明化,确保CDN服务的稳定性。

  • 研发方面,进一步加强容器技术对CDN平台的整体优化升级,以敏捷开发、持续交付为目标,将CDN平台及公司其他相关产品进行“集装箱”式封装和系统化整合,大幅提升系统效率。这也会极大降低用户使用的资金和人力时间成本,提升应用体验。同时,丰富和优化迭代各个产品单元,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

  • 生态方面,高升将自身的基础平台开放出来,承载多样化的技术、资源合作。对于直接客户而言,高升CDN3.0解决方案,除了标准的自助式多功能组件以外,高升CDN3.0可同时满足量身定制需求。这就为产业链上下游、云生态圈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