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uosenHealthcare
国信医药最新研究成果、行业深度资讯展示与交流平台,引领健康投资、健康生活新风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茅酒圈  ·  飞天跌破2200!茅台酒2月18日行情价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GuosenHealthcare

【国信医药】泰格医药:高成长性CRO龙头,业绩持续高增长(三季报点评)

GuosenHealthcare  · 公众号  ·  · 2019-11-05 16:14

正文



分析师: 长雁  S0980517100003

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摘 要

临床CRO龙头,赛道前景靓丽,具有较强成长性

泰格医药是国内领先的临床合同研究组织(CRO),能够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临床前、I-IV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生物统计、注册申报等全流程的服务。公司的发展伴随着国内CRO行业的爆发,国内医药行业导向由仿制药为主向创新研发转变,药审改革、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国内医药研发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全球医药行业分工精细化,大型制药企业与生物科技创业企业的研发外包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公司处于CRO黄金赛道第一梯队,龙头优势显著,具有较强成长性。


前三季度业绩持续高增长,现金流改善

2 019年前三季度营收20.31亿元(+27.38%),归母净利润5.28亿元(+66.12%),扣非归母净利润4.38亿元(+65.78%)。 收入端增速略显放缓,利润端保持了较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 1)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及临床研究相关咨询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 2)剥离了盈利能力较弱的上海晟通,对收入端增速有一定影响,但有利于利润率的提升; 3)方达医药去年收购的Concord扭 亏为盈; 4)去年同期方达医药上市费用对利润端影响。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4亿元(-1.21%),较上半年情况有所改善,主要原因在于三 季度以来公司对客户收款政策进行一定调整,回款情况保持在良性水平。


合同储备丰富,订单质量提高,利润率显著提升

2019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6.90%(+4.24pp),2015年以来随着传统订单逐步消化,公司加强了对新订单质量的控制,带动了收入质量的提升。同时,公司新增合同及待执行合同保持较高增速,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考虑到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龙头议价能力较强,看好未来毛利率仍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 风险提示: 临床研发投入景气度降低; 人才流失风险; 投资收益大幅波动


投资建议: 优质赛道龙头企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医药行业创新转型明确,临床试验需求景气度较高,公司在国内CRO行业中位于第一梯队领跑,预计19~21年归母净利润达到6.88/9.53/12.57亿,对应EPS达到0.92/1.27/1.68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74.4/53.7/40.7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报告正文

泰格医药是国内领先的临床合同研究组织(CRO), 能够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临床前、I-IV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生物统计、注册申报等全流程的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杭州,2012年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经历了15年的发展,公司已拥有超过4500人的国际化专业团队,为全球600多家客户成功开展了1500余项临床试验服务。

泰格医药的发展伴随着国内CRO行业的爆发。 2003年,《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发布,规定临床试验申办者可委托合同研究组织(CRO)执行临床试验中的部分工作,成为了CRO行业发展的基石,诸多国内大型CRO企业也在这一时期成立并逐渐发展壮大。 此后,伴随着国内医药行业对创新与研发需求的提升,临床前及临床试验需求爆发,公司在2009~2012年不断发展壮大,收入CAGR达到59.4%。

并购推动规模扩张,开启国际化道路。 随着全球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加大,行业分工愈发精细化,大型制药企业与早期生物科技创业企业的研发外包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公司通过一系列并购加强了海外业务布局,进入了承接海外外包转移的快车道。 公司最早在2009年开始建立北美地区服务网点,2013年是公司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一年,公司收购了美国BDM公司,拓展了统计分析业务,同年也先后在澳大利亚、香港、韩国、台湾、加拿大日本等地拓展全球化服务网点。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18年达到了46.35%。

国内行业政策助力CRO行业发展提速,黄金赛道公司位居第一集团领跑。 国内医药政策导向由仿制药为主向创新研发转变,尤其是2015年以来,药审改革、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国内医药研发需求的快速增长。 尽管在2015年“722”临床试验核查期间,由于订单确认延迟导致公司收入端增速下滑,但随着行业规范化提升、创新研发需求爆发、订单质量提升,公司在17和18年均保持了高增长。 综合来看公司在2013~2018年CAGR达到46.9%。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产业链布局完整。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叶小平与曹晓春(一致行动人),分别持股23.85%和8.56%。 公司下设44家子公司,业务主要覆盖:
  • 非临床业务: 提供生物分析、药学研究、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研究、安全性及毒理评价等非人体研究服务。

  • 临床服务业务: 提供创新药I/II/III/IV期临床试验及非干预研究(NIS)的项目管理与实施以及与此相关的医学撰写、临床监查(CRA)、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DM)、中心影像、药物警戒(PV)、临床试验中心管理(SMO)等服务,以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BE)、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等人体研究服务。

  • 注册与法规服务: 提供产品注册、医学翻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培训与稽查等与监管相关服务。

公司前三季度保持了高速增长。 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20.31亿元(+27.38%),归母净利润5.28亿元(+66.12%),扣非归母净利润4.38亿元(+65.78%)。 其中三季度单季度营收6.94亿元(+23.51%),归母净利润1.76亿元(+77.30%),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100.68%)。 整体来看,收入端增速略显放缓,利润端保持了较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 1)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及临床研究相关咨询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 2)剥离了盈利能力较弱的上海晟通,对收入端增速有一定影响,但有利于利润率的提升; 3)方达医药去年收购的Concord扭亏为盈; 4)去年同期方达医药上市费用对利润端影响。



订单质量提高,毛利率显著提升。 2019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6.90%(+4.24pp),2016年以来毛利率持续保持提升态势,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以来随着传统订单逐步消化,公司加强了对新订单质量的控制,带动了收入质量的提升,考虑到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龙头议价能力较强,看好公司未来毛利率仍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期间费用率降低,净利率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2.95%(+0.70pp),主要由于销售团队人员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15.79%(-2.60pp),主要由于上年同期方达医药上市费用影响,财务费用率0.51%(+0.46pp),主要原因在于借款及利息费用的增长。 三项费用率合计19.25%(-1.44pp)。 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28.42%(+6.96pp),扣非净利率21.57%(+5.00pp),自2016年以来提升显著。

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改善,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 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4亿元(-1.21%),较上半年情况有所改善,上半年由于应收账款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36.58%。 三季度以来公司对客户收款政策进行一定调整,目前回款情况保持在良性水平。 前三季度投资收益1.11亿元(+11.6%),公司凭借多年的临床试验经验,具有识别和判断早期创新药研发企业的能力,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内创新药的早期投资,预计投资收益具有较好的持续性。

新增订单合同增速提升,未来收入增长有保障。 公司每年新增合同金额保持较高增速,2018年新增合同金额33.08亿元,同比增长36.4%,年末累计待执行合同36.83亿元。 新增合同对于未来收入预测具有一定前瞻知道意义,公司年新增合同增速提升,将为未来1-2年的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随着项目质量的持续提升,毛利率预计仍将保持稳中有升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增速。

最新动态: 收购日本CRO龙头EPS3.06%股权,进一步拓展亚太地区布局。 2019年10月30日,公司公告了全资子公司香港泰格拟自筹资金约1,774.33万美元购买日本EPS控股有限公司140万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将持有3.06%EPS股权。 EPS是日本CRO行业龙头,主要为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新药研发公司、医疗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客户提供药品及医疗器械研究服务,同时业务也涉及SMO、CSO等外包业务。
公司与EPS此前曾有战略合作,主要集中在医疗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领域。 此前公司在2017年8月曾与EPS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EPS益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1)共同出资设立嘉兴益新(泰格持股51%,业务包括医药数据管理、统计编程、统计分析,以英语业务为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