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博士后课程:心理
咨询师常见的50个问题
5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钟
扫码299元购买
学生时代,我们总是被这样教育:
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老师;
喜欢问问题的才是好孩子;
也许,是因为每天都能接触到老师,很多人并不会珍惜;
也可能,当时的客观、理论型知识,让你没有问老师的动力(答案随处可见);
在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也是如此,基础知识、技能理论,随处都可获得,教授此类知识的课程也遍布市场;
然而,能讲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老师有很多,但,能指导、帮助新手解决实操问题的老师,太少了。
许多心理咨询爱好者、从业者,学了非常多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新引入的咨询技术。
却依旧面临着:
不敢接个案、面对来访者会手足无措的问题;
每次来访者的哭了、笑了、怒了、脱落了、移情了,对新手咨询师来说都是考验,甚至是灾难。
在实操过程中,遗留了太多的问题,你要怎么办呢?
问督导?
目前,国内一位靠谱的督导老师,价位都是500以上;
这对囊中羞涩还要继续学理论知识、做个人体验的你来说,有些力不从心;
问其他咨询师朋友?
他的答案,是否够权威,是否适合你呢?
有多年从事经验的咨询师,都会说自己的成长经历是一部血泪史,需要“翻山越岭”。
每次的咨询都是直接上战场,并没有演习,
也许一个小小的细节,你都可能直接被来访者“淘汰”掉。
对此,我们调查了50名心理咨询师,选择了50个最让他们困扰的问题,并邀请了业界知名的
李明
老师,来回答在实操过程中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整理成为一个系列课程:
《心理咨询实战中的50个问题解决》
▼
问题列表
-
-
-
-
-
-
来访者不停的改时间,又有现实理由,讨论了也没用,怎么办?
-
来访者想根据自己的时间无规律地安排咨询,该怎么办?
-
-
-
-
-
-
来访者常在咨询之外发消息或电话咨询师,该如何回应?
-
-
-
针对无法表达负性情绪的来访者,咨询师如何促进ta表达?
-
-
预约咨询时,来访者不停的诉说自己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把不同流派的技术进行整合?
比如学了行为认知又学了精神动力,要接诊一个焦虑的来访者,干预的时机和注意点是什么?
-
咨询记录到底该记什么?
如何使用逐字稿来帮助咨询的深入?
-
什么情况下咨询师应该考虑转介来访者,转介应该注意什么?
-
-
-
-
-
来访者提出咨询暂停,可是又没有时间讨论了,这时该怎么回应
-
-
-
来访者想要进行邮件咨询,只用文字进行交流可以吗?
要遵循什么样的设置?
-
-
-
▍课程对象
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
在校心理系学生;
心理学工作者;
特别适合:
想从事/刚刚从事但从未了解过咨询的
▍课程形式
音频课学习
共50个问题,10分钟/问题
优惠价:
299元
扫码
购买
▍
Q&A
Q1课程购买后可以申请退款吗?
A:该课程为虚拟产品,课程一旦开课,不予退款。
Q2 课程可以听多久?
A:
报名后,可永久无限次重复学习。
Q3 报名后如何观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