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迎来新发展机遇。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广州积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制定《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全空间无人体系构建和应用。白云区持续创新拓展无人机低空巡检应用场景,建成4个无人机自动机场,打造无人机飞控平台,开发白云智慧城管三维“一张图”,引入中国移动5G-A通感一体化技术,建设低空智能遥感网等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初步形成“无人机+AI”巡检监管模式,赋能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飞”上云端。
应用场景“落地”,低空经济“腾飞”
城市巡检是城市管理至为关键的环节,传统的人工巡查受限于人力和时间,难以覆盖所有区域,且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够及时,容易产生遗漏。而卫星影像受高度、成像仪器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分辨率有限,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因此,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低空智力遥感网,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城管”,是有力促进城市从“治”理走向“智”理的发展路径。
在白云区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下达巡航任务指令后,一架无人机从无人机机场起飞,按照预设航线自动调整飞行姿态、云台角度,巡航抓拍的图片和视频自动回传,后台通过AI智能识别比对分析和审核,将疑似违法建设线索形成工单推送给属地镇街核查,作业流程十分顺畅。据了解,一个无人机机场一天可监测约15平方千米,巡查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查模式提高2倍以上。无人机带来的空中新视角,让隐蔽性较强的楼顶违法加建等行为无处遁形,实现早发现、早介入、快处理,从源头上遏制新增违建。2023年9月至今,白云区已完成28个周期的常态化巡检,提取疑似违建线索800余条,标注建筑废弃物600多个样本,培养18名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的飞手。
无人机飞控平台界面
构建“空地一体”格局,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合。大量低空数据的产生和利用,对云计算平台的算力不断提出新要求。白云区研发的违法建设、环卫垃圾等多个专题AI算法,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算,准确率达到全国前列。目前白云城管正在试点无人机巡检建筑废弃物功能,仅用一周多的时间标注600多个样本,识别准确率达81%。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白云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使用“无人机机场+AI”实现环卫垃圾识别,在100余米高度使用多旋翼无人机智能抓拍市容环境卫生问题,依托北斗星地融合增强定位技术,精准定位问题地点并推送工单至属地标段整改,实现“智能航飞—AI自动发现—线索推送—处置监督”闭环管理。如今,白云区无人机低空巡检已拓展至违法建设、建废乱堆放、占道经营、环卫垃圾、工地夜施、余泥偷倒、历史建筑保护、绿化植被破坏等多方面执法监管事项。无人机化身“空中城管”,大幅延伸城市管理的高度和广度,提升城市管理质效。
搭建低空遥感网,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已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在上游产业链,低空经济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关键原材料生产以及零部件制造。作为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中游产业链包括低空产品生产、飞行器载荷研发以及地面系统搭建。通过适航审批、获取空域资源后,上中游低空经济产业能够与多领域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7月,白云区印发了《广州市白云区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这是广州市首个区级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未来,白云区将开通10条以上低空航线。与此同时,白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低空产业链企业聚集,目前已招引多个无人机项目落地白云。
低空飞行器大规模飞起来后,如何保障其运行规范?低空智能遥感网等重要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撑。
低空经济看似“飞”在空中,根基却在“地上”。目前,白云城管已在太和镇、钟落潭镇等地建成4座无人机自动机场,具备自动放飞、自动收纳、自动充电等功能,24小时随时待命。同步开发“无人机飞控通用中台”,先后上线指挥调度、航飞控制、航线规划、数据管理、飞行记录、航线管理等功能,实现无人机远程实时控制,无人机起飞降落、飞行轨迹设定、线路任务规划、定时任务执行等均可在PC端“一键操作”。在系统上设定好航迹、航点、角度、巡检目标等巡飞信息,无人机可按照既定航线自动航拍影像。巡检完成后自动返航,精准降落,数据自动下载。
为确保无人机能够“飞得起、管得住、飞得好”,白云城管谋划布局建设“4台固定翼+25台多旋翼”无人机群,实现白云非禁飞区全覆盖。同时,引入中国移动5G-A通感一体化技术,探索低空飞行的探测和管控方法。试点开发白云智慧城管三维“一张图”,汇聚影像、电子地图、建筑白模、城市部件、人员轨迹等数据,打造实景三维低空飞行数据平台,为无人机航线的精准高效设定奠定坚实基础。
白云区智慧城管三维“一张图”主界面
“布局和建设无人机群,不仅能服务白云区城市管理,还可以在全区复用,赋能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等领域,通感一体化技术和实景三维低空飞行数据平台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主管领导表示,接下来将对标白云区“国际枢纽门户、山水智慧城区”全新发展定位,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拓展无人机执法监管场景,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城市管理,形成全区可复用的低空遥感智能监测网。构建“空地一体”格局,实现全方位、全时段、无死角监管,让城市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白云实践”贡献城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