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媒
旷实
我们认为增量资金不断入场,目前市场极度分化的情况下,滞涨的传媒行业或在年初迎来基金调仓的稳定机会。目前的传媒行业估值已经消化较长时间,部分行业如游戏17年估值已经在20X左右,且仍有增速。整体板块的低配在2017年仍持续。我们建议主要关注行业和资产属性好的平台公司和估值较低的反弹机会。
1、第一条主线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估值低叠加成长性较好,在市场对公司EPS形成一致预期的过程中期待估值修复。本轮传媒行业的行情持续调整,传媒2017年全年下跌超过20.73%,PE(TTM)估值下降至31X。当前估值水平为2013年以来最低,不少仍有成长性的公司未来PE估值仅20X,悲观预期已经反映得较为充分;传媒行业仍算兼具成长性和低估值性价比。在这个投资逻辑下,仍是以估值较低、18年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标的推荐为主。
2、第二条主线来自于优质资产的证券化和基本面改善,市场认知的纠偏或将带来部分核心资产估值水位的提升。另一个产业端的变化是,移动互联网经过5年多的发展,一级市场的独角兽已经开启新一轮证券化进程。我们对A股150家传媒公司、港股49家传媒公司和美股62家传媒公司进行行业划分发现,A股上市的公司集中在内容行业、游戏行业和广告行业,港股市场更加偏重于教育和赌博行业,美股更加偏向于互联网和教育行业。在流量和用户注意力日趋集中的背景下,平台型的传媒互联网公司有很强的盈利爆发性。虽然我们预计这一轮的移动互联网上市潮仍将以美股、港股为主,但仍有部分核心资产在A股证券化。17年传媒行业泥沙俱下,投资者对于核心资产估值分歧较大;我们认为当前对于优质的平台型公司的认知并不充分,后续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3、个股方面:传媒板块当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部分业绩确定的细分子行业以及细分子行业龙头已经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细分子行业层面,我们依然首先看好业绩优良的游戏、阅读,其次是有望估值修复的电影、电视剧以及营销龙头。
风险提示:传媒板块系统性风险,影视剧业务竞争激烈。
(二)计算机:短期观望为主,对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持乐观态度
刘雪峰
首先,从历史来看(计算机行业跌幅近20%),国内外相关公司涨幅较大的反而更多是看行业方向和空间、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以及公司的稀缺性。而不是PE。包括AWS和NV同样无法看PE,而是方向空间和市场地位。简言之,依然还是看“未来”。
我们认为,从产业周期的基本面看,18年都是大规模落地的前夜,因此一些龙头公司的地位愈发清晰巩固,但是,由于估值较高,所以可能会有震荡。
风险提示:行业整体业绩下滑风险;收购标的无法完成业绩承诺风险;再融资审批趋严的政策风险;估值中枢下降风险。
(三)电子: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OLED产业链
许兴军
我们看好iPhone X为消费电子产业链带来的投资机会,作为苹果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一代产品,iPhone X已经于2017年9月中旬正式发布,目前已经公开发售,从目前量产进度来看,进展符合预期,消费者热情很高,市场需求旺盛。我们预计有望上游产业链带来大批量订单,相关标的企业通过前期在技术和产能上的投入开始迎来收获期。
随着iPhone X发布,智能手机全屏化(大屏幕,小机身)催生的内外零组件创新将随之落地。由于产业链龙头企业一直跟随苹果的技术路线进行相关储备,因此我们推荐提前布局人才、技术平台的龙头公司。国产手机在iPhone X创新密集搭载的驱动下,也进入ASP提升期,创新升级速度显著加快。从17年9月小米和vivo相继发布的旗舰机型Mix 2和X20来看,国产手机创新应用的意愿同样强烈,将为产业链成长进一步注入活力。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将会经历外观形态全面屏化(高端机型的表现就是OLED渗透率提升)、交互3D化以及技术迭代5G化的趋势,我们看好国内电子产业链的长期发展。
而对于目前产业链对终端砍单情况的担忧,我们认为从量的角度上看,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并不存在量在衰退的情况,而是呈现出了结构性分化的趋势。主流手机品牌厂商则逐渐占据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同时同一品牌内部的机型出货结构也在发生调整。整体而言,在智能手机量的变化趋缓的背景下,手机行业的平均价格正处于价的提升通道中。我们看好能够受益于终端价格提升的产业链环节。
此外,我们看好全面屏趋势及AMOLED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未来2-3年内全面屏将在智能手机领域加速渗透,同时随着新产能的开出,OLED面板供给的紧张局面可有所缓解,推动OLED屏幕应用范围扩大。随着我国柔性AMOLED产业迈入国产化时代,我们看好OLED面板产线建设以及投产对国内OLED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关注以下投资机会:
产业投资设备先行,国内设备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后段检测、贴合设备以及前段的激光设备部分。
从上游材料来看,由于原材料的壁垒高、弹性强,中短期内上游原材料具备较大投资价值,我们关注发光材料领域、膜材料领域以及驱动IC领域;
长期来看面板行业亦存在较大的投资价值。随着国内OLED产线建设和产能扩张,配合OLED加速渗透及下游终端厂商份额增加,未来国内厂商业绩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iPhone新系列机型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国产OLED良率提升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一)零售:关注线下变革+可选复苏+电商产业链三条主线
洪涛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2018年预计将是行业变革落地之年,以年度布局思路,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线上巨头落地,全面看好线下零售变革机会。17年以来两大巨头加速收编线下零售公司,预计18年线下商超公司将加速完成站队。短期看阿里、腾讯两大巨头的线下资源争夺有望激活板块,带来行业性主题投资机会;长期来看线下营收依然效率为王,具备强运营能力的公司既有望成为大浪淘沙的幸存者,也更有资本受到线上巨头的青睐;
2)可选消费复苏带来的品牌和高端渠道公司机遇。和上一轮02-12年的奢侈品大周期相比,本轮奢侈品市场复苏最大的亮点在于年轻用户和女性用户的崛起,主力消费客群从“50-60后”逐步向“80-90后”扩散,从男性主导向女性主导转移(从男装、女包为主,向女装、化妆品、珠宝扩散),是这轮奢侈品爆发的根本原因,并将推动奢侈品新周期的开启。珠宝首饰将逐渐转变为与服装、场景相配套的日常佩戴需求,珠宝的“象征性” 减弱、“装饰性” 加强。消费者需求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将带来人均珠宝保有量与消费频次的增长。
3)电商产业链公司是消费领域成长股。规模与业态双领先使得中国市场电商发展空间广阔,品牌电商、电商服务、内容电商跨境出口电商等重点细分领域仍处于高速成长的红利阶段。线下场景布局是阿里和腾讯&京东现阶段的重心,已经与巨头战略/股权合作的公司期待基本面的改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电商增速放缓,消费继续疲软。
(二)造纸轻工:外废进口政策落地,纸品价格趋于稳定
赵中平
外废进口政策落地,原材料废纸价格波动或收窄,纸品盈利稳定性增强。《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正式发布,申请进口废纸许可的加工利用企业生产能力从征求意见稿规定的不小于30万吨/年下调至5万吨/年,外废相关规定严格程度低于市场预期。基于供给侧改革及环保趋严政策环境,造纸行业中长期投资机会明确,整体估值水平较低。包装行业上游箱板、瓦楞纸及废纸价格均有所松动,包装下游需求旺季已过,行业成本端压力下降,17年四季度以及18年上半年有望逐步扭转年内快速下滑的销售毛利率。家具板块受地产增速下滑及新品牌上市产能和渠道扩张影响,行业内竞争或进一步加剧,目前估值水平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地产后周期板块的悲观预期,我们认为应从PEG角度出发,首选一线及二线龙头品牌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导致行业下游需求再度陷入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三)医药:创新仍是医药主旋律,关注一致性评价带来的行业机会
罗佳荣
国产PD-1单抗启动上市程序
参照美国市场最新销售收入,未来欧美市场PD-1单抗是可以看到200亿美金的大市场。在目前时点,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市场PD-1单抗市场空间不低于300亿元,即30万人使用,年费用10万/年/人。
我们认为国内PD-1单抗的市场竞争刚开始,将从第一层次竞争向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竞争升级,由于药审改革的持续深化,新药的上市周期将大大缩短,特别是针对可以解决临床亟待解决的需求的突破性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备案制、II期数据+ORR申报、与监管部门持续的有效沟通,创新药物上市周期将大幅度缩短。
细胞治疗指导原则发布,明确其药品属性,规范化临床研究正式重启
17年12月22日CFDA正式出台《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标志着魏则西事件叫停细胞治疗之后,我国细胞治疗产品作为药品属性的规范化临床正式拉开序幕,这将极大促进我国细胞治疗产业的发展,CART等产品将再次走向医药创新的前台。一方面《指导原则》对细胞治疗产品给出了非常具体和细致的规范,具有较高的研发和临床要求;另一方面,《指导原则》又明确指出细胞治疗是新兴医疗产品,不同于传统药品,所以在临床规范上有可协调性,体现出对创新的支持。超预期:一定程度的接受已有人体数据和非注册临床试验数据;不需要Ⅰ、Ⅱ、Ⅲ期临床,只需要早期临床和确证性临床两个阶段。CFDA明确了一定程度的接受已有人体数据和非注册临床试验数据。这意味着对于此前已经开展的部分临床试验的,并且有数据积累的研发企业,产品上市进程将大大加快。
创新驱动医药股大行情,创新、高质量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大的结构性调整中,临床数据自查核查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未来医药行业集中度有望明显提升。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医药股投资的最大主线,企业自我研发新产品上市周期的逐步临近,药监局对全球多中心临床数据的认可驱动企业更多从海外引进先进技术,缩短创新药上市时间。而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加强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国际化也是大的行业趋势,看好优秀的企业走出国内,打开发达国家的增量市场。
两票制全面推进,短期行业压力提升,长期有利于行业规范化
两票制自提出以来,截止17年11月,至少16省全面执行,其余省份预计2018年上半年陆续全面执行,短期内医药商业的调拨业务受到影响,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也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压力提升,长期看龙头正在持续整合市场,行业规范化程度提升,随着短期影响的逐步消除,行业有望逐步好转,龙头商业公司的市占率提升空间较大。
看好疫苗行业拐点型机会
我们认为疫苗行业目前正处在重磅疫苗品种集中上市的前夕,行业处于历史性拐点。此前国内疫苗板块不被市场重视,因为大多数品种都是低价的一类苗和同质化严重的二类苗,竞争激烈,企业盈利有限,而随着重磅疫苗产品的上市,企业将会打开巨大的成长空间。疫苗行业厂家数量少,重磅产品的研发企业集中,并且国家对进口企业产品限制比较明显,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市场非常广阔,从注册情况来看,疫苗寡头竞争,是医药领域中真正的蓝海。
风险提示:药品招标降价的压力;医药竞争加剧;药品的结构化调整。
(四)汽车:重视行业所处阶段,兼顾业绩与估值
张乐
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出,但“稳增长、调结构”仍是汽车行业政策总基调。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是推高汽车行业16、17年景气的重要因素,刺激政策在提前释放消费需求的同时也透支了未来的部分需求,有透支必然有还债,政策退出后18年汽车销量增速将面临一定压力。不过,长期而言,受稳增长、环保趋严、消费升级三因素驱动,汽车行业仍有增长潜力。我国汽车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较大,在稳增长前提下,我们认为18年汽车行业政策基调大概率仍是正面的,政策手段将会更加注重调结构,比如环保或是重要抓手。
我们研究了美国和日本汽车股的估值水平,汽车行业进入成熟稳定期后增速中枢下移,汽车股估值水平逐渐趋于稳定。从我国刺激政策从推出到退出的09-12年行业估值演变情况来看,政策退出后行业基本面数据承压,不利于汽车股高估值的维持。站在追求风险收益比的角度,一些低估值龙头公司的估值有望向上修复,而一些高估值汽车股则面临估值向下回归。
乘用车:18年-20年乘用车行业销量低增速平稳增长或成常态,龙头公司的稳定性和新车周期值得关注;新能源乘用车在补贴持续退坡和双积分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发展需要更加依靠市场化,竞争的核心将转向公司产品力和市场驱动力。
商用车:我们认为中重卡市场随着产能下降和集中度提升、治超标准统一带来的保有量过剩问题出清、库存处于极低水平,未来的销量波动将大幅弱于11-15年。18年重卡销量估计保持平稳,即使是小幅负增长或持平,盈利都会明显好于市场预期;长期来看,随着产品升级,单价、净利润率提升空间巨大。对于客车市场,我们认为补贴退坡将引领新能源客车行业回归理性,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依靠技术进步、产品创新。
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利润空间,毛利率较为稳定。在整车销量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普通零部件企业相对议价能力较弱,18年要谨防价格的下降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下降;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五)食品饮料:看好第三轮白酒牛市
王永锋
2016年初以来我们一直判断:2016-2020年是第三轮白酒牛市。此轮白酒牛市是典型的结构型牛市,2016年白酒只选一支股票是茅台,2017年白酒最稳健的是高端,弹性最大的是次高端。
风险提示:投资风格转换,食品安全事故,行业需求萎靡。
(六)家电:继续看好一线白马
曾婵
龙头依然持续推荐。消费升级趋势持续,空调、小家电、厨电等子行业未来保有量、均价、品类扩张依然较大;未来龙头公司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空间大。虽然面临原材料涨价、汇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调价、产品结构升级、内部效率提升等方式,17年Q4盈利能力已开始恢复。我们预计空调、冰箱、洗衣机内销量增速5%、4%、-3%,均价提升均为5-10%。2017年原材料涨价对盈利的影响已基本消化,2018年利润增速将快要收入增速。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汇率大幅波动。
(七)纺织服装:关注家纺行业拐点向上加速复苏且未来产品提价
糜韩杰
201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较去年同期放缓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7年11月我国纺织品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9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31.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3%。2017年1-11月纺织品纱线、织物及制品累计出口额为99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02%,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1434.71亿美元,同比下降0.07%。国内消费方面,2017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装鞋帽、针纺织品13253亿元,同比增长7.6%,较2016年同期增加0.7个百分点。另外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7年11月份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5.5%,相比2016年同期提升了2.5个百分点。
1月份投资建议:首先,家纺行业拐点向上加速复苏,2017年前三季度,规上企业主营收入分别增长0.54%、3.21%和10.54%。17年营收增长继续乐观,且2017年下半年原材料涨价,大多数公司18年春夏产品普遍涨幅5-10%,预计净利润弹性也将更大,值得重点关注。其次,从17年三季报结果看,服装类公司延续复苏态势,细分子行业除了家纺外,高端女装亦复苏明显,且营运指标有所改善,继续建议关注。第三,上游纺织制造板块建议关注受外汇影响较小,同时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经济持续低迷,终端需求不振;人力成本持续上升。
(八)农业:关注父母代供给下行,生猪继续季节性上涨
生猪迎来季节性上涨,长期看好生猪产能升级投资机会
猪价迎来春节前季节性上涨,部分地区价格接近15元/公斤,我们预计2018年行业仍处于周期下行阶段,供应增长压力更多来自下半年,预计全年均价小幅下行。冬季进入疫病高发期,看好具备成本优势的饲料龙头市场份额提升,关注生猪养殖产能未来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