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前端工程师
定期推送资深工程师的原创文章,话题以前端为主,当然也会涉及到后端以及其它话题,重要的是一定都是原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早阅】滚动页面布局形式的探索 ·  22 小时前  
前端早读课  ·  【早阅】改掉10个不好的TypeScript习惯 ·  3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395期】Chrome Canary ... ·  4 天前  
前端大全  ·  面了11个前端开发,发现了一个通病… ·  6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393期】使用 CSS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前端工程师

百度是否已经出局

大前端工程师  · 公众号  · 前端  · 2017-05-19 19:36

正文

本文转载于知乎的一个问题“百度是否已经出局”的一个高票答案,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答案和其他答案。

作为曾在百度工作五年多的前百度员工,谈起大家喷老东家的方式,如数家珍。最多被提及的是以下六点:

1,说百度竞价排名是毒瘤,卖假药害人; 2,说百度收购一个公司死一个公司,然后会给你拉一个收购列表,里面必包含hao123和千千静听; 3,说百度没有创新能力,做啥啥不行,玩啥啥嗝屁; 4,说百度把光伟正的谷歌给赶出了中国,无耻地独霸中国互联网流量入口; 5,说百度的产品毫不重视用户体验,使用起来特别痛苦; 6,说百度在移动端毫无建树,长远看必将被AT绞杀。

我列举这些,只是为了说一句话:

为什么B被AT甩开,上面的这几条都是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的表象,而不是原因。

说实话,在老东家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也看到了各个角色和个体对百度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从外部引进的人才,也有从校招阶段开始培养出来的干将,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都是足够优秀的人。而且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都不差,也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群众」们诟病的问题,「专家」们提出的意见,百度人不是不知道,他们早就把这些问题和意见揉碎玩烂了千百遍,以至于如果方向上犯了什么错,他们都能预测出外界喷自己时的台词是什么。

那么,既然人都是聪明人,为什么干不出牛逼的事情呢?

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

1,企业部门的垂直型依赖;

2,企业文化;

3,老员工的职业态度。

# 企业部门的垂直型依赖

一百个人的团队,领导人选贤任能。一千个人的团队,领导人运筹帷幄。一万人的团队,领导人听天由命。——罗辑思维第五季:【平庸之恶】

是的,当团队规模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顶层管理者是不可能左右整个公司的发展趋势的。所能依靠的,唯有层级型管理的各个中间节点,也就是VP、总监和经理层面。

B如是,A如是,T亦如是。

但是,VP、总监和经理绝对不是单独的个体,他们其实代表的是不同的团体(也就是事业群组和部门)。他们的行为和处事的原则,源自于对公司协作的认知模式。

如果你是百度员工,你一定会不止一次听到过「抱大搜大腿」这五个字。所谓大搜,就是百度主站搜索,那是百度几乎所有核心产品的流量来源。

抱大腿的姿势是五花八门的。比如在产品初期,你可以通过分析大搜随机Query来确定产品方向;比如在产品发展中期,你可以通过在大搜上开辟多种入口「阿拉丁,品专」来吸引用户流量;在产品希望继续发力增长时,可以通过大搜提供的数据,来进行进一步的方向新决策,而这些数据是在百度外部永远无法得到的。

这些技能和技巧,培养了一大批的玩转流量的产品人才,但同时,也固化了大家的思考模式

当然,百度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会主动给这些产品「断奶」,如果非要用大搜的流量,那么必须有「反哺」大搜流量的能力。

这么做是对的,毕竟一个产品牛不牛逼,靠的应该是产品自身的价值,而不是流量优势。

但是,这种观念的改变并没有那么容易。这种垂直型的对流量对分发的依赖,影响的不光是产品的属性,更影响的是管理者的判断力。因为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有持续投入的必要的准绳中,总有流量和后向变现能力的压力。

你可能会问,AT难道不是这样么?AT难道没有垂直型依赖么?

AT当然有,但不是单纯的流量型依赖

无论是淘宝、天猫、蚂蚁金服等等;还是QQ、微信、腾讯游戏、腾讯视频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块头之间,以及他们衍生的子部门之间,都具备充足的单线作战能力。因为这些产品和他们的子产品从诞生伊始,就比百度的新产品具有更丰富的「基因」

知道、百科、文库、经验的流量虽然大,但是直接访问的流量PV应该在百万以内的量级,大部分入口都是靠搜索进入。百度这些年推出的新产品:直达号、百家号等等,也都是充分依赖搜索入口。

由此可见,垂直型依赖和垂直型部门协作分工,对百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 企业文化

我记得有一次百度年会,Robin在提到「简单可依赖」的时候,用公园打了比方。说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像公园里有素质的游客一样,把遇到的每一片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比起阿里的「六脉神剑」和腾讯的「瑞雪精神」,百度的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是最聚焦的:

简单就是要把人际关系和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不玩人情世故;可依赖就是要保证产出的质量,做到不当猪队友。

百度的企业文化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工程师文化」,百度是一家尊重技术的公司,因此百度的研发支出是非常高的。

「简单可依赖」和「工程师文化」相结合,产物是什么呢?

其中一个产物就是工程师较高的话语权。因为简单可依赖,所以职能之间的分工也会比较容易穿透。在百度,有大量的产品线中的高T(高级工程师),承担了产品和经理的职责。

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容易让产品在方向上跑偏。技术可以驱动产品,但是技术绝对不能决策产品——这一点在我工作多年以后,愈发觉得有道理。

另一个产物就是无用工程项目过多,也就是传说的造轮子的项目过多。因为工程师文化的主导,导致在产品决策过程中,不得不迁就工程人员的技术成长,新起各种Topic,但其实收益并不大。当然,这个问题在AT中也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百度在15年新增了「产品方向」的工程师,也就是说工程师晋升可以拿产品数据和效果说话。但矛盾的是,产品的效果又不完全由工程师决定……好吧……这个死循环需要靠更有效的机制打破。

自古都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从「工程师文化」向「产品文化」的转变,也许是百度要走好的关键一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企业文化:重视个人发展和拥抱变化

特别是拥抱变化,我觉得这是百度人最应该学习阿里人的一点。有人说阿里的企业文化就像一群土匪……这个描述的有点儿过了,但是却把握住了阿里企业文化中的「神」。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这种企业文化的优点会显示出来,大家更像是一个互相协作补位的整体,去攻克眼前的困难。而不会手足无措,受以往经验的影响导致放弃或者战略上出错。

百度在企业文化上也尝试过各种改进,比如倡导狼性文化、设置文化导师,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起到一点作用,但是想直达每个员工的心里,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老员工的职业态度

还是要举罗辑思维里的一句话:

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对自己的位子负责,而不是对事情负责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离开了。

百度的老员工们,特别是一二线管理者和高级职称的员工们,都太在意自己的位置了。

当然,这种事情在AT里都是常见的,但在百度大家这样的风气更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比起AT,百度的老员工对宿主的依赖更强!

无论是前面提到的业务垂直型依赖,还是企业文化,都导致百度的老员工完全嵌入了自己所在的生产体系,导致变通能力差。

我在百度,有很多一线管理和高级职称的工程师的同事,他们明显都非常焦虑

这种焦虑体现在如果出去换个环境,无法保证自己能否hold住事情。他们普遍认为自己近些年来没有什么成长,但又不敢放手一搏出去闯。

因为有这种心态,所以导致大家需要对自己的位置负责,而不是对承担的事情负责。不管是项目启动还是项目评审,因为立场问题而非事情本身的问题撕逼吵架的事情屡见不鲜,公司整体的运转效率大大降低,也就是单位人效变得越来越低

因此,百度也在通过控制人员招聘来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对若干部门整体进行人员调整。

但还是那句话,就算大刀砍下,剩下的人就会改变职业态度么?当然不会,他们只可能更加战战兢兢,更加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位置。

# 总结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把自己对于老东家的看法进行客观的整理。当然,我内心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次先打住。

对于一家数万人的公司来讲,方向何去何从太难自主。不是谁谁谁点拨一下,喷一下就能解决的。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始终相信,人所处的位置和人的能力不会差距太大。百度的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们,对问题的认识不会比看客们简单,我上面所说的这些话,也许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小儿科的言论。

从知道到理解有一个很深的鸿沟,从理解到行动有一万个很深的鸿沟。

百度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希望他能有幸跨越这些鸿沟,完成涅槃。

最后说一句:

吐槽一个人也许对这个人有帮助,因为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吐槽包含一万个人的群体没有丝毫卵用,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如对其他文章感兴趣,请关注公众号。


其他转载文章回顾:

浙江大学三位博导教授荒唐的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