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端早读课
我们关注前端,产品体验设计,更关注前端同行的成长。 每天清晨五点早读,四万+同行相伴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早阅】使用 React Router ... ·  17 小时前  
前端大全  ·  刚刚!谷歌宣布重大调整:没 ...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早阅】如何编写复杂的软件 ·  昨天  
前端之巅  ·  去哪儿网前端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实践 ·  4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447期】商业化大前端在性能优化领域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前端早读课

【第3448期】Build System 视角:重新认识前端打包工具的设计哲学

前端早读课  · 公众号  · 前端  · 2025-01-17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前端构建工具设计哲学,并从构建系统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构建工具和打包器(Bundlers)的策略和特性。文章提及了多个构建系统的概念,如Make、Excel、Bazel等,并解释了它们与打包器之间的不同。文章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构建系统概念,如任务(Task)、输入(Input)、输出(Output)、构建信息(Build Info)、存储(Store)等,以及不同的重建器(Rebuilder)和调度器(Scheduler)组合方式。此外,文章还涉及一些前端构建工具如Webpack、Turbopack、Vite、Rspack等的实现原理和特性。最后,作者也提到了很多可以吸纳进打包器中的优秀特性,包括Minimality、Early cutoff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构建系统概述

介绍了前端构建工具设计哲学,探讨了不同的构建工具和打包器的策略和特性。

关键观点2: 构建系统的基本概念

解释了任务、输入、输出、构建信息、存储等构建系统的重要概念。

关键观点3: 不同的重建器和调度器组合

介绍了不同的重建器(Rebuilder)和调度器(Scheduler)组合方式及其在实际工具中的应用。

关键观点4: 具体工具的实现原理和特性

详细解析了Webpack、Turbopack、Vite、Rspack等前端构建工具的实现原理和特性。

关键观点5: 优秀特性的吸纳

提到了很多可以吸纳进打包器中的优秀特性,如Minimality、Early cutoff等。


正文

前言

探讨了前端打包工具设计哲学,从构建系统(Build System)的视角,分析了不同的构建工具和打包器(Bundlers)的策略和特性。今日前端早读课文章由 @何庚坤分享,公号:ByteDance Web Infra 授权。

正文从这开始~~

最近在调研 Rspack 的 incremental 实现,很多其他编译器实现增量构建的资料中都有提到一篇论文:Build Systems à la Carte: Theory and Practice,所以抽空学习了下发现挺有意思的,和 bundler 也有一些相关性。本文会简单介绍这篇论文的内容,并尝试从 build system 的角度来概括 bundlers。

à la carte:菜单的法语。

本文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很多细节;论文中有专门一章的内容描述了 real world build system 会遇到的问题,本文为了方便描述省略了这部分内容,real world build system 会有很多实际工程上的问题,所以本文仅作介绍,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Build system

Build system 指的是自动化执行一系列可重复任务的软件系统,常见的有 Make、Shake、Bazel,他们以源文件作为输入,根据任务描述文件(比如:makefile)执行任务,构建出可执行文件。

还有一些并不常见的,Excel 以单元格作为输入,根据指定单元格的公式作为任务并执行任务,构建出这个单元格的结果;UI frameworks 以 props 作为输入,根据 Components 作为任务并执行,构建出新的 UI。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通用的概念:

  • Task:任务,实际的逻辑由任务的描述(task descriptor)所定义,比如 makefile、Excel 的公式。

  • Input:任务输入。

  • Output:任务输出,任务的输出可能是下一个任务的输入。

  • Info:构建信息,跨构建的信息,供下次构建使用,比如 Make 中文件的修改时间就是它的 Info,可以理解为 bundler 中的缓存。

  • Store:存储,存储 Task 的 Input 和 Output 以及 Info 的地方,比如在 Make 中文件系统就是它的 Store。

  • Build:构建,依据上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一次构建看作:根据定义的 Tasks 和原有的 Store,输入新的 Inputs,获得新的 Store。

这些概念是很通用的,在各个 build system 中的实现也比较相似,并不是造成不同 build systems 的主要原因,各个 build systems 不同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对于以下两点所选取的策略不同导致的:

  • Task 是否重新执行。

  • Tasks 的执行顺序。

这两点分别对应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Rebuilder 和 Scheduler,不同 build systems 可以看做使用了不同 Rebuilder 和不同 Scheduler 的组合。

【第3442期】Rolldown 1.0.0-beta.1 发布,为什么仍然需要打包工具?

Scheduler

持有 Rebuilder,进行一次新的 Build,决定了以怎样的顺序执行 Tasks。

  • Topological:根据任务的依赖关系进行拓扑排序,以拓扑排序的结果执行任务。

  • Restarting:选取一个任务执行,如果任务的依赖没被执行完毕,则重新选取一个任务,直到所有任务执行完毕。

  • Suspending:选取一个任务执行,如果任务的依赖没被执行完毕,则执行其依赖,依赖执行完毕后再继续执行该任务,这种能通过 async/await 轻松实现。

Rebuilder

持有 Task,对 Task 进行重新执行,决定了 Task 是否需要重新执行,是使用缓存还是重新执行的结果。

  • Dirty bit:每个任务会记录自己是 clean 还是 dirty,构建结束后所有任务都为 clean,下次构建时发生改变的输入会标记为 dirty 重新执行任务,如果输入以及它的依赖都是 clean 的,那这个输入对应的任务就不用重新执行。

  • Verifying traces:会记录任务依赖的信息,包括 hashes 或 timestamps 等,下次执行任务时用来验证任务依赖是否改变,如果改变则重新执行任务,否则复用上次任务结果;可以理解为 cache,记录的 hashes 或 timestamps 就是 cache key。

  • Constructive traces:由 Verifying traces 衍生而来,用来支持云缓存。Consturctive traces 相比 Verifying traces 的不同在于,除了记录 hashes 或 timestamps 这些轻量的信息,也会把实际内容记录下来,这样 traces 通过网络传输时就能传输实际内容,从而实现云缓存和远程执行任务。

Build systems

build systems 可以看做使用了不同 Rebuilder 和不同 Scheduler 的组合。

先介绍几个常见的特性:

  • Dynamic dependencies:Task 依赖的 Tasks 是静态声明的还是动态计算出的,比如 makefile 就静态声明了各个 Task 间的依赖关系,Excel 的 IF (RANDBETWEEN (0, 1) > 0.5, A1, A2) 就需要动态计算出 B2 的依赖。

  • Minimality:仅执行最少的任务完成构建,当然最小是很难达到的,所以这个特性往往是相对的。

  • Early cutoff:Task 重新执行时 Output 没发生改变时,依赖该 Task 的 Tasks 能否停止执行,提前完成构建。

Make

make = topological modTimeRebuilder

Make 使用 makefile 来描述任务,这些任务间的依赖关系明确,属于静态依赖,也不支持循环依赖,所以 Make 使用了 topological scheduler 以拓扑顺序执行任务。

Make 的 Info 构建信息其实就是文件系统本身,文件系统会有文件修改时间,Make 通过文件修改时间来判断任务是否需要重新执行,如果文件的修改时间早于其依赖文件的修改时间,则说明该任务需要重新执行,Make 将文件修改时间当做 dirty bit,属于 dirty bit rebuilder 的一种。

当然很多情况下文件修改时间是不可信的,比如有些程序会更新文件修改时间,但文件实际内容并不会修改,这就导致任务没必要的重新执行。

Make 通过 modTimeRebuilder 实现 Minimality,跳过不需要执行的任务,但也因为 modTimeRebuilder 导致它没有实现 Early cutoff,因为任务重新执行后输出的新的文件,尽管内容没变,文件修改时间也是改变的,导致不能提前中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没有实现 Early cutoff 的执行的任务一定不是最少的,所以 Minimality 往往是相对的。

Excel

excel = restarting dirtyBitRebuilder

Excel 通过单元格中的公式来描述任务,有些公式会有静态的依赖关系,但有些是动态的,所以使用了 restarting scheduler 来执行任务。值得注意的是,Excel 会记录最终的执行顺序供下次构建参考,以减少 restarting 的开销。

Excel 使用 dirty bit rebuilder,对于用户修改的单元格标记为 dirty,并重新执行依赖该单元格的任务,对于导致动态依赖的公式,Excel 会在每次构建时都标记为 dirty,确保每次都对其进行更新,来保证正确性,通过损耗一些性能来保证其正确性。

Excel 对于静态依赖是 Minimality 的,但对于动态依赖并没有实现 Minimality。

Bazel

bazel = restarting ctRebuilder

Bazel 也使用了 restarting scheduler 来执行任务,Bazel 也有一套优化机制来避免 restarting 的开销。

Bazel 使用 ctRebuilder 支持了云缓存和远程执行任务。

Shake

shake = suspending vtRebuilder

Shake 使用 vtRebuilder,在任务执行时追踪任务的依赖,并记录下来,在下次执行时,如果依赖没发生改变,则跳过执行,并且如果当前任务没被执行,则依赖当前任务的任务由于依赖没发生改变,也不需要执行,以此实现 Minimality 和 Early cutoff。

Shake 由于是任务执行时追踪依赖,并不需要提前静态定义,所以也支持 Dynamic dependencies。

Cloud Shake

cloudShake = suspending ctRebuilder

cloud shake 在 shake 的基础上支持了云缓存,区别在于将 Rebuilder 从 vtRebuilder 换成了 ctRebuilder。

Buck2

buck2 = suspending ctRebuilder

buck2 的核心开发者之一是 shake 的作者,也是 Build Systems à la Carte: Theory and Practice 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

Buck2 与 cloud shake 类似,buck2 支持 dynamic dependencies,实现了 minimality 和 early cutoff,除此之外还支持云缓存,并且一等公民的支持了远程执行任务。

buck2 也实现了自己的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engine:DICE

Bundlers

Bundler 其实可以理解为 build system + 一部分 task descriptor,build system 其实对任务具体做什么并不关心,任务具体做什么由用户通过任务描述文件提供,build system 只管执行任务。早期 gulp、grunt 这种 task runner 其实更接近 build system,开发者使用这些 task runner 来手动编排文件的处理逻辑,以 task runner 作为 build system;同样的 turborepo 不关心任务逻辑,只执行任务,也声称自己是 build system。

Bundler 本身描述了一部分的任务逻辑,比如怎样构建模块、怎样拆分 chunk、怎样进行优化等,然后由用户的配置和插件提供剩余部分,组合成完整的 task descriptor。

Bundler 和 Build system 的任务也是有些不同的:

  • 首先 Bundler 任务的依赖是非常动态的(dynamic dependencies),任务逻辑本身是动态的,比如模块代码生成可能依赖于其他模块的生成结果、模块的优化可能依赖于其他模块的优化结果,而且用户的配置和插件也会影响任务逻辑,而早期 build system 对 dynamic dependencies 的支持并不好,基本都是静态依赖,比如 Make,到后来的 build system 才有了比较好的支持,比如 Shake、Buck2 等。

  • 其次是对环的处理,Bundler 由于模块之间关系经常出现循环依赖关系,导致任务之间出现循环依赖,这时需要对环进行处理,而 build system 大部分都不支持环,当然也有少数 build system 对环进行了处理。

另外以 build system 中定义的 Build 为准的话,Bundler 的 Build 其实分为两种:

  • 不中断 Compiler 的 Build,即 watch 下的 rebuild。

  • 中断 Compiler 的 Build,即 build 完成后再次 build。

这两种 Build 也导致了两种不同的 Info,即 memory cache 和 persistent cache,这两种 Info 不仅能分开使用,也能针对场景进行混合使用。

Webpack/Parcel/Rollup/esbuild

passBasedBundler = foreach ctRebuilder

在传统的 pass-based bundler 中,每个 pass 的任务执行顺序(Scheduler)和是否执行(Rebuilder)都是不同的,每个 pass 依据这个阶段的任务逻辑,使用适合这个阶段的任务执行顺序和是否执行策略,比如在 webpack 中:

  • module graph 和 chunk graph 并不是一个无环图,所以 topological scheduler 在大部分阶段都不适用。

  • SideEffectsFlagPlugin:在优化一个模块的 incoming connections 时,需要确保这个模块的父模块的 incoming connections 已经被优化过了,以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属于 suspending scheduler;但由于只是更新模块的 connection 关系,没有太大计算开销,所以没有任何逻辑来跳过任务的执行,属于 “always true” rebuilder。

  • FlagProvidedExportsPlugin:由于 re-export 会影响模块的导出内容,所以会将含有 re-export 模块和 re-export 引入模块记录为依赖关系,当 re-export 引入模块的导出内容改变时,会将含有 re-export 模块的导出内容重新进行计算,直到不再有模块的导出内容发生改变为止,属于 restarting scheduler;由于计算导出内容是有一定计算量的,所以引入了 cache 来跳过一些任务,属于 vtRebuilder。

  • 其他大部分阶段的任务逻辑并不关心任务的先后顺序,比如 module build、module codegen 等,而且支持持久缓存,所以其他大部分 pass 都使用了 “foreach” scheduler + ctRebuilder 的组合。

在 pass-based bundler 中,cache 为 bundler 实现了 Minimality,但由于各个 pass 之间的任务互不感知,pass 之间的任务不能实现 early cutoff,导致仍然存在过量任务需要进行 cache 验证。这往往也是 pass-based bundler 慢的原因:没有实现 Early cutoff 导致不够 Minimality。

Turbopack

turbopack = suspending ctRebuilder

不同于传统的 pass-based bundler,turbopack 并没有强调从头到尾的一个个编译阶段(pass),而是更接近于 query-based,定义任务,通过 query 获取任务结果,尤其是在 Dev 环境下,比如编译一个以 html 为入口的 web 页面,turbopack 的逻辑是:

传统 pass-based bundler 的逻辑是:

相比于 pass-based bundler,turbopack 只会关注获取 query 结果所需要执行的这一部分任务,其他无关任务不会执行,尤其 Dev 环境下不会有完整的 ModuleGraph 和 ChunkGraph。在 Production 环境下还是会通过一些方式来聚合成完整的图,以对完整 ModuleGraph / ChunkGraph 进行全局优化。

Turbopack 底层的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engine:turbo tasks 就是驱动 turbopack 的 build system,task、scheduler、rebuilder 等 build system 的概念都有在 turbo tasks 中实现,上层 turbopack 相当于在 turbo tasks 的基础上对 bundler 的具体任务进行描述。这样看其实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engine 本身就是一种 build system,同样基于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engine:DICE 的 buck2 也类似,DICE 已经覆盖了 build system 中的核心功能,buck2 在其基础上实现将用户描述的任务作为 DICE 的任务进行执行。

Turbopack 整体统一基于 turbo tasks,使用 suspending + ctRebuilder 的组合,实现整体的 Minimality 和 Early cutoff。

Vite

vite = suspending vtRebuilder

虽然 Vite 本身并不会 Bundle,但 Vite 在 dev 时还是会对任务不断进行执行,符合 build system 的定义,Vite 并不会对多个模块进行打包,而是对单个模块进行编译,所以 Vite 的任务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编译模块。Vite 是在浏览器对模块进行请求时才去编译模块,浏览器没命中缓存才会发起请求,发起请求的顺序就是模块 import 的顺序,也是由浏览器决定的,所以可以看出 Vite 利用浏览器 ESM 模块系统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build system,属于 suspending + vtRebuilder 的组合。

利用浏览器 ESM 模块系统虽然会让本身的实现简单很多,但浏览器 ESM 模块系统本身并不是以 build system 为目标来实现的,相比真正的 build system 会带来很多限制,比如:

  • 请求并发数量被浏览器限制 ➡️ 任务并发数量除了任务的依赖关系、机器资源以外,额外被浏览器限制。

  • 浏览器缓存不能共享 ➡️ 构建信息或任务缓存不能共享,浏览器限制 vtRebuilder 不能修改为 ctRebuilder。

Rspack

incrementalRspack = foreach dirtyBitAndCtRebuilder

Rspack 本身也属于 pass-based bundler,但为了将 HMR 的性能从 O (project) 优化到 O (change),Rspack 引入了 affected-based incremental。简单来说 affected-based incremental 会收集各个阶段的变更,后续阶段会根据收集到的变更计算出可能被影响的任务,从而只重新执行这些被影响的任务,减少任务的执行数量。

从 build system 的角度来讲,affected-based incremental 其实就是在 pass-based bundler 原有的 build system 基础上,引入新的 Rebuilder,让各个阶段之间的任务能够通过收集到的变更相互感知,以此能够对后续阶段的任务做 Early cutoff,通过添加 Early cutoff 这一特性来让 Rspack 更加 Minimality。这种方式更接近 self-adjusting computation:

The fundamental idea is to track the control and data dependencies in a comput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changes to data can be propagated through the computation by identifying the affected pieces that depend on the changes and re-doing the affected pieces. —— Self-Adjusting Computation

根据变更找到被影响的输入,作为 dirty 的输入重新执行对应任务,这种实现相比于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不那么智能,但却是一种相对简单且有效的方式。

【第3340期】前端构建系统概述

总结

  • 很多 bundlers 都声称过自己是 next-generation bundler,但从底层 build systems 任务执行角度来看大部分都基本没有区别,缺少 build systems 中很多已经存在很久的优秀特性,这些优秀特性很多都可以吸纳进 bundler 中:

  • Minimality:对于重构建性能有很大影响。

  • Early cutoff:影响 Minimality,实现 Early cutoff 的 bundler 往往比未实现的更加 Minimality。

  • Parallelism:明确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可以尽可能的对任务进行并发,suspending 往往使用 async/await 的 runtime 开多个 worker 进行并发。

  • Remote Cache:云缓存,更进一步当初始输入一致时只拉取对应最终输出产物提供用户使用,只有当用户重新构建时才拉取各个阶段的缓存。

  • Remote Execution:远程执行任务(分布式),Remote Cache 相当于存储任务的输入 / 输出,当任务的输入 / 输出已经能够被云缓存时,任务本身能不能进一步被远程执行,更多机器对应更多并发 / CPU 资源。

  • ……

参考资料

  • Build Systems à la Carte: Theory and Practice: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uploads/prod/2020/04/build-systems-jfp.pdf

  • Make: https://www.gnu.org/software/make/

  • Shake: https://shakebuild.com/

  • Bazel: https://bazel.build/

  • Exce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rosoft_Excel

  • build systems 可以看做使用了不同 Rebuilder 和不同 Scheduler 的组合: https://github.com/snowleopard/build/blob/43b18b9a362d7d27b64679ea4122e4b8c5dfedd9/src/Build/System.hs

  • shake 的作者: https://ndmitchell.com/

  • Buck2 与 cloud shake 类似: https://www.reddit.com/r/rust/comments/136qs44/comment/jipq5pj/?utm_source=share&utm_medium=web3x&utm_name=web3xcss&utm_term=1&utm_content=share_button

  • 远程执行任务: https://buck2.build/docs/users/remote_execution/

  • DICE: https://github.com/facebook/buck2/blob/3fd1dbec7a212291c222b803a43a1355b48c3fb9/dice/dice/docs/index.md

  • gulp: https://gulpjs.com/

  • grunt: https://gruntjs.com/

  • buck2 在其基础上实现将用户描述的任务作为 DICE 的任务进行执行: https://ndmitchell.com/downloads/paper-implementing_applicative_build_systems_monadically-01_jan_2022.pdf

  • affected-based incremental: https://github.com/web-infra-dev/rspack/discussions/8243

  • Self-Adjusting Computation: https://arc.net/l/quote/yjoxhuft

关于本文
作者:@何庚坤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IUK9M1EI4BYMb_Z7-ecLg

这期前端早读课
对你有帮助,帮” 
 “一下,
期待下一期,帮”
 在看” 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