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博指数
清博指数(前称新媒体指数)是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研究分析全球社交媒体数据,主要基于各大媒体平台开展关系与价值指数评估。网址: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清博指数

全国政务类周榜|为什么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江苏检察机关作出详解

清博指数  · 公众号  ·  · 2018-09-03 18: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本期政务新媒体分析包括政务总榜、党建、宣传、团委、公安、政法、司法、纪检、税务、气象、旅游、文教、环保、政协、 人社、检察 等,更多政务新媒体榜单可登陆清博指数官网查询:www.gsdata.cn

通过清博指数平台(免费注册,公式透明,排名客观,超130000用户的选择,gsdata.cn)显示 本期政务总榜TOP50公号,共发文1560篇,其中10万+文章203篇,囊括了5736.9万+的总阅读量、98.91万+的总点赞量,相比上周,发文数增加了28篇,阅读量增加了587万+,点赞量增加了35万。


本期榜单中, “共青团中央” 推文64篇,收获阅读量410万+和点赞量7.76万+,以1468.55的WCI值摘得桂冠。紧随其后的是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反邪教”


而本周WCI值进步最大的为 “昆山公安微警务” ,其发文3篇,收获20.63万+的阅读量和10.25万+点赞量,相比上周,阅读量增加了17.74万+,WCI值进步了524.57,最终以1190.43的WCI值位列第20名。


文章方面, ”江苏检察在线” 曾推文《 为什么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文章内容如下: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致死?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江苏省昆山市“8 ·27”于海明致刘海龙死亡案有了结果。9月1日下午,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和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相继发布通报,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案件经历了什么,有哪些你所不知的细节,为什么认定正当防卫?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8年8月27日21时30分许,昆山市震川路发生一起宝马轿车驾驶员持刀砍人反被杀案。公安机关接警后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于当日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此案高度重视,昆山市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依法提前介入侦查活动,查阅案件证据材料,对侦查取证和法律适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江苏省检察院、苏州市检察院及时派员进行指导,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此案表示关切。


公安机关查明,案发当晚刘海龙醉酒驾驶皖AP9G57宝马轿车(经检测,血液酒精含量为87mg/100ml),载刘某某(男)、刘某(女)、唐某某(女)行至昆山市震川路,向右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自行车的于海明险些碰擦,双方遂发生争执。经双方同行人员劝解,交通争执基本平息,但刘海龙突然下车,上前推搡、踢打于海明。虽经劝架,刘海龙仍持续追打,后返回宝马轿车拿出一把砍刀(经鉴定,该刀为尖角双面开刃,全长59厘米,其中刀身长43厘米、宽5厘米,系管制刀具),连续用刀击打于海明颈部、腰部、腿部。击打中砍刀甩脱,于海明抢到砍刀,并在争夺中捅刺、砍击刘海龙5刀,刺砍过程持续7秒。刘海龙受伤后跑向宝马轿车,于海明继续追砍2刀均未砍中。刘海龙跑向宝马轿车东北侧,于海明追赶数米被同行人员拉阻,后返回宝马轿车,将车内刘海龙手机取出放入自己口袋。民警到达现场后,于海明将手机和砍刀主动交给处警民警(于海明称拿走刘海龙手机是为了防止对方打电话召集人员报复)。


刘海龙后经送医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并结合视频监控认定,刘海龙连续被刺砍5刀,其中,第1刀为左腹部刺戳伤,致腹部大静脉、肠管、肠系膜破裂;其余4刀依次造成左臀部、右胸部并右上臂、左肩部、左肘部共5处开放性创口及3处骨折,死因为失血性休克。


于海明经人身检查,见左颈部条形挫伤1处,左胸季肋部条形挫伤1处。


二、认定于海明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分析意见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本案事实及现有证据,检察机关认为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 刘海龙挑起事端、过错在先。从该案的起因看,刘海龙醉酒驾车,违规变道,主动滋事,挑起事端;从事态发展看,刘海龙先是推搡,继而拳打脚踢,最后持刀击打,不法侵害步步升级。


2. 于海明正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现实危险。本案系“正在进行的行凶”,刘海龙使用的双刃尖角刀系国家禁止的管制刀具,属于刑法规定中的凶器;其持凶器击打他人颈部等要害部位,严重危及于海明人身安全;砍刀甩落在地后,其立即上前争夺,没有放弃迹象。刘海龙受伤起身后,立即跑向原放置砍刀的汽车——于海明无法排除其从车内取出其他“凶器”的可能性。砍刀虽然易手,危险并未消除,于海明的人身安全始终面临着紧迫而现实的危险。


3. 于海明抢刀反击的行为属于情急下的正常反应,符合特殊防卫要求。于海明抢刀后,连续捅刺、砍击刘海龙5刀,所有伤情均在7秒内形成。面对不法侵害不断升级的紧急情况,一般人很难精准判断出自己可能受到多大伤害,然后冷静换算出等值的防卫强度。法律不会强人所难,所以刑法规定,面对行凶等严重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没有防卫限度的限制。检察机关认为,于海明面对挥舞的长刀,所做出的抢刀反击行为,属于情急下的正常反应,不能苛求他精准控制捅刺的力量和部位。虽然造成不法侵害人的死亡,但符合特殊防卫要求,依法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 从正当防卫的制度价值看,应当优先保护防卫者。“合法没有必要向不法让步”。正当防卫的实质在于“以正对不正”,是正义行为对不法侵害的反击,因此应明确防卫者在刑法中的优先保护地位。实践中,许多不法侵害是突然、急促的,防卫者在仓促、紧张状态下往往难以准确地判断侵害行为的性质和强度,难以周全、慎重地选择相应的防卫手段。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司法机关应充分考虑防卫者面临的紧急情况,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规定,保护防卫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本案是刘海龙交通违章在先,寻衅滋事在先,持刀攻击在先。于海明面对这样的不法侵害,根据法律规定有实施正当防卫的权利。


社会各界对这起案件给予了极大关注,尤其是广大网民、专家、学者、律师积极提出意见建议,理性表达观点诉求,促进了案件的依法办理,江苏检察机关表示衷心感谢。


人身安全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面对来自不法行为的严重紧急危害,法律应当引导鼓励公民勇于自我救济,坚持同不法侵害作斗争。司法应当负起倡导风尚、弘扬正气的责任,检察机关也将会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防卫权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看榜时刻


【政务TOP50】


【政务—党建】榜单


【政务—宣传】榜单


【政务—团委】榜单


【政务—公安】榜单


【政务—政法】榜单


【政务—司法】榜单


【政务—纪检】榜单


【政务—税务】榜单


【政务—气象】榜单


【政务—旅游】榜单


【政务—文教】榜单


【政务—环保】榜单


【政务—政协】榜单


【政务—人社】榜单


【政务—检察】榜单



榜单及公式说明丨

1、 榜单数据来自“ 清博指数 ”。

登录www.gsdata.cn输入榜单名称可查询更多详细数据。清博指数是透明、学术、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数据和公式完全公开可查询:http://www.gsdata.cn/site/usage

微信传播指数WCI(V13.0)

WCI测算V13.0计算公式如下:


R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阅读总数;
Z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点赞总数;
d为评估时间段所含天数(一般周取7天,月度取30天,年度取365天,其他自定义时间段以真实天数计算);
n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数;
Rt和Zt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头条的总阅读数和总点赞数;
Rmax和Zmax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的最高阅读数和最高点赞数。

2、统计情况:


文章发布时段: 2018年8月26日(0点)- 2018年9月1日(24点)

数据收集时间: 2018年9月2日(12点)


清博指数平台地址(http://www.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指数平台

| 清博报告 |

1月 | 2月 | 3月 4月 | 5月 6月 7月

2018年 1000强 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